1865年3月6日,段祺瑞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太平集,原名启瑞,字芝泉。
段家原籍江西波阳,明末因战乱迁至安徽,父亲段从文是个典型的庄稼汉,祖父段佩却是淮军统领。
祖父病故后,16岁的段祺瑞徒步千里前往山东威海,在族叔段从德营中做了一名司书。
次年,父亲在看望他的归途中被人害死,母亲范氏不久也撒手人寰。
1885年6月,清朝洋务派代表李鸿章创办北洋武备学堂,同年9月,段祺瑞以优异成绩考入武备学堂第一期预备生,随即分入炮兵科。
段祺瑞“攻业颇勤敏,以力学不倦见称于当时,治学既专,每届学校试验,辄冠其侪辈,与王士珍等齐名于世”,受到李鸿章的器重。
1888年,段祺瑞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官费派往柏林军校学习两年,回国后任武备学堂教官。
甲午战争中,段祺瑞率学生为阵地搬运炮弹,抗击日军。
1895年12月,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式陆军,请荫昌推荐人才。次年初,段祺瑞被调往天津小站,任新建陆军左翼炮队第三营统带,随即兼行营武备学堂炮队兵官学堂监督、代理总教习。
段祺瑞原配吴氏出身书香门第,1900年亡故,于是袁世凯将义女张佩衡许配给了他。
北洋军成立了三个协,按照德军的方式,出任协统需要参加笔试。王士珍冯国璋都已担任协统,唯独段祺瑞两次未通过。
在第三次临考的前一天,袁世凯派人将考题透出,总算让他当上了协统。
每每谈及此事,段祺瑞都觉得“恩深义重,终身不忘”。他不仅手握重兵,还兼任学堂督办,所以门生故吏遍布北洋。
1908年11月,慈禧和光绪先后病死,摄政王载沣欲杀袁世凯,段祺瑞制造假兵变,致使载沣不敢动手。
1909年1月2日,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袁世凯被“着即开缺,回籍养疴”。袁世凯临走前将北京私宅赠与段祺瑞,段祺瑞仍留军中,常赴河南彰德与袁世凯密议。
始终与其暗通曲直,牢牢把握军权。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袁世凯出山,急令段祺瑞为第一军统领兼湖广总督。
段祺瑞由于早年出国留学,接受了西方民主共和的思想,深知中国的落后源于集权腐败的统治。
于是在讨伐革命军时,并不真的大举进攻,而是与革命军谈判,并接连电告清廷内阁、军咨府、陆军部,声言:“共和思想已深入将士之心,将领颇有不可遏之势。压制则立即暴动,敷衍亦必全溃。”
1912年1月26日,段祺瑞联名握有重兵的46名将领,致电清廷内阁、军咨府、陆军部,一致要求“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清廷如不速断,则江海尽失,势成坐亡”。
2月5日,段祺瑞再率第一军全体将领致电清廷。
2月12日,隆裕太后宣布清帝退位。
1915年,段祺瑞反对袁世凯称帝,一天,袁世凯召见段祺瑞,想探探他对自己称帝的口风,段很坦诚地说:“不忍见总统为眼前罪人,乞宸衷独断,毅然取消。”袁世凯听了极不高兴,不出三天,将其免职。
袁称帝前,他曾五次劝阻,结果三次被拒绝,两次吃了闭门羹。
他劝阻袁世凯称帝,说此事关系国家安危及袁氏身家性命是万不能做的。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推举黎元洪任大总统。
1920年直皖战争结束后,段祺瑞被逐出北京,避居于天津日本租界。
1924年北京政变之后,冯张力邀段祺瑞、孙中山入京共商国是。
11月中旬,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以段祺瑞为临时执政,兼有总统、总理双重权力。
1926年3月18日,北京群众5000余人,由李大钊主持,在天安门集会抗议,要求拒绝八国通牒。
段祺瑞执政府竟下令开枪,当场打死47人。3月19日,各地舆论纷纷谴责国务院门口屠杀。
4月9日被冯玉祥、鹿钟麟驱逐下台,避入东交民巷法使馆。
后联奉军不成,20日被迫下台,退居天津日租界当寓公,潜心佛学,自号“正道居士”。
段祺瑞一向是单开伙食,吃素后更简单了,每餐两三样菜。
他辟了一间佛堂,每天清晨焚香诵经做早课,午睡后,下下围棋,打打麻将。
当年吴炳湘奉命查官员赌博的事,名列榜首的就是段祺瑞。
段祺瑞在私人品行上一向无亏,号称“六不总理”:不贪污肥己,不卖官鬻爵,不抽大烟,不酗酒,不嫖娼,不赌钱。
张夫人只生了四个女儿,便为他娶了五个姨太太,多是买来的女子,其中四姨太原有意中人,他非但没责怪,还以女儿之礼嫁了出去。
段祺瑞晚年始终保持气节,拒不与日寇合作。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扶持溥仪成立了伪满洲国,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又多次到天津秘密拜访段祺瑞。
为避免日本人的要挟,段祺瑞举家前来上海,公开表明自己的抗日态度。
他接受《申报》记者采访时说:“日本暴横行为,已到情不能感、理不可喻之地步。
我国惟有上下一心一德,努力自求。语云:求人不如求己。全国积极准备,合力应付,则虽有十日本,何足畏哉?”
“爱国朝野一致,救国惟有自救耳。”
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因胃病发作而逝世,终年72岁。
他给政府留下亲笔遗嘱,即“八勿”之说:勿因我见而轻启政争;勿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固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骛时尚之纷华。
国民政府特予国葬,按佛教礼仪大殓,上海下半旗志哀,灵柩运抵北平西山卧佛寺后殿。
吴佩孚评价他说:“天下无公,正未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奠国著奇功,大好河山归再造;时局至此,皆误在今日不和,明日不战,忧民成痼疾,中流砥柱失元勋。”
天津《大公报》更是评价道:段先生对于中华民国的关系之大,为孙中山先生及袁项城以外之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