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喜欢在有树的院子里,和三五好友围坐在大木桌旁,点一桌琳琅满目的小吃,边吃边聊天。毕竟对生活在都市里的人来说:院子,是一种奢侈。青岩有各式各样的院子。我在青岩的院子里,聆听时光的足音。赵状元府两进院子不大,中规中矩。独特在正厅檐下台阶旁,有两口井。传说赵以炯就是喝了这井中的水,变得特别聪明,才考上状元的。因此这井被称为“聪明井”。 万寿宫,又叫江西会馆。大门顶墙上的灰雕很气派,是八仙过海。奇怪的是,最顶端还多了一个乘鹤的神仙,总共九仙。旁边一个游人说,这是八仙的师傅,老神仙。哈哈,这也无从考证。万寿宫刚进门,光线有些暗,屋顶显得很低,右边是钟,左边是鼓。往前走才豁然开朗,是个大院子,在院中转身回头一看,正殿对面是一个大戏台,挺壮观。原来刚进门时,我们是从戏台底下穿过。戏台上装饰的木雕是“十面埋伏”等故事,有挺浓的古代军事文化色彩。万寿宫中左厢房下建有牛圈,饲养的牛是会馆的公产。干阑式建筑,又很有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建筑的特色。离开明清街主街往西拐,莲池、柳树,感觉似乎来到了古城的“郊外”,较僻静。多年前的一个午后,我无意间走进了天主堂的院子,院子不算大,当时没人。教堂对面一排中式瓦房。一间屋子的门是敞开的,像个堂屋,正墙上挂着圣母像,下面神桌上供着水果和鲜花,既肃穆又温馨。我想像这里应该是修女们的住所,她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 主街商铺背后的民居杂院,别人的生活不便打扰。背街上有个院子门大敞着,从外面可以看见院中摆个竹躺椅,还停着一辆电摩托,窗台下摆着几盆鲜花。城墙、宅院、牌坊、会馆、寺庙、教堂, 它们的故事连缀起来就是青岩历史的剪影。青岩作为一个军事堡垒,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风蔚然,出过周渔璜、赵以炯、平刚等文化名人。抗战时浙大南迁,曾在青岩慈云寺、万寿宫办学。而慈云寺、文昌阁在解放后又曾是青岩中学、小学的所在地。如今,当地人仍然以青岩为“诗乡”自勉,文脉不断,薪火相传。青岩的院子里,安放着一个时光机,让一座交错时空的青石城堡在这里发出历史的回音。时间的沙砾在她的指尖滑落。经过战乱,经过离散,起起落落,人世多少离合悲欢在她这里上演。云卷云舒,晨钟暮鼓,日出日落。月上中天,照在这山地平野间的城池之上。大自然与城池融为一体,护佑这一方人间烟火。——本文节选自《青岩闲记》
(《花溪艺苑》杂志2023年春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