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回顧 | “社會學的顯微鏡:捕捉時代洪流下的生活微瀾”——社會學系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學術講座速覽(上)

文摘   2024-07-18 16:59   中国澳门  



 前言 

學術交流與分享,以促成良好的學術生態圈、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是澳門大學社會學系每一學期致力於推進的方向與目標。本學期,我們為大家帶來了九場學術講座,在一場場展示與討論中,與師生洞察中國傳統文化及世界文化中的個體行爲與集體行動,暢談科技進步為社會治理與服務供給帶來的可能,反思市場發展與社會變革對人文價值、道德倫理的衝擊。

以下是本學期學術講座的簡要回顧。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社會轉型中道德評價轉變與家庭關係變遷

經濟市場的發展,既帶來繁榮的社會面貌,也影響著身在其中的每一個群體及個體對於市場參與者的行爲舉止、道德品質、價值觀念的判斷。來自復旦大學社會學系的胡安寧教授帶來了主題為《市場化與道德評價:來自中國的聯合分析證據》的講座,向我們展示了中國市場化進程與道德的關係變遷。

講座伊始,胡安寧教授回顧了理論界關於市場化與道德之間關係的長久爭論,部分學者認為市場化是道德進步的催化劑,與之相左的一種觀點認為市場的擴大需要以道德為成本。為解開這一謎題,胡安寧教授在研究中使用了聯合實驗的方法。胡教授設置了包含不同道德價值觀的美德 (virtues) 與惡行 (vices) 隨機組合假設,以此來考察個人道德評價在市場化程度不同的地區的細微變化。





他發現,人們對某種美德的認可和對與之對應的惡習的厭惡相交織,這種糾纏隨著市場化的進程不斷加劇。並且,公眾對各種中國傳統美德的態度變化的趨勢差異很大。人們對誠實 (integrity)、公正  (justice)  和公共精神  (public spirit)  等與市場化內核相一致的品質的評價越來越高。然而,像節儉 (frugality)、孝順 (filial piety)、羞恥 (a sense of shame)和勇敢 (bravery) 這些與市場價值本質不同的傳統美德流行程度則不斷降低。

此外,隨著市場化的推進,人們對於美德的評價並非總是呈線性變化的。比如說,對於原則  (principle) 的評價隨著市場化程度加深是呈U型變化的,而對於謙遜 (humility) 的態度變化則為倒U型趨勢。胡教授也提到,人們對於一些傳統美德的評價不受市場化進程的影響,表現出很強的穩定性,比如勤奮 (diligence)、温和 (gentleness) 和智慧 (intelligence)。

在講座最後的問答環節,胡安寧教授與在場的老師和同學對研究方法與結論的啓示展開了進一步探討。胡教授亦鼓勵大家更加深入地思考中國市場力量與公民道德觀念之間的相互作用。







家庭,作為個人經歷生命歷程的重要場所,將父母與子女緊密聯繫的活動空間,其結構變化和關係轉換等都對家庭成員的人生軌跡有著顯著的影響。過往的大多數研究已證實,在父母的生命歷程中產生的重大事件(如失業、從軍等),會通過各種家庭因素對子女的成長造成影響,而這樣的作用力同樣發生在子女生命歷程變化之於父母的情境中。基於此,澳門大學社會學系研究助理教授崔智英以《成年子女的預期生活轉變會對父母的心理健康產生積極影響嗎?》為題展開午餐講座。





崔博士首先回顧了生命歷程視角下解釋成年子女生活轉變与父母心理健康之間關係的研究路徑,並提出子女預期生活轉變中的三個重要概念——步入職場、結婚生子、離巢自立。緊接著,崔博士介紹了研究的現實背景,社會的快速變遷衝擊著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韓國社會,一方面重塑著傳統的家庭倫理及價值觀,另一方面使得成年子女生活轉變對父母的影響更為顯著。結合韓國老齡化縱向研究(KLoSA)2006年至2012年的面板數據,研究主要解決兩個問題——在韓國,成年子女的預期生活轉變是否會減少父母抑鬱的情況?這樣的影響又是否因父母的性別而存在差異?

運用Correlated Random Effects Probit Model進行數據分析,研究發現,家庭中所有子女從無業變為在職工作狀態增加了父母罹患抑鬱症的風險,而子女的結婚狀態及離巢選擇對父母的心理健康影響不大。此外,就性別差異而言,成年子女的預期生活轉變,尤其是就業狀況的轉變,僅對母親的抑郁情緒產生影響。講座結束後,崔博士與在場師生就研究的方法路徑、父職與母職等展開進一步的討論。






技術革新下晚年生活重塑與私人空間讓渡

面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科技創新能否爲我們帶來突破與改變,數字時代將如何影響老年生活以及社會的發展?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的杜鵬教授帶來了一場主題為《數字時代下的老齡社會:特點、機遇與挑戰》的講座。





杜鵬教授指出,了解數字時代下的老齡社會不僅是對數字化和人口變遷的回應,更是就國家戰略計劃所採取的主動行動。他提到,新的資訊技術以其即時性、互動性、便利性和自我量化等特點,為促進多元化公民參與提供了機遇;與此同時,由於缺乏適當的數據協作框架,它也給面向複雜和多元利益相關方的治理提出了重大挑戰。





在以人為本和技術造福社會的原則下,為了建立一個協調醫療保健服務體系和老年護理產業的平台,杜鵬教授認為,需要通過將數字技術融入公共服務來改善數據治理,並利用數據資源開發新形式的業務和模式,建立適當的數據合作框架,以滿足數字技術和銀髮經濟的需求,使之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這些都是實現數字時代下老齡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推動老齡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講座結束後,與會者深入思考了數字時代中的老齡社會議題,並就數據隱私保護和數據合作等内容展開討論。充分利用數字技術的機遇,同時正視相應的挑戰,以推動老齡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對於建設數字中國和應對人口老齡化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從公共領域,到私人空間,現如今,監控攝像頭在中國已經從有爭議的存在搖身一變成爲時代寵兒,博士生候選人史臣結合自身經歷及田野觀察,捕捉到這一社會變化,在午餐講座上分享題爲《家用攝像頭在中國:一項社會學的考察》的研究。

通過在微博、豆瓣、小紅書、京東等平臺接觸家用攝像頭的利益相關方(觀察者、被觀察者及商家),並運用深入訪談及內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展開研究,他發現,在家用攝像頭的普及與日常化(banality)的過程中,其不僅僅延續著傳統的監察控制(control)功能,賦權於平民百姓,讓實時監控陌生人及家庭成員成爲可能,更具備社會意義的照護(care)及遊戲(play)的功能





具體而言,家用攝像頭的安裝,一定程度上在犯罪預防及保護層面起到積極影響,其存在既能夠震懾意圖侵犯者,同時能應對可能存在的傭人照護失誤等問題。其次,在照護層面,使用者能夠遠程履行贍養撫養的職責,如依托家用攝像頭與老人及小孩進行互動溝通,及時處理不測的身體惡疾。此外,捕捉有趣的互動瞬間、利用家用攝像頭進行直播等用途,使得普通人的監控者身份有了更豐富的蘊意,更提供了理解監控攝像頭進入平常百姓家的另一個維度。

然而,在為公衆所接受與認可的過程中,事實上存在著監視者與被監視者之間的不平等協商,(出於對隱私及數據安全的顧慮)對攝像頭的有限度使用與選擇性回避,及模糊的法律適用邊界與維權挑戰等問題,有待學者及實務界進行更深入的探討研究。在問答環節,與會者結合個人體驗就監控時代的得與失、利與弊進行了討論。







 結語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市場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都是其中的加速器,並漸進性地影響著每一個人的生活。如社會學家對社會形態的論述那般,“在社會變革中,社會的物質基礎發生了變化,則相應的道德、價值觀以及社會規範也會發生變化”。發揮社會學的想象力,去捕捉微妙的生活細節與變化,從中看見時代洪流下每一個生命的流動、社會的湧動,將不斷延展我們對世界的認知,豐富對世界的理解。


 //往期回顧// 



撰文 | 由一凡 鄒燕平 賴晟盛 鄭俊威

排版 | 鄭俊威

審核 | UMSociology


澳大社會學系信息平台
澳門大學社會學系提供社會學學士課程、犯罪學及刑事司法碩士課程及社會學博士課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