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族存亡的危难时期,爱国将士们选择奔赴战场保家卫国,在一线时他们不怕牺牲,甘愿为国家和民族奉献一切,在胜利的时刻,他们不图回报,选择深藏功名。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默默付出的人从小伙子,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人,不少抗战老兵为了不给国家添麻烦,选择隐姓埋名度过一生,从不与家人提及自己战场经历。许多看似普通老人背后可能有不平凡的故事,正如河南九十岁的朱柯信老人。在家人的记忆里,朱柯信一辈子扎根农村,虽然从那个年代过来,但是很少提及自己的过去。直到2013年的一天,这位老人,在自己生日宴上的一句话,引出了一个隐瞒了几十年的秘密。时代所迫的从军经历这不是一个好的时代,清朝末期的动荡,军阀的横行,每一个时代的尘埃都足以压倒这个位于河南农村的普通家庭。但是既然在世上活一遭,总是要想办法生存下去,相比富裕家庭的孩子,朱柯信是要受很多苦的。父母要不断为生计奔波,朱柯信小小年纪也要想办法为家庭减轻负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帮助家里减轻负担。虽然日子很苦,要忍受地主的压榨剥削,要担心老天爷的天气,还要担心时不时会将战火烧到庄稼地里的军阀,但是朱柯信还是相对幸福的。
在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庄稼人的愿望很简单:守着家里的土地,守着父母,活下去。朱柯信恰好三点都能满足。是啊,他有什么不满足的,或许很多年以后回想起能够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已经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了。十几岁的年纪,在现在来说,应该是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的年纪,放在过去,大抵会有媒婆开始上门说亲了。若是没有那场战争,他大概会像无数个农民一样,种着庄稼,娶个媳妇,生个孩子,一代一代过下去。1935年,日本侵华战争开始了。13岁的他不知道为什么到处打仗,但是突然之间,到处都是说着“鬼话”的日本人,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没有一户人家能够躲过这样的铁蹄践踏。刚开始的时候,朱柯信带着养活全家人的信念到处打工,像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做搬运工、做苦力,只要是能够发工钱的工作,他都会毫不犹豫冲上去。但是至于所谓的外敌侵略,朱柯信心里并没有太大的感觉,因为从他出生开始就是这样炮火连天的生活,他早已习惯了。是的,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不少人就抱着这样的心态,得过且过,生活下去。可是只有看着伤痛在不断逼近的时候,人们才有危机感。慢慢地,朱柯信看过了太多家人离散的家庭惨剧,战火一次一次席卷了朱柯信的故乡。这一家人彻底陷入了走投无路的境地。千千万万个中国人崛起了,他们不甘忍受日本人对自己故土的践踏。所有中国人都渴望和平,也渴望有尊严的生活。朱柯信在城里打工的时候看着那么多的学生、工人,那些和他一样的年轻人不断宣传抗战的意义的时候,他心动了,他也逐渐明白了。是啊,没有国,何来家。现在自己一家人过得朝不保夕的生活,都是因为这个万恶的社会。推翻这个社会,打跑这些在自己的庄稼地肆无忌惮的日本人,一家人的生活才能过好。那个年代,每一个有血性的男人,都渴望着上战场,将那些侵略者赶出自己的家乡,朱柯信也不例外。此后,朱柯信一边穿梭于十里八乡的村镇中打零工,一边怀揣着自己的从军梦前往外地寻找军队的踪迹,虽以失败告终,可他对革命从军的热情丝毫未减。一个少年,一腔热血,以报国为梦,还有什么是能够阻挡他的?终于,朱柯信正式成为了一名可以上阵杀敌,报效祖国的军人。初入军营的朱柯信吃苦耐劳,在训练中总是名列前茅,短短几个月,他便凭借自己的努力被编入了国民党最精锐的战斗队伍—第13军。入编精锐,书写辉煌“抗战第六大主力”的第十三军,是蒋介石手下最得力的部队之一,也是所谓的嫡系军队,其长官汤恩伯备受蒋介石青睐。是以,相比较其他军队的艰难,第十三军装备显得十分精良,战斗力也是极强。抗日战争期间,第十三军多次出色地完成了阻击日军的任务,令日军节节败退,闻风丧胆。朱柯信作为一个新兵,能够在这样一个王牌军队中成长是他的幸运。当然,在这样一个军队中也有很多不得已的地方,比如作为蒋介石嫡系部队不可避免的命令:撤退。可是上头的命令又不能不听,作为一个大头兵,朱柯信没有资格反抗命令,但是他的心里是不服的,他渴望战斗,将日本人赶走的战斗。时间来到了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人为了全面占领中国,自北向南不断扩张占领多个要塞关卡,贪婪的日军还企图平汉、平绥等地进行下一步的侵略活动。此时,看清时局的蒋介石,决心放弃奉行“不抵抗”政策开始反击,他命令国民党部队在平绥进行集结部署,发动南口战役。国共第二次合作也开始了,国人一致对外,是所有战士的心愿,朱柯信一直以来想要和日本人正面打仗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朱柯信所在的第十三军领命参战,在半个月的浴血奋战中,朱柯信和战友们不仅给予了日军沉重打击,还在战场上取得了傲人的战果。朱柯信这时候也不过是一个15岁的年轻人,但是在一场场战役中,他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战士了。南口战役以后,第十三军随部队辗转多地参战,朱柯信还曾跟随部队参与过台儿庄战役、随枣会战,面对日军发起的不断进攻,他多次带领小分队摧毁了日本人的进攻。经过多年的沙场锤炼,朱柯信早已不再是初入战场的青涩少年,他也逐渐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家国天下。后来,日本人为了尽快拿下中部战场,集结部队对中原地区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朱柯信又一次随部队远走他乡。这个时候的世界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1941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迎来了转折点,希特勒向苏联发动猛烈进攻。此时,身处亚洲战场的日本人在中国难以抽身,为了援助盟友德国,日本人想方设法抽调兵力。为了在中国战场迅速取得胜利,日本发动了更加猛烈的进攻,试图逼迫中国政府妥协,以达到快速结束战斗的目的。听说日本人要拿下河南,郑州即将要爆发一场大战,朱柯信摩拳擦掌,期待着在故土为家乡人争气。可是这个时候,朱柯信所在的部队又开始左右摇摆了。朱柯信听到反复的命令,心中只觉得可笑,不和日本人打,坐等他们在自己的家乡撒野,作践自己的家人吗?他对国民党的队伍越来越失望了。但是做一个逃兵亦是他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只能继续呆在部队,祈祷着战火不要侵扰了自己的家人。幸好的是,这个队伍最终还是奔赴到了郑州,再次回到河南,朱柯信心中百感交集,这是他出生的地方,可是大街小巷,乡村街头,已经被日本人糟蹋得不成样子了。在战争中,面对装备精良,进攻猛烈的敌寇,朱柯信毫不畏惧,他不是为了别人啊,这是他的家,为自己身后千千万万个“家人”战斗,何惧牺牲。他不顾个人安危,穿梭于郑州的街头巷尾,与日本人进行了殊死搏斗,守护民众的安全。当弹药全部耗尽之时,朱柯信赤手空拳与日军进行搏斗,血战数天,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在城内作战时,朱柯信被日寇抓捕,身中十六刀,倒在血泊之中,当被战友救下时,朱柯信已经陷入了昏迷,完全失去了意识。当兵怕死吗?当然不。朱柯信是做足了牺牲的准备的,能够死在家乡,是他感到十分安慰的事情。后来救治他的医生曾说,当时的朱柯信性命垂危,挺不过一天。幸好的是,朱柯信是一个幸运的人,他没有被战友放弃,是他们的坚持把朱柯信从死神关卡了回来。得以生还的朱柯信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他虽然保住了命,但却要永远离开战场和战友们,但是不管怎样,活下来已经很好了。进城时,朱柯信和战友共计百余人,战斗过后这支部队仅剩二三十人。他没想过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告别,所有人都以为这位抗战英雄的的故事落幕了,但是朱柯信并没有让一切草草收场。朱柯信虽然带着遗憾离开战场,但是回到家乡以后一直用实际行动支持着抗日。事实上,朱柯信和家人的生活并不富裕,豫中地区一直是抗战中的咽喉要塞,朱柯信的家乡常年受到战争侵扰,民不聊生。每当听到军队需要物资的时候,朱柯信总是带头捐粮捐物,帮助部队解决生存问题,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是一家人勒紧裤腰带挤出来的口粮。新中国成立以后,朱柯信种起了家里的薄田,过起了农户的生活。经过同村人介绍,朱柯信与自己的妻子结识,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关于过去的从军经历,朱柯信一直对所有人守口如瓶,没有人知道他去过哪里,做过什么。一方面,他对国民党的反复失望透顶,若不是那次反复,他的战友或许不会牺牲那么多,战役不会死伤惨重。另一方面,他也不想有特殊待遇,比起牺牲的战友,他已经很好了,他很知足。淳朴的朱柯信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了国家,他是一个平凡人,但是他用一生书写了对于国家的承诺。秘密之所以能被隐藏,是因为知道秘密的人有极坚定的信念。朱柯信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下定了决心要把过去藏起来。一场生日宴引出的秘密到了2013年,91岁高龄的朱柯信和家人庆祝自己的生日,可令人奇怪的是,这场生日宴举办的地点是一个铁路道班房。能够给老人办生日宴,想必老人的子女应该不是不孝顺的人,可是为什么老人会住在班房里呢?原来,因为几个月前一场连日的暴雨,将朱柯信原本的住所冲塌了,虽然万幸的是朱柯信当时并不在屋内,没有受伤。但这一件事也让朱柯信没有了住所,村委会连夜召集大家商讨怎样妥善安置朱柯信。最后,在村民们的意见声中,不约而同地表达着一个想法,那就是这座废弃的铁路道班房。另外,那个时候朱柯信的新房已经分拨下来了,在已打好地基的土地上,施工的机械和车辆来来往往。虽然居住环境简陋,朱柯信的子女还是想让父亲的生日办得漂漂亮亮的,一方面是大寿,一方面是为老人压惊。这一晚,亲朋好友和街坊邻里围坐在一起,向91岁高龄的朱柯信致上贺词。朱柯信也欣喜异常,与儿女和众人畅聊同饮。欢宴之后,众人陆续离去,儿女送走宾客,陪在老人的身边。但此时,朱柯信却说起了奇怪的话:“你们都不容易,花那么多钱帮我修房子,爹没啥本事,只能让你们去政府要点补助了。”儿女听到父亲突然提起的话觉得好笑,但是老人年纪大了,又不得不顺着他的话:“政府为啥给咱家补助呀?”没想到老人一本正经回答说:“你爹当年打过日本,听说现在抗战老兵都有优待,你去问问,给几百几千也行呀。”听到这里,在场的儿女们都失了神似的被朱柯信的一番话语震惊到。父亲已年过九旬,但却从未有向他们提起过,自己曾在抗日战场上与侵华日军作战的经历。转念一想,老爷子岁数已高,又患有轻度的老年痴呆,时而会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言语,儿女们想着老爷子可能这次也如此,于是边哄边敷衍了父亲几句。谁也没想到朱柯信却对此事严肃起来,发现子女没当回事以后,再度强调了一次,“我还没老糊涂,以前真的打过日本抗战。那时候我隶属于13军18师。”听到老人连番号都报了上来的子女,看着父亲一脸认真的神情,朱柯信的子女们心里打起了鼓。给父亲看病的医生常说要让他多回忆以前的事情,陪他聊天,可以有效缓解病人老年痴呆的症状。众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先报警,搞清楚父亲是否真的是一个老兵。他们并不是真的想要什么补助,只是若是父亲真的是一个老兵,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有听过一点消息呢?他们只想知道父亲过去经历了什么。数日之后,老人的子女已经与政府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并受到了回电。工作人员告诉他们,老人的抗战老兵身份已经被核实。在工作人员同老人的对话中,儿女们也第一次得知了自己父亲当年曾与日军近身搏斗,身中16刀的殊死经历。在父亲时断时续,有时甚至是模糊不清的话语中,他们也终于搞清了自己心中的那个疑问。至此,朱柯信老兵的经历才算是大白于天下,人们也不禁感佩于这个老兵坚定的信念和年轻时的英勇。▍声明:以上图文,意在交流学习,普及知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