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苗绣中寻找舞蹈创作灵感与非遗文化传承密码
2024年7月15日,长沙学院音乐学院“寻舞十八洞”暑期社会实践团满怀热忱地走进了湘西州花垣县民乐镇的苗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向苗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麻志银老师和徐春霞老师进行深入的学习与交流,开启了一场为舞蹈创作积累素材、激发灵感,传承精神与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探索之旅。
图一:参观苗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的志愿者们
湘西苗绣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是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名列“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至今日,以其浓厚的民族风格,独特夸张的造型和丰富的色彩而闻名于世,吸引着志愿者们乐此不疲地去进行探索。
图二、图三:精美的苗绣手工艺品
7月15日上午,“寻舞十八洞”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志愿者们踏进了苗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巧手翠翠”工作室,从进门那刻起,目光就被那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苗绣服饰深深吸引。细腻的针法、斑斓的色彩、灵动的图案,仿佛都在娓娓述说着苗族源远流长的古老故事。非遗传承人则如同文化的使者,耐心地带领大家观赏苗绣作品,详细介绍苗绣的历史渊源、工艺特点和传承现状,讲述着其中所传承的民族精神。徐老师在讲述中提到,苗绣的纹样独特,色彩鲜艳,构图对称,针法丰富,现在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苗绣得到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但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文化多样性的冲击,苗绣的传承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传承人才短缺、市场需求变化等。老师的讲述为志愿者们拨开迷雾,为他们提供了创作源泉。
图四:徐老师为志愿者们答疑解惑
下午,志愿者与非遗传承人展开了一场深度而又富有内涵的谈论,志愿者们深切关心苗绣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困境与发展机遇,探讨如何将苗绣元素融入舞蹈创作中,用新的艺术形式展现苗绣文化的魅力。不仅如此,非遗传承人还带着大家体验了苗绣的制作过程,感受苗绣作品制作的不易与艰辛。麻老师和徐老师表示,非常欢迎暑期实践团志愿者们的到来,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自身的艺术才华,为苗绣的传承与创新以及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图五:志愿者们与徐老师展开交流苗绣
此次参观与采访,不仅是一次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志愿者们深刻感受到了苗绣所承载的传承精神与文化内涵,他们立志将这份珍贵的文化财富融入自己的舞蹈作品,用灵动的身姿展现苗绣的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寻舞十八洞”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志愿者们将以创新的姿态,用舞蹈语言诠释苗绣的故事,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创新力量,为乡村振兴文化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六:志愿者们在苗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合影留念
★
[END]
图片来源 | “寻舞十八洞” 团队
文字来源 | 黄紫阳 李宇翔
图文排版 | 赵 聪
责任编辑 | 李 璇 廖雨倩 赵 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