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带了三份简历,站在用人单位身后,我一份也没投出去。我就静静观察,用人单位拿着一支笔迅速地划来划去,面对一沓沓简历,就和我们考试划重点一样。遇到重要的、价值高的,就大笔一挥,在上面“题”几个字再提交给人才办,表示“需要注意的意思”。
我发现,其实用人单位也是结果思维。完全的结果导向。他们不一定知道现在成果难发,但是他们知道有些人能发。能卷的疯狂卷,卷不动的委婉劝劝做个博后吧。
第一,先看博士学历,是985高校的,如果是,就高看一眼。
第二,看导师。导师是不是长江学者,是不是院士,是,高看一眼。
做好标记,写上导师名字,画个圆圈。如果遇到认识的,还会说,
我改天去拜访一下。我还有ta微信,我还认识ta。我们加个微信吧,把你们团队都拉过来。
然后直接从一个陌生严肃可能还不对等的求职的关系,转换为一个可以在微信聊天、直通待遇的私关系。
第三,看一作的发文量。其他非一作的,就是做个锦上添花的效果。看着很扎实,但是不计入评价体系。
总结下来发现,进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本一,基本门槛大概是3篇(sci一区,适用于理工科),文科今天没了解到。也欢迎如果有在长三角博士生招聘会现场的同学分享一下。如果理工科超过了sci一区有10篇就直升VIP通道。
第四,再看有没有参与过什么项目、课题。以国家级,省部级的为准。此处可以多写一点,体现自己的学术网络与科研能力。
第五,关于学历,本科出身不好不能决定什么,可以用博后或者更多的成果弥补。
蛮多这次来的本科出身可能是本二,双非,很多都是通过加量和博后的经历让用人单位忽略第一学历的劣势。但是如果没有这两类的弥补,学历会成为硬伤。
第六,应聘高校的话,社会实践、学生干部就可以忽略不写了,主要写科研、论文、项目、教学。
去完之后,心情有些许沉重与复杂。但是也很清醒,其实就是给自己提个醒,社会就是这么残酷,博士生就是在市场上依据成果、导师帽子和学校被分门别类、明码标价。
一作的成果就是我们的销售产品,这是绝对性优势,也是力挽狂澜的绝对性因素。
而导师的关系和帽子就是基本保障,一个背书。
欢迎大家分享求职的心得与感受。以及你们现在接受到的讯息里,人文社科的基本情况如何。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