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这个用来粉饰社会裂缝的缎带,是如何被现实扭曲为一场权力与欲望的游戏?面对这场看似伟大的工程,问题悄然浮现:贫困真的被终结了吗?亦或这仅仅是一场为少数人设计的盛宴,饮者尽兴,而看客,继续受困于苦难的泥沼?
要理解“扶”了谁,我们必须追溯到金钱与权力交错的源头。名目繁多的扶贫项目从高层策划到基层实施,每一级的传递都带着权力之手的痕迹。对上,他们要写出一份份光鲜亮丽的报告;对下,他们必须分派资源,却非无私,而是精心计算。所谓“精准扶贫”,是否更应理解为精准地扶了自己人?那一笔笔账目,经过政策的粉饰,包装成了绩效的辉煌,而真正留给被扶助者的,或许不过是飘渺的希望和随时会断裂的线。
看似平坦的乡村路在拨款中被抹去,实际在利益分赃中滋生的裂缝愈加深重。新修的学校、扶贫项目设施,一个个被迅速落成,摄影师匆匆拍照,官员走马观花,前来剪彩,然后撤离,只留下村民面对迅速枯萎的承诺。一旦聚光灯转向下一个“攻坚战”,遗留的空壳项目会迅速褪色,露出腐朽的真相。扶贫的钱进了谁的腰包?那些凭借关系成为了“贫困户”的少数人,是否真正需要这份补贴?真正的困苦者,夹在“关系”与“指标”的夹缝里,只能在风中低语,声音连风都不愿带走。
以权谋私,这才是隐藏在扶贫外衣下的秘密。项目审批之初,那些项目经理、当地领导,往往并非从扶贫的实质出发,而是计算着工程款如何转化为自己的利润池。项目分包,层层转包,到最后实际投入到建设中的资金早已缩水。而所谓“扶了谁”,不过是扶了那些与权力关系亲密的掌控者,扶了那些有资格游戏规则的人。
扶贫,表面上是为了解决贫困问题,减轻最脆弱群体的生存负担。然而,当权力与利益交织,扶贫行动变成了一场精致的权力游戏,真正被“扶持”的,未必是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而是隐藏在系统之下的既得利益者。权力的手伸向了扶贫之场,将本该是一场慈善的斗争扭曲成了权谋的舞台。
从政策的层面来看,扶贫的初衷无可挑剔。资金、资源和政策倾斜,试图给弱势人群带来改变。然而,这套系统从规划到执行,在每一个环节都被层层权力与利益的算计所包围。钱下来了,但如何分配?执行的手一旦握住了权力,就变成了另一场权力分配的竞赛。那些与权力更亲近的人,不仅懂得如何“精准扶贫”,更懂得如何“精准获取”。
村镇一级,扶贫项目成了部分人以权谋私的绝佳机会。预算宽松,拨款迅速,这本是应对急需的救济手段,却变成了某些人巧取豪夺的富矿。权力人物及其亲近者们,在审核与执行的双重角色中,不仅扮演“施恩者”,更扮演收割者。关系网络中,真正的贫困户被遗忘在排查名单外,取而代之的,是那些能顺应局势的影子贫困户。他们不是最需要帮助的人,但却是最懂得运用规则的人。
再谈项目实施,无论是建学校、修公路,抑或是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这些看似造福民生的项目背后,往往潜藏着成本虚高、项目质量低劣等问题。资金层层转包,最终被分摊到实际实施上的,只剩下寥寥无几。村头新建的教学楼或是桥梁,刚刚落成便出现裂缝,问题百出。为何?因为在这场“博弈”中,负责项目的各方都要分一杯羹,而被帮助的群体,收到的只是虚假的“成果”。
甚至连检查和评估环节也不例外。每逢大型检查,资料齐全、项目美化成为常规操作。贫困户被精挑细选,他们的“故事”在面见官员和媒体前已被教导背诵一遍。闪光灯前的形象,和贫困现实,形成了极端的对比。那些真正陷入困境、没有办法将其变现为报道素材的贫困者,则被默默掩盖在数据的角落。
当车队开走,媒体撤离,留下的是被遗忘的承诺和空荡的建筑。扶贫的本质,不该是短暂的戏剧演出,然而,在权力的手中,它却演变成了一场无声的交易。数字看起来确实亮眼,贫困率下降,扶贫攻坚战“胜利”收官,然而这胜利是谁的?是上级的业绩考核,是地方的政绩工程,是那些笑着离开舞台的“策划者”的战果,而不是那些依旧无助的民众的。
权力体系中,每一个角色都在追求自身的利益,从上到下,从政策制定者到执行者,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切割着属于“扶贫”的蛋糕。无论是通过项目提成,还是隐蔽的合约回扣,甚至是关系户的名额分配,所有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扶贫,扶的是一种权力游戏的胜利,而非贫困本身的消亡。
这场看似为善的战争,揭示的是制度性贫困的顽固。真正改变的,不是贫困本身,而是利益链条上的赢家。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