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被指称为“时代的报告”“文学的华彩”,它以非虚构文学的方式反映丰富多彩的有价值的现实生活。其中,报告关系“国之大者”的题材,是新时代赋予报告文学文体的重要使命,也是报告文学核心价值达成的根本前提。
7月,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著名作家王剑冰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南瑞之变》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所属的能源互联网领域高科技领军企业南瑞集团的发展史为题材,书写了南瑞人创造的中国能源电力科技自立自强的篇章,富有信度和力度地反映出能源科技的创新力量。
《南瑞之变》是一部事关“国之大者”的报告文学。作者在开篇“走进南瑞”,就对书写对象的独特性做了权威注释。2023年7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考察调研。总书记指出,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他殷殷寄语南瑞人:“要加快推动关键技术、核心产品迭代升级和新技术智慧赋能,提高国家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这种高起点、高站位的开篇叙事,为作品全篇的书写奠定了坚实的价值基础。
电力电能是现代社会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超大规模电网的安全运行,对于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的正常化,其至大与甚微,都是须臾不可忽视缺失的。有赖于南瑞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电网安全稳定装置及控制系统、特高压输电技术等国际领先技术的支撑保障,我国国家电网成为20多年来全世界唯一没有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特大型电网。这其中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难以估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南瑞之变》是一部向创造能源安全和保障奇迹的科研工作者致敬的作品。
南瑞集团的前身是1973年成立的电力部南京自动化研究所,经过50年砥砺奋进创新发展,它已成长为我国能源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的领军科技企业。《南瑞之变》这部作品主题的关键词是中国式现代化,这是国家民族前行的目标大旨,也是南瑞集团不断发展的根本动能。
现代化建设需要电力先行、能源保障,也需要以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作为一部高新技术领军企业的史志,《南瑞之变》用五个部分呈现其中的具体内容。作品的第一部分与其他四个部分形成了纵横配置的立体结构。第一部分从时序和应变两个维度,描画南瑞50年发展的历程和图景。“筚路蓝缕开新篇”“勇立潮头促改革”“砥砺奋进新时代”和“奋楫扬帆再启程”,完整叙写南瑞创业、创新、创造的路线图和四个时段的发展特质。第三章《光耀传承五十载》紧扣作品《南瑞之变》的主题,从“稳中思‘变’”“主动识‘变’”“创新求‘变’”和“积极应‘变’”等方面,叙写南瑞集团与时俱进、应变自强的发展战略。
第二至第五部分分别从创新、人才、文化和品牌等方面,全方位揭示南瑞卓越发展的核心“密码”——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南瑞人秉持“为用而研、研有所用”的理念,围绕变化中的市场需要,锚定国际前沿技术目标,锲而不舍开展攻关研发,不断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核心技术、关键装备的国际领先和自主可控。南瑞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86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6项,并主导制定多项国际标准。卓越的科技项目需要由卓越的科技人才支撑,而科技人才的成长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滋养。作品从相互关联的要素中,通过详细叙述案例和故事,为读者展呈南瑞经验。
从题材类型和文本基本内容看,《南瑞之变》是一种行业特性鲜明的专业性写作。而其中有关能源电力、电网安全运维等内容,高新科技含量很高。这对于非专业出身的文学写作者而言,无疑是极具挑战性的。对此,王剑冰迎难而为、克难有成,通过深入采访和相关资料的阅读学习,获得对书写所需的专业性内容的基本认知和专业表述的基本话语。作品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量化分析”“广域监测分析保护控制系统”“电网风险防御技术及装备体系”“柔性直流电网工程”等核心概念的“解码”较为专业科学,对其中相关的机理、研发过程以及应用场景、科技价值等内容的介绍亦较为清晰准确。
“人物逻辑”是叙事性文学创作中的第一逻辑。在《南瑞之变》中,作者不仅重点叙写勇攀高峰开拓奋进的薛禹胜院士和沈国荣院士、“电网运行风险防御技术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郑玉平等领军人物,也写到了潜心于攻坚克难的“雷先生”和“老栾”等科研团队及优秀人才。作品既讲述人物科创有为的生动故事,也挖掘内蕴其间的创业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和薪火相传的奉献精神。其中对薛禹胜院士的叙事所用笔墨最多,通过人物家庭背景、个人生活、海外求学、科研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书写,以具体的故事和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刻画出一个深怀爱国精神、科学家精神又有自己独特人格特质的人物形象,具有直抵读者心灵的感染力。
文/丁晓原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来源:能源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