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96年5月,广西柳州迎来某位中央大领导视察。
当地官员汇报时,提到一位从北京来挂职的市委副书记“政绩突出”,希望上面能够同意这位干部“留任”。
根据柳州市委的汇报,这位名叫刘和平的挂职干部,来自电子工业部,年龄只有三十多岁,到柳州仅一年,却搅得当地官场“人仰马翻”。
他平时喜欢抓会风纪律,而且以铁面著称,不管你是谁,不管资历多老,只要迟到就要被罚。
别说普通干部对其敬畏有加,就连时任市委书记的刘知炳也对其礼让三分。
柳州官场传闻,这位从中央下派的副书记,身份不一般,人脉惊人。
更夸张的是,明明只是副书记,可他却连市委书记的面子也不给,不仅投票时要抢镜头,甚至还派人摘了乱停车的“一把手”车牌,并责令其写检讨……
显然,柳州这次当面汇报,实际是来吐槽的。
面对如此不遵循官场游戏规则的挂职干部,大领导十分惊讶,也很好奇,立即派人调取其档案,想看看这个“刘和平”究竟是何方人物。
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此人档案居然全部造假,而且还是一个因诈骗罪入狱的刑满释放人员。
随后,这位彻头彻尾的“假书记”立即被捕,很快便锒铛入狱。
此事曝光后,柳州方面大为尴尬,悄无声息抹去此人一切信息,当什么事都没发生。
那么,这个假冒官员究竟是如何混入柳州官场,又是如何“折腾”当地官场的呢?
时间回到1995年5月,广西自治区的组织部门突然通知柳州,中央要安排一位名叫刘和平的电子工业部官员,来当地挂职锻炼一年。
体制内,挂职锻炼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干部交流形式。
根据相关政策和需要,从中央到地方每年都会有计划地选派干部,去机关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担任一定职务。
挂职锻炼既是不同地区干部交流管理经验的重要形式,也是干部考察培养的一个基本流程。
通常来说,上级机关如果选派某干部到某地挂职,此人普遍会被视为前去“镀金”,当地也都会对其十分客气。
刘和平之所以能在柳州官场“兴风作浪”,正是利用了这个不成文的官场规则。
让柳州方面纳闷的是,刘和平虽说是由上级组织部门推荐,相关人事材料也齐全,但并未履行全部组织人事程序,仅凭相关人士的电话和介绍信就直接空降至柳州。
不过,柳州方面也没提出异议,觉得对方是由上面领导推荐,又只是来挂职一年,想必也和过去那些“镀金”干部一样,早晚得走人,便不再深究。
2
刘和平来到柳州挂职市委副书记后,被安排分管政法、宣传、教育、卫生等工作。
只是他对自己分管的领域并不热心,却总在各种场合有意无意掏出一个红色的电话本炫耀。
很多时候,不等其他人问,他便会熟稔地报出电话本上某些中央领导的电话,借此显示自己身份的不一般。
虽然柳州干部对刘和平这种作秀举动有些不解,但有人注意到这些电话号码确实是某些重要领导的专线,不由对其刮目相看。
不仅如此,和刘和平有过接触的官员还发现,这位年纪轻轻的“京官”背景太吓人,他居然还曾是解放军某部门的副局级干部,相关组织材料一应俱全。
要知道,官场内,除了学历,年龄就是最大的资本,谁越年轻,前途越不可限量。
柳州虽说是省辖地级市,但市委书记也只是高配副部级,能熬到这个职位的年龄至少是50岁以上。
可刘和平这样的“京官”,30岁出头居然是有部队背景的副局级干部,简直太不可思议。
柳州官员猜测,刘和平不是“红二代”,就是有着通天的关系。
于是,柳州大小官员费尽心思想与这位“刘书记”拉关系,想尽办法讨好他。
可让柳州官员郁闷的是,这位刘书记根本不吃官场那一套。
不仅吃请一律拒绝,还将那些悄悄给他送礼的官员骂得狗血淋头,下不来台。
起初,柳州官员们觉得这是刘和平新官上任,不熟悉情况,有意想树立个清廉形象。
可慢慢地,官员们发现情况越来越不对劲。
这位书记看着水平很高,可经常将秘书写的稿子念错,而且很多都是某些并不生僻的字词。
念错也就算了,可他还喜欢脱稿发言,说的又都是一堆空话、废话,让人对这位北京来的“大干部”能力十分怀疑。
似乎是看到台下对他的质疑,刘书记又开始挟“京官”之威,发力“整治”柳州官场。
他重点整治的是会风纪律,就是看谁开会迟到,或打瞌睡。
只要被他抓住,轻则批评,重则直接宣布停职检查。
有一次,当地公安局长在市委常委会打瞌睡,被他严厉批评,有常委解释对方是带病工作,太辛苦了。
可他照样毫不留情批判局长,弄得对方面红耳赤、市委常委会也开得非常尴尬。
彼时,刘和平还分管党建工作。
他时常手持党章,不仅自己抄写背诵,还要干部人人会“背党章”。
至于那些被他盯上的官员,他最常用的处理办法,就是让对方回去背党章、抄党章。
面对如此绝妙的处理手段,被处罚的官员敢怒不敢言,只能乖乖照做。
不仅如此,刘和平在知晓当地教育局组织的一场教育系统的外出考察活动后,认为这是公款旅游。
他立即把当时的柳州市教育局长骂得狗血淋头,直接将那位年长他许多的局长气到住院。
有人可能好奇,刘和平再怎么厉害,也只是副书记,那“一把手”的市委书记是什么态度呢?
一句话,敬而远之。
刘和平到任后便参加某个柳州的市委投票,按照规定,这种公开场合投票首先是市委“一把手”,随后是“二把手”“三把手”排队依次投票。
可刘和平完全不按常理出牌,抢先到投票箱前投票,并摆好姿势让记者拍照,好有个精彩“亮相”。
见此情景,台上与台下官员都傻了眼,暗自瞥向时任市委书记的刘知炳。
“一把手”刘书记虽然脸色极其难看,但还是故作轻松招呼记者不必在意,先给“刘副书记”拍照。
柳州官员明白了,连市委书记都无可奈何,这个挂职书记的身份肯定不简单,也更对其敬畏有加。
刘和平也毫不客气,见自己抓会风有所“成绩”后,又开始忙着整治柳州迎宾馆的公车占道问题。
3
柳州迎宾馆地处闹市区,装修豪华,是当地政商人士主要出入场所。
由于来往车辆经常肆无忌惮乱停乱放,老百姓意见很大。
刘和平知晓后,主动出手,他的方式十分“简单粗暴”:摘车牌,写检讨。
面对那些随意停放的车辆,无论什么级别的官员,他安排人直接摘掉车牌,然后让对方写好检讨来取车牌。
值得一提的是,刘和平可不是“杀鸡儆猴”,而是直接“杀猴儆鸡”,上来就拿柳州市委书记开刀立威。
就在“摘牌行动”没几天,市委书记刘知炳的车子,未按规定停放,也被摘掉车牌。
刘知炳的司机赶紧联系刘和平,可他根本不买账,直接回复:“叫刘书记写好检讨,到我办公室来拿车牌!”
刘知炳最后有没有写检讨,无人知道。
但自此之后,柳州迎宾馆无人再敢违规停放车辆。
这些做法,虽与当时官场格格不入,但他却在民间赢得了极高的支持率。
老百姓都说:“北京新来的刘副书记真是厉害啊!”
此类事情很多,使得柳州官员对刘和平的评价是“工作乏善可陈,懂得迎合民意”。
用一位柳州老干部总结来说:“刘和平对民众心理很了解。他知道老百姓怨气很重。实事做不来,那可以做点秀,赚吆喝。他以为这样,在副书记的位置上,会坐得稳。”
事实上,在刘和平的骗局还未拆穿时,他在民间,就是一位大刀阔斧整治官场的“清官”形象;但当地官员不以为然,觉得他就是一个喜欢赚吆喝,借此骗取政治资本的作秀官员。
面对如此“奇葩”的官员,要说柳州官员对其丝毫没有怀疑,肯定不是。
比如刘和平经常展示的那个高层电话本,有人觉得他仅仅只是知道号码,也不算啥。
可传说因为一件偶然事件,彻底让柳州官员服气了。
某日,柳州当地交警执勤,与驻柳某部汽车司机发生争执,随后因事态升级,双方矛盾激化。
由于情况严重,当地调解无果,但刘和平知晓后,立即打了几个电话,便平息了此事。
柳州官场为之震动,再次猜测刘和平的身份不简单,揣度其是否是某军方领导的后代,从此更不敢轻易得罪。
此事真假,无从证实,仅是网上传闻而已。
但柳州官员对刘和平的身份从质疑到深信不疑,显然是经历过类似多起事件的“考验”。
柳州官场也逐渐接受了刘和平这种完全不符合官场游戏规则的作风,觉得 “他是下来镀金,想作秀博点资本,也很正常”。
不过,柳州主要领导还是对刘和平很头疼,心心念念盼着时间到了,可以早点送走这位“瘟神”。
只是他们万万没想到,随着挂职结束时间越来越近,在与刘和平“闲聊”时,发现对方居然在柳州“待出了感情”,有意要在当地继续“发展”。
柳州方面吓坏了,这位“刘书记”要照这么干下去,还有自己好日子过么?
4
就在大家不知所措时,1996年6月,某中央领导广西视察,经梧州来到了柳州,这就发生了之前提到的柳州方面“汇报”一事。
柳州的意思是,一方面是探听领导对刘和平去留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希望万一对方真的继续留任,借此多少敲打下,好让大家松口气。
正是这次临时汇报,才引出了一桩令人啼笑皆非的“骗官”丑闻。
经过仔细调查,刘和平所谓“挂职锻炼”纯属一场官场乌龙。
而刘和平的身份,也确实“不一般”。
刘和平,甘肃省清水县人.
年轻时的刘和平,曾冒充当地县政府某干部司机,到处招摇撞骗。
随后因事情败露,他吓得连夜坐火车逃到东北。
借着自己编造的身份,他又混入牡丹江一家军马场当训马员。
1988年,军马场开设“三产”建了一家酒厂,他又自告奋勇干起了业务员。
因为工作关系,他开始天南地北跑业务。
只是酒厂业务没跑出个名堂,他却借此到处骗吃骗喝,并发展到骗取钱财。
1981年,刘和平因诈骗罪被捕入狱,吃了两年牢饭。
刑满释放后,他又在多地流窜,依然是靠编织维持生计。
刘和平于1990年来京,随后混迹在京城大小酒局。
因为能说会道,酒量又好,他很快在京城的西北人圈里结识了很多大人物。
在此期间,他以解放军沈阳军区干部、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人员等身份,骗取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某部局长的信任。
1994年,因为谎称个人档案在部队期间丢失,在那位局长帮助下,刘和平伙同他人伪造了解放军总参某部副局级干部及入党全套档案材料。
后来,刘和平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某副主席帮助下,将个人档案转到电子工业部,定为副局级干部。
1995年,刘和平在两位时任中组部官员推荐下,被“派”往广西壮族自治区,挂职柳州市委副书记。
以上是案发后的判决书相关内容,虽然很多关键细节没有交代,但不难看出刘和平此人确实“能力非凡”。
靠着花言巧语,他居然骗取了相当级别领导的信任,硬生生将自己从一个刑满释放分子提拔成京城“副局级”干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无疑暴露出当年组织人事工作不该有的失误,才让如此荒唐的事情发生。
至于刘和平为何在京城混得好好的,偏要去千里之外的广西柳州“挂职”,显然与那位自治区领导背景有关。
对于刘和平来说,他其实也担心自己待在北京,身份早晚会被拆穿,倒不如去一个地理位置偏远的地方,既有“大哥”罩着,还能顺便过把“官瘾”。
在他看来,混迹江湖这么多年,身后的人脉有真有假,忽悠个小地方官员,应该问题不大。
可能是太想在官场做出点成绩,也可能是想“狐假虎威”树立个人形象,他才藐视一切官场潜规则,新官上任后不管不顾地“整顿官场”,得罪了所有人。
5
1998年1月11日,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以招摇撞骗、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刘和平有期徒刑20年。
因为此案较为敏感,又涉及多个部门,最后选择了不公开宣判。
不过,根据起诉书显示,刘和平除了“骗官”,还骗得柳州市驻京办事处人民币60万元、北京中日恒泰工贸公司人民币3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起诉书并未提及刘和平在柳州当官时有无受贿行为。
事后,涉及此案的官员,有的平稳退休,有的受到严厉处分,有的则继续升迁,但均对此事三缄其口。
有意思的是,刘和平入狱后第三年,原柳州市委书记、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刘知炳,因贪腐入狱。
原本牵涉刘和平骗官案的柳州官员,也相继因受贿和贪污落马。
所以,当初刘和平在柳州“大闹官场”,当地大小官员之所以无可奈何,除了敬畏其展现出的资源,更主要是担心自己“屁股也不干净”,怕被抓到把柄。
只能说,真亦假时假亦真,假亦真时真亦假。
如果刘和平当初能老老实实遵循官场游戏规则,或许到时间还能继续换个地方过官瘾;即便想留下来,也至少能保住一番荣华富贵的生活。
可他偏不,非要在官场“拳打脚踢”,结果不仅断了自己后路,也让自己的骗术不出意外地曝光。
这出荒唐地的“官场现形记”,就这样在人们对权力的敬畏中,更在各种私心和侥幸交织的柳州官场内,可笑地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