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干戈》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无成两鬓丝

文摘   2024-12-11 11:30   山东  

干戈

王中①

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无成两鬓丝。

踪迹大纲王粲传,情怀小样杜陵诗。

鹡鸰②音断云千里,乌鹊巢寒月一枝。

安得中山千日酒③,酩然直到太平时。

【注】①王中南宋末诗人。②鸰:一种嘴细、尾、翅都很长的小鸟,只要一只离群,其余的就都呜叫起来,寻找同类。语出《诗 小雅 棠棣》。③中山千日酒:传说中山有人造的酒,饮后能醉千日。泛指美酒。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干戈”作为古代的两种兵器,一般用来泛指战争,本诗以“干戈”为标题,暗合 了当时的写作背景。

B.首联点题,“欲何之”暗示了战乱波及范围之广,“两鬓丝”写诗人无力改变局势 而徒添白发的愁绪。

C.颔联诗人以王粲和杜甫自比,表明自己当前颠沛的行踪和忧伤的情怀与二人相似, 写出了自己的悲惨凄凉。

D.尾联中诗人想要觅得 “中山千日酒”,一醉解愁,旨在表明自己只是想要在酒中解忧,寻求安宁的生活。

16.诗家语曰:“诗贵含蓄意蕴深”,请结合诗歌后两联,具体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情感 的。

参考答案

15.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和赏析能力。“旨在表明自己想要在酒中解忧,寻求安宁的生活”错误。尾联意在表达对国势动荡的痛心疾首、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16.①借物抒情(或者比喻/借景抒情),(1分)“鹡鸰”比喻漂泊异地的兄弟,“乌鹊巢寒”句说自己在外流离失所,像月夜里的乌鹊一样找不到栖息的树枝。(分析1分)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对友人思念之情。(情感1分)展现出诗歌在委婉含蓄中蕴含丰富的情感。

②借典故抒情,(1分)诗人借“乌鹊”“中山千日酒”两个典故,(分析1分)表达怀才不遇的怨愤,以及期盼太平的美好愿望。(情感1分)体现出诗歌的意蕴深厚。

翻译

身处战乱,我的家又在哪里呢?一事无成愁白两鬓发。我的遭遇大致和王粲一样,我的情怀也像杜甫诗中所说的一样忧国忧民。我和兄弟相隔千里,音信断绝,就像乌鹊在月夜下的枝头独栖。哪里能够得到中山国制作的千日美酒,像陈抟老祖那样酣睡到天下太平!


赏析

诗人身处南宋晚期,当时宋朝三面受敌,蒙古大举入侵,正值国破家亡的时候,加上他又与兄弟隔绝,诗人感到自己犹如一只身在寒冷巢穴的鸟儿,与同样经历战乱的王粲与杜甫同病相怜。诗人创作这首诗,表达生逢乱世的感受。

《干戈》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叙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伤害;颔联将自己同王粲以及王粲所处的时期相比,表达了同王粲一样的苦闷心情;颈联以比喻的手法写自己的具体处境;尾联叙述自己的愿望。

首联即切题意,叙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伤害。“干戈未定欲何之”,以无可奈何的心情叙说战争没有平息,想到哪里去躲避都难以办到,于是发出了“欲何之”的沉痛呼喊。战乱岁月,保命尚且很不容易,至于说要干一番事业,那是根本谈不上的事,而战乱时间之长更是令人难熬。“一事无成两鬓丝”,真实地写出了这一情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痛苦。

颔联承“两鬓丝”写自己的情形,“踪迹大纲王粲传”,将自己同王粲以及王粲所处的时期相比,就会使人联想到汉末那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战乱惨景;同时也表达了同王粲写作《登楼赋》时一样的苦闷心情。“情怀小样杜陵诗”,其作用也同前句一样,既会使人想起唐代安史之乱时那种“流血涂野草”的悲惨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同杜甫一样,用诗歌描写乱离之世所特有的悲凉情怀。

颈联以比喻的手法写自己的具体处境。“鹡鸰音断云千里”是说人不如鸟。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鸟儿在遇到急难时,尚且可以得到同伴的帮助,而自己因为战乱与亲人兄弟分离于千里之外,彼此音信不通,死活不知,连鸟儿都比不上。“乌鹊巢寒月一枝”,用曹操诗意,说乌鹊想在寒月下筑巢却找不到一枝恰当的树枝,以喻自己在战争岁月没有安全的地方可以栖身。两句以鸟喻人,流露了诗人因离乱而产生的孤凄感情。

尾联叙述自己的愿望。他希望能得到一饮醉千日的中山仙酒,饮后直醉到太平时方醒。其实他是幻想有一种仙酒来麻醉自己,使自己不知道战争造成的各种祸害,以免引起内心的难以忍受的痛苦。但这个愿望无疑是难以实现的,那么诗人也只得生活在战乱岁月,每时每刻经受着战乱的无穷折磨和煎熬。

整首诗运用大量典故,情调压抑沉痛,音韵上亦以拗句为多,犹如断续哽咽,将干戈未定之害、骨肉分离之悲、刻骨铭心之痛,写得入木三分,深沉地表达出前路茫茫、生不逢时的愤激情怀。

古诗文学习
古诗文学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词名句,古诗鉴赏试题,文言文试题及翻译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