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科普】什么是血小板减少症?

健康   2024-10-24 17:13   河南  

一、概念

     血小板,即血栓细胞,是一种无细胞核的小型血细胞,其直径约为2~3微米。血小板的寿命相对较短,大约只有7~10天。一旦到达寿命终点,它们将被脾脏和其他清除系统清除,为新的血小板腾出空间。在机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常参考范围:100--300×109/L。
    血小板减少是指患者外周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异常减少低于100×109/L,通常在专业的血液检查时可以发现。部分患者可因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可能伴有皮肤黏膜出现出血点、瘀斑血尿月经量明显增多等表现,严重者可表现为脏器出血,特别是致命的颅内出血。
      定性:血小板减少,其实是一种患者或家人无法或很难发现的异常情况,往往是医生通过血液检查发现的。这属于一种身体的异常情况。
二、血小板减少的分级
       1级:血小板计数在正常下限和75x109/L之间
      2级:50-75x109/L
      3级:25-50x109/L
      4级:<25x109/L
      5级:血板减少相关死亡
三、常见疾病原因
(1)感染性疾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重症胆道感染等;

2)血液系统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3)消化系统疾病

              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脾大、脾功能亢进等;

(4)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等等;

(5)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栓病人,长时间使用肝素抗凝,导致血小板减少,医学上称之为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IT),普通肝素最常见,目前人工合成肝素像伊诺肝素、那曲肝素形成HIT的并发症是罕见的。
(6)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以无明确诱因的孤立性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减少为主要特点。
(7)化疗药物所致血小板减少    化疗药物的毒性所致,停用药物后,血小板会逐步回升;
(8)血栓性血小板减少    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时会引起血小板瞬间减少。
四、血小板减少的危害
  1. 凝血障碍    血小板减少导致凝血功能下降,增加出血风险,甚至轻微创伤也可能一起持续或过度出血;

  2. 自发性淤血    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自发性淤血,即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出现异常的凝血翻译,增加血管阻塞的风险;

  3. 免疫功能下降   血小板参与免疫过程,其减少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使机体难以抵御感染,增加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风险;

  4. 骨髓疾病和贫血   血小板减少可能是骨髓疾病和贫血的症状之一,对于身体造血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到整体健康。

          小结: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还有很多,以上仅列出重要或常见原因。对于非疾病原因,往往需要尽快做检查,查找原因。而对可能的疾病原因,则需要及时就医,争取尽早确诊。


血管肿瘤微无创介入治疗
看病走新路,医学有介入。什么是介入呢?介入就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采集组织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学科。具有微创、定位准确、疗效高、见效快、可重复性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