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参观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站
陈列室内的标本。
本报记者 韩梅
“多年考古勘探发掘确认,南阳遗址时代为战国中晚期,包含一大一小两个城址,时代跨度2000多年,是迄今为止雄安发现的最早古城址类遗存,开启了雄安新区的城市时代。”近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燕文化考古雄安对话交流活动”中,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站负责人雷建红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主体为东周至汉代的燕文化
在雄安新区容城县城东14公里的晾马台镇南阳村村南,规模宏大的南阳遗址映入眼帘,工作人员正在探方内作业。
这是一个“凸”字形遗址,北高南低。小城居北,平面呈方形,边长200米;大城居南,平面呈矩形,南北500米,东西600米。
南阳遗址已基本确认其主体文化面貌为东周至汉代的燕文化,遗址内已发现的一大一小两座战国城址的布局和建筑方式日渐清晰,为研究燕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大城建成时代略晚于小城
遗址内大城的西城门、南城门位置已得到确认,并发现了城门附属道路。在“凸”形遗址西北部1600米处,还有一处墓葬区,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均有典型的燕文化特征。
“墓葬和城址的并存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南阳遗址的年代和遗址性质。”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傅永超说。
“两座城的建筑方式也有进一步发现。”傅永超介绍,大城城墙下有基槽,基槽底部有两条倒梯形的小基槽,而小城城墙下没有基槽,城墙内外修筑护坡以加固。此外,大城的北城垣利用了小城的南城垣,是在小城的南城垣基础上夯筑而成的,表明大城的建成时代略晚于小城。
遗址内两座城址的发现,不仅为白洋淀地区东周和汉代城市起源、形成、发展等城市化进程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载体和范例,而且推进了该地区先秦时期生态环境演变、人与生地互动关系的研究工作。
2017年5月,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站揭牌,开启雄安新区文物保护的序幕。截至今年上半年,雄安新区已开展专题考古10项、基本建设考古23项,勘探面积达682万平方米,发掘面积2万多平方米,出土文物4000余件,确认不可移动文物263处,其中包括南阳遗址。
263处遗存分4个等级保护
雄安新区建立了文物遗存分级保护体系,将登记确认的263处各类文物遗存初步划分为4个等级进行分级保护。
2017至2018年,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组成9个雄安新区联合考古队,对雄安新区规划全域33个乡镇的640个行政村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踏查,共登记各类文物遗存共计263处。
经考察,这263处遗存年代自新石器时期延续至近现代,文物遗存涵盖城址、聚落址、墓葬、窑址等。“我们根据其分布范围、文化内涵及性质,并参考保存状况、丰富程度、考古价值,经专家最终审核,将263处文物遗存初步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进行保护。”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晓峥说。
通过文物遗存分级保护,将文物保护与新区建设结合起来,不仅让文化遗产在雄安新区建设中得到传承和发展,也为雄安新区的工程建设赢得了时间与空间。
据悉,雄安新区考古调查采用系统和精细区域系统考古调查方法,关注古今环境信息综合分析,广泛采用了航测、RTK(实时差分定位)测绘、GIS(地理信息系统)、三维扫描和影像重建测绘新技术,考古科技含量不断提升。
抚宁融媒
最权威的信息发布矩阵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