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我国石化产业碳中和路径展望发布!

企业   2024-11-15 06:30   北京  

你已选中了添加链接的内容




(年终盛典,就等您来)

(11.19淄博不见不散)

特别说明:欢迎转发本文到相关群和朋友圈,加15101023809发截图,会后可得大会专业技术PPT!

同时欢迎全国石化、煤化工、化工生产设计单位、仪器仪表设备技术服务商踊跃报名,开拓新市场,把握新机遇 !


我国石化产业碳排放比例高,产业仍处于增长期,有增碳需求,实现“双碳”目标面临重大挑战,必须明确发展思路,积极稳妥推动产业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当前,石化产业面临交通领域替代能源快速发展、化工品需求仍将增长、氢能载体作用凸显、“双碳”政策持续发力等形势,需要在推动产业升级、开展节能降碳、推进清洁替代、突出创新引领、加强保障措施等方面持续发力。本文通过对产业结构调整、实施绿氢炼化、与CCUS融合发展等关键路径进行分析和研判,提出碳中和目标下可能的路径组合和趋势展望,分析不同阶段石化产业的发展特征并提出建议,供参考借鉴。本文由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提供。


石化产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


路径1:适应能源转型需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布局低碳化。“双碳”目标下,石化产业产能整合进程加速,布局低碳化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稳妥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先进产能、改造提升存量产能等举措,石化产业将逐步完成布局低碳化。一要通过上大压小、淘汰落后等措施,有序推动炼油和化工产能整合;二要通过推广应用当前较为成熟且具备经济性的节能降碳技术,对存量产能进行全面提质挖潜。根据研究,我国炼油20%以上产能未达基准水平,乙烯、对二甲苯有20%~30%产能未达基准水平,仍有较大节能潜力。随着低碳化布局推进,石化产业平均能耗将持续下降,预计2030年能耗强度较2020年下降30%左右,2060年下降50%以上。


流程低碳化。炼化工艺总流程不仅决定企业竞争力,而且是石化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相关研究表明,石化企业碳排放强度对技术路线的敏感度高于对规模的敏感度,打造优良的低碳流程基因可以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碳排放,所以推动石化产业流程低碳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随着市场需求变化,炼化总流程将向炼化一体化、短加工流程、生产特色产品、能源高效利用和实现低碳排放等方向转变。对于存量产能,可采用加氢/催化裂解组合技术路线增产化工品,重构总流程。对于新建产能,按照“一体化、集约化、大型化、高端化、清洁化”的设计思路,采用短流程路线,如原油直接裂解/催化裂解,在原油资源匹配方面考虑适度轻质化,实现原油资源高效利用。


原料低碳化。乙烯原料轻质化有利于提高烯烃收率,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碳排放。基于对全国十余套在运乙烯装置的碳排放数据分析,百万吨级石脑油蒸汽裂解装置采用轻烃为原料比采用石脑油为原料的单位碳排放低20%以上,原料轻质化减排效果显著。此外,采用乙烷为原料裂解生产乙烯的路线,乙烯收率可提高至70%,和传统石油基制乙烯路线相比,能耗下降约1/3。未来,石化产业应结合资源供应变化统筹优化优质轻烃资源,推动烯烃原料向轻质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发展生物燃料产能有利于实现能源多元化供应。生物燃料技术相对成熟,但当前生产成本较高,制约了产能发展,预计随着碳价走高,2030年生物燃料消费将达500万吨,2060年将达1000万吨,对石化产业来说是很好的转型机遇。


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废旧塑料体量庞大,但当前回收率仅15%。据预测,2060年我国将建立全产业链回收体系,回收率有望提升至40%以上,将对一次塑料产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主要的回收方式包括物理回收和化学回收,化学回收具有更广泛的原料来源和产品应用场景,更具发展前景。中国石化石科院开发的废塑料化学循环技术可针对不同废塑料原料灵活选择不同的预处理技术路线,热解油收率大于80%。从全生命周期角度来看,废旧塑料回收利用路径减碳效果明显,但当前经济性不佳,需要更强的政策支撑。石化产业应结合技术进步和经济成本合理发展再生塑料产能,推动原料多元化,降低原油对外依存度。


路径2:推进绿氢绿电耦合,实施绿氢炼化工程


“双碳”目标下,随着绿电制绿氢技术不断发展,未来氢能与电能的关联性将不断增强。绿氢与绿电协同耦合替代化石能源、重构炼化业务能源供给体系(简称:“绿氢炼化”)将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解决方案。绿氢炼化的内涵有四个方面:一是在氢气生产环节,绿氢逐步替代灰氢、蓝氢;二是利用绿电绿氢能源属性,减少用能环节碳排放;三是对工艺流程进行适应绿电绿氢的改造;四是利用氢的属性生产更少碳足迹的产品。


绿电成本下降推动绿氢发展。实施绿氢炼化的重要保障和必要前提是稳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新能源发电量渗透率近中期将稳步提高,远期将加快提升并成为发电量主体。2022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2亿千瓦大关,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超过47%;预计到2030年和206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将分别达到26亿千瓦和77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将分别达68%和96%。


电价是制约绿氢发展的关键,根据研究,目前电价在绿氢总成本中占比70%~85%。未来随着绿氢生产规模化和绿电电价下降,预计2030年前绿氢有望与灰氢平价,经济性逐步显现。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测,2050年全球绿氢平均成本将比目前下降80%左右,绿氢将进入大规模应用和快速发展时期。


做好核能技术储备。2021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达5326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2.2%,发电量4071.4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5.02%。目前我国核电已形成“三代为主、四代为辅”的发展格局,但由于核电技术安全投入大、度电成本高,核电乏燃料处理体系仍不完善,公众对安全性的担忧持续存在,影响了核电的建设发展。我国对核电的发展思路是在确保安全前提下适度发展,积极发展模块化小堆,如高温气冷堆等。2030年核电规划装机容量达1.08亿千瓦,2060年达2.5亿千瓦。建议近期持续追踪技术进展,做好技术储备,跟进示范项目成果;中长期实施核能制氢、供热、供电多联产项目。


推动热电业务转型。实施绿氢炼化的重要保障是推动传统热电业务转型。为满足生产环节热电需求,石化产业利用化石燃料自产热力,大多以汽定电,生产热电产生大量的碳排放。此外,石化产业热电业务单机规模小、能耗高、设备老化严重,且受政策限制,新建燃煤锅炉难度大,传统煤电未来将大幅压减。预计2025年前,主要通过“凝改背”“通流改造”等措施进行达标改造,实现CCS示范;2030年前,对设计寿命到期的燃煤锅炉全部实行燃气升级改造,燃气锅炉比例提高;2060年前,化石燃料仅按供热负荷的20%~30%作为保运和调峰保障资源。


不断提高工艺装置电气化率,实现用能结构变革。电气化发展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电能替代其他能源可大幅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节约能源;发展电能是新能源广泛应用和建立可持续发展能源系统的必然结果。在电气化加速情景下,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将稳步提升,2030年、2060年我国电气化率将分别提高到35.7%、66.4%。随着绿电发电量增加,推进电气化改造是有效利用绿电的重要前提。


路径3:推进CCUS与石化产业融合发展


以CCUS为主的负碳手段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保障。碳捕集和石化行业的关联度高,需要提早谋划、稳步发展。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投运及规划建设的CCUS示范项目接近百个,已投运项目捕集能力约400万吨/年。因捕集过程能耗高,捕集成本约占总成本的70%~80%。当前第一代碳捕集技术发展渐趋成熟,而第二代技术仍处于实验室研发及小试阶段,技术成熟后,其能耗和成本会比成熟的第一代技术降低30%以上,2035年前后有望大规模推广应用,CCUS与石化产业融合发展可能性增强。


融合发展应聚焦三个方面:一是聚焦石化产业高碳浓度生产环节,在排放端部署碳捕集项目;二是聚焦二氧化碳利用,密切关注地质、生物、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利用技术进展,推动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三是衔接好上游捕集和下游利用,同步推进储运、输送等配套能力建设。


2023年7月11日,“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投运,打通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封存一体化流程,为推进CCUS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应用示范案例。中国石化成立碳科公司,为打造二氧化碳全产业链作出积极探索与实践。


结合绿氢产能发展预期,石化产业利用二氧化碳和绿氢制甲醇可能是碳利用关键路线之一。当前,高昂的绿氢成本是主要限制因素。考虑到未来煤制甲醇增加碳排放成本,2040年后绿氢制甲醇路线经济性将逐步显现。炼厂干气资源丰富,目前主要用于装置工艺燃料,碳排放较高。未来随着企业装置电气化改造,燃料气自用量将逐步下降,但炼厂气市场需求有限,需要提前谋划增值利用方式。内容源自《石油炼制与化工》。


石化产业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形势


“双碳”目标下,交通领域替代能源快速发展。我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2年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28%,提前3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据预测,2030年前我国将经历燃油车保有量达峰、电动车与燃油车平价阶段,203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达50%,开启电动交通时代。电动革命对石化产业的冲击巨大,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稳步提升,成品油被替代规模不断扩大,预计2025年被替代比例达23%,2030年将达30%。


化工品需求增长带来能耗增加。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未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率提高、人均GDP提升、新业态新经济兴起,化工产品需求仍将持续增长。根据相关预测,2025年我国乙烯、对二甲苯(PX)产能将分别达到2020年的1.8倍和2.1倍;人均乙烯当量消费峰值预计在2035~2040年出现,约为当前的两倍;人均纤维消费量峰值预计在2035年前后出现,约为当前的1.5倍。此外,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凸显和新能源汽车等新行业发展,化工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产业将成为石化产业发展和转型的主要驱动力,石化产业链将向高端化、精细化、专用化等方向延伸,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根据相关预测,“十四五”期间化工新材料产品年均增长率为6%~8%、高端塑料产品年均增长率约为8%。由于化工品生产能耗普遍较高,化工产能增加和高端化、精细化等发展趋势将进一步增加石化产业能耗总量,亟须通过用能结构电气化、供能结构清洁化等路径推动能耗与碳排放脱钩。


氢能将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的二次能源,有高能量密度、可存储且无碳的特征,还能与多种能源耦合,为消除可再生能源波动提供储能手段。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氢能是最佳的碳中和能源载体。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将氢能确定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能产业也被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世界能源理事会按氢气来源将氢气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三类。灰氢由化石能源制氢获得,蓝氢由灰氢配套CCS(碳捕集与封存)获得,绿氢由可再生能源制氢获得。在碳中和推进过程中,绿氢随着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和规模化应用,将逐步具备经济性,作为零碳能源的重要性将逐步显现。据预测,绿氢产业目前尚处于市场导入期,以建设示范项目为主;2030年氢能产值将达万亿元,加氢站绿氢供氢比例有望增至10%;2050年后,灰氢基本退出氢能消费市场;2060年绿氢在氢能供应中占比预计在75%~80%。


“双碳”政策推动石化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政策持续影响石化产业。随着《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两个重要政策文件的出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总体部署和阶段性目标已明确,“1+N”的政策体系逐渐建立和完善,对石化产业围绕总量控制和产能提质也相继提出了明确要求。


郑重声明:超级石化编辑部尽力持续给大家提供价值信息促进交流,本平台发布的行业文章、图片、表格等源自互联网、企业政府官网、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整理编辑,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转载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本文如对您有帮助,欢迎转发,感谢支持!(小编微信:cjshjs2019)

关于召开2024年(第二届)炼油与石化仪表控制技术大会

最终议程

参会咨询:马工15101023809


安全·可靠·智能·创新
参会代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化、国家能源及延长石油、浙石化、扬巴、中沙、鲁西、伊泰、东明石化、恒力石化等中央、地方、民营及合资炼化、石化、煤化工、化工企业生产管理、仪表自控、安环计量、设备管理、信息技术相关负责人免会议费;国内外技术、设备、仪器仪表、控制系统、信息技术供应厂商。
大会时间安排

11月20号:(全天)开幕式及全体大会,特邀领导、专家主旨演讲。

11月21号:(上午)技术宣讲。

拟邀石化化工企业名单更新中...

(截止2024年11月15日)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炼油与石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炼油与石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炼化领域高级专家

中国化工学会智能智造专业委员会

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高级顾问

中国石化燕山分公司副总师兼机动工程部经理

中国石化燕山分公司机动工程部科长

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分公司机动工程部高级工程师/主任

中国石化工程部首席专家

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副处长

中国石化齐鲁石化公司运维中心

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化工部设备专家、教高

中国石化青岛石化分公司副总工程师

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设备部高级主管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设备部/副经理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芳烃厂/副厂长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烯烃厂/副厂长

中石化天津分公司设备管理部

中石化天津分公司设备管理部

国能包头煤化工机动部副经理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炼油一部副经理

中石化江汉盐化工湖北有限公司公司副经理

中石化江汉盐化工湖北有限公司公司设备专家

中石化江汉盐化工湖北有限公司运检部主任

玉门油田分公司炼油化工总厂设备与工程管理中心

玉门油田分公司炼油化工总厂联合运行一部

宁夏英力特化工总经理助理、运维中心主任

华亭华煤清能煤化工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华亭华煤清能煤化工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机电动力科科长

华亭华煤清能煤化工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机修车间主任

华亭华煤清能煤化工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原料车间设备副主任

宝来利安德巴赛尔石化设备管理部高级主管

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机动处处长

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机动部经理

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运行七部副经理

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

云南水富云天化有限公司装备运维中心副总经理

云南水富云天化有限公司装备运维中心运维主任

云南水富云天化有限公司装备运维中心设备主管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设备主管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部门经理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设备经理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设备主管

河北中捷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河北中捷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设备工程部经理

河北中捷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设备工程师

河北中捷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万华化学集团设备运维管理有限公司设备管理经理

万华化学集团设备运维管理有限公司技改管理经理

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北园区)烯烃部设备工程

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北园区)资产管理处经理

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北园区)技术部经理

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北园区)副总工程师

鄂尔多斯市西北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设备主管

鄂尔多斯市西北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电气车间

山东菏泽玉皇化工有限公司设备副总

山东菏泽玉皇化工有限公司设备经理

菏泽科信化工有限公司(原山东玉皇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设备副总

菏泽科信化工有限公司(原山东玉皇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设备工程师

山东盛荣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山东盛荣化工有限公司设备部经理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公司技能专家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转动设备技术管理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检维修中心主任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工艺设备技术管理

福建福海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设备工程师

福建福海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改扩建设备负责人

山西晋丰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山西晋丰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山西金象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机动部工程师

山西金象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尿素车间技术员

万华化学(福建)有限公司仪控主任工程师

中国石化集团金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烷基苯厂机动部部长

中国石化集团金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烷基苯厂机动部部长

中石化湖南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炼油部设备室主任

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

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信息中心高工

福建炼化林德气体有限责任公司仪控工程师

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经营部中层副职

山东昌邑石化有限公司机动部部长

山东昌邑石化有限公司机动部设备员

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运行四部设备主任

中远海运(上海)有限公司设备工程室经理

中海沥青(营口)有限责任公司设备工程部副经理

中海沥青(营口)有限责任公司设备工程部副经理

中海沥青(营口)有限责任公司动设备管理

中海沥青(营口)有限责任公司仪表管理

中海沥青(营口)有限责任公司设备员

中科(广东)炼化有限公司炼油三部经理助理

中科(广东)炼化有限公司设备工程部动设备科长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工程经理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齐鲁石化公司

齐鲁石化公司

齐鲁石化公司

齐鲁石化公司

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公司高级专家

山东京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设备技术管理

中化港务(厦门)石化仓储有限公司工程设备部经理

中化港务(厦门)石化仓储有限公司工程设备部技术员

中化港务(厦门)石化仓储有限公司生产部技术员

中化港务(厦门)石化仓储有限公司生产部技术员

中化港务(厦门)石化仓储有限公司生产部技术员

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机械设备部总经理

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机械设备部副总经理

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机械设备部副总经理

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机械设备部修计经理

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机械设备部MCL经理

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机械设备部损检测专家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中工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装备健康运行部副经理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理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维修工程师

青海油田格尔木炼油厂设备办公室主任

青海油田格尔木炼油厂设备办公室主管

中国石油大港石化公司

兰州石化公司机电仪运维中心

惠州兴盛石化仓储油库副主任

惠州兴盛石化仓储设备部负责人

盛虹炼化(连云港)有限公司

福建福华气体生产运行部经理

福建福华气体设备工程师

华锦集团乙烯公司储运车间工程师

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储运部副经理

神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工艺系统室

神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工艺系统室

山东昌邑石化有限公司储运部技术员

山东昌邑石化有限公司储运部技术员

中石化齐鲁分公司烯烃厂副总师厂

陕西延长石油榆林炼油厂油品集运中心设备技术员

陕西延长石油榆林炼油厂油品调和车间设备技术员

陕西延长石油榆林炼油厂油气储运车间设备技术员

庆阳石化公司机动工程部高级主管

庆阳石化公司储运部安全工程师

山东汇丰石化集团有限公司重整车间设备主任

山东汇丰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硫磺车间设备主任

山东汇丰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供排水车间设备主任

山东汇丰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设备员

山东汇丰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油品储运设备员

山东振华石油能源储备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经理

山东振华石油能源储备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工程师

山东振华石油能源储备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工程师

山东华星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储运部副总经理

山东华星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储运部设备员

中化扬州石化码头仓储有限公司储运服务部经理

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菏泽玉皇副总经理

中海外能源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中海外能源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油品车间副主任

中海外能源科技(山东)有限公司设备部副经理

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机动部副总经理

中国石化商储公司、中石化石油销售公司,投资发展部经理

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机动部仪表主管

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维仪表总经理

中国石油长庆石化公司储运部主任

中国石油长庆石化公司储运部高工

中国石油长庆石化公司储运部高工

中国石油长庆石化公司储运部高工

山东港口渤海湾集团有限公司营销中心主任

山东港口渤海湾集团有限公司液化品业务经理

中海沥青(营口)有限责任公司主任

中海沥青(营口)有限责任公司仪表管理

中海沥青(营口)有限责任公司仪表管理

中国石油商业储备油分公司安全环保处处长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中心部门经理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中心工艺工程师

中石油华东设计院有限公司高工

中石油华东设计院有限公司高工河北新欣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

河北新欣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油气集输总厂技术管理部副经理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油气集输总厂信息化服务中心主办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油气集输总厂东营原油库主任师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油气集输总厂孤岛原油库主任师

东营奥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仪表部部长

东营奥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仪表工程师

东营奥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仪表工程师

宾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备部经理

宾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备部工程师

山东垦利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常减压副主任

山东垦利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加氢副主任

山东垦利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焦化副主任

山东垦利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催化设备员

东营华联石油化工厂有限公司设备部主任

东营华联石油化工厂有限公司设备部副主任

富海集团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安全中心副总工程师

富海集团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安全中心首席工匠

富海集团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安全中心首席工匠

富海集团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安全中心设备主任

东营联合石化有限责任公司运维部主任

东营联合石化有限责任公司设备部副主任

东营联合石化有限责任公司设备部副主任

东营联合石化有限责任公司运维部主管

东明石化集团副总裁

东明石化集团设备管理

山东省石油化工设备管理协会

山东省石油化工设备管理协会

山东省石油化工设备管理协会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设备专家

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学院教授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防火防暴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化水处理中心教高/原主任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专家

利华益维远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设备部部长

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四组组长

青岛丽东化工有限公司高工

辽宁锦城石化有限公司

辽宁锦城石化有限公司

辽宁锦城石化有限公司

辽宁锦城石化有限公司

山东胜炼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山东胜炼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主任

山东胜炼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副主任

新浦化学(泰兴)有限公司设备科科长

新浦化学(泰兴)有限公司设备助理工程师

新浦化学(泰兴)有限公司工艺助理工程师

天辰齐翔新材料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部长

天辰齐翔新材料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设备工程师

天辰齐翔新材料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设备工程师

振华新材料(东营)有限公司安环部

振华新材料(东营)有限公司设备部

振华新材料(东营)有限公司储运

振华新材料(东营)有限公司后工段

振华新材料(东营)有限公司后工段

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精益能源管理部经理

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设备处

山东一诺威新材料有限公司设备经理

云南解化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解化化工分公司公司副总经理

云南解化清洁能源开发公司解化化工分公司合成氨厂副厂长

云南解化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解化化工分公司

天津石化精华公司部长

天津石化精华公司 工程师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HSE风险评估研究所,首席专家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 HSE风险评估研究所,首席专家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仪表主任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电气主任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技术专家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技术主任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技术主任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运行保障集合车间电气主任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运行保障集合车间机械主任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运行保障集合车间仪表主任

山东华星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机动部总经理

山东昌邑石化有限公司机动部副总经理

山东昌邑石化有限公司机动部设备管理员

山东玉皇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设备副总

山东玉皇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设备副总

山东滨海鲁清石化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高级主管

东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石化分公司采购业务员

东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石化分公司采购业务员

山东港口集团渤海湾港营销中心

山东港口集团渤海湾港营销中心

山东港口集团渤海湾港营销中心

山东东岳氟硅材料有限公司设备部部长

山东东岳氟硅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主任

山东东岳氟硅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主任

东岳氟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长

东岳氟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设备处长

山东东岳有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工程师

山东东岳有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工程师

山东戴瑞克新材料有限公司仪表科长

山东戴瑞克新材料有限公司科员

山东戴瑞克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员

中科(广东)炼化有限公司设备工程部

山东朗晖石化集团总裁助理

中海外能源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中海外能源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自动控制设计技术中心站

全国化工自动化及仪表信息站

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华夏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

山东汇丰石化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广浦生物科有限公司

山东胜星化工有限公司

富海集团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中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滨化宾阳燃化有限公司

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山东鲁新设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滨华新材料有限公司

淄博诺奥化工有限公司

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汇丰石化集团有限公司

临沂鸿泰化工有限公司

青岛三力本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市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山东齐创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潞安煤基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金发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东岳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

利华益利津炼化化工有限公司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山东鸿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顺鑫港务有限公司

山东齐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东营)石化有限公司

山东科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金能化学(青岛)有限公司

山东浩德塑胶有限公司

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山东一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东朗晖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新华万博化工有限公司

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

山东蓝帆化工有限公司

寿光市联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未完待续)


最后机遇,尽快把握!

联合主办、协办、专题演讲、参展、参会等事宜请垂询马工:15101023809(微信)



最新技术进展

1.最新石油化工技术进展与趋势!(建议收藏)

2.最新加氢裂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建议珍藏)

3.最新石油炼制技术进展与趋势!(建议珍藏)

4.最新油气储运技术进展与趋势!(建议珍藏)

5.最新乙烯生产新技术研究进展!(建议珍藏)


最新人事变动 


超级石化荣誉出品:中国石化39家炼化企业最新领导名单(2023年版)!

超级石化荣誉出品:中国石油27家炼化企业最新领导名单(2023版)!

中海油中化延长27家炼化企业最新领导名单公布!

三大石油公司石化工程/石化科研最新领导名单发布!

全国11所石油高校最新领导班子

全国5大化工强校最新领导班子


最新石化数据


全国69家主要乙烯生产商名单及产能数据公布!

全国22家主要聚乙烯生产商名单及产能数据公布!

全国29家主要丙烯生产商名单及产能名数据公布!

全国19家主要聚丙烯生产商名单及产能数据公布!

全国37家主要丁二烯生产商名单及产能数据公布!

全国22家主要对二甲苯生产商名单及产能数据公布!

全国36家主要乙二醇生产商名单及产能数据公布!

全国18家主要顺丁橡胶生产商名单及产能数据公布!

全国20家主要ABS生产商名单及产能数据公布!

全国28家主要生物柴油生产商名单及产能数据公布!


超级石化
超级石化,紧密跟踪油气田工程、管道管网建设、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煤化工产业新动向,全力打造石化工程技术在线服务平台!我们分享交流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技术(安全环保、节能减排、设备技术、工程设计、加工工艺、腐蚀防护、检维修、自动化信息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