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然院士:十年磨一剑,只为鱼满仓(海南文昌)

文摘   2024-11-10 12:25   浙江  


【人物档案】

林浩然,海南省文昌市人。鱼类生理学家和鱼类养殖学家,中国鱼类生理学和生殖内分泌学研究的倡导者之一。六十年来,他坚持面向国家重大科研需求和国际科学发展前沿,紧密围绕我国鱼类养殖生产中急需解决的“苗种繁育和良种培育”重大关键问题,系统深入地创造性研究调控鱼类繁殖与生长的理论和技术。

【心中的“中大精神”】

勇往直前,不畏艰苦,自强不息,追求真理。中大是我的母校,也是自己一生成长创业的好地方。希望中大在新的百年,创造新的辉煌。

在中山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的办公室,一幅书法作品“授人以渔”高悬墙上——这是对这位鱼类生理学家精准且妙趣的评价。

今年90岁的林浩然院士,因鱼儿和中大结下了超越半个世纪的深厚缘分:其在中大鱼池内诞生的科研成果解决了国人“吃鱼难”的问题,还在中大培养了超百名博士和80多名硕士,对促进我国鱼类生理学的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林浩然院士在中大校园的朴素居室中颐养天年,仍不时关注水产学科上的新近动态。在他身上,学者的治学育人与中大精神互为表里;他的业绩与阅历,亦可作为中国乃至世界鱼类生理学研究领域的生动篇章,传扬后世。

“十年磨一剑”

和很多高龄学者一样,林浩然的童年时期,国难当头,战火纷飞。抗日战争爆发后,四岁的林浩然跟随父母辗转贵州、重庆、广西多地,居无定所。但林浩然的父亲尤为重视教育,即便身处战乱年代,林父每到一处落脚点,都坚持寻找学校,千方百计为孩子留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林浩然认为,这一切都为自己的人生描画了底色,正是在战乱环境中坚持学业,培养了他勤奋专注、坚韧不拔的求知精神。

1950年,16岁的林浩然遵从父亲意见,欲报读医学专业,但由于报考医科的学生人才济济,竞争激烈,林浩然未能如愿被录取,尔后进入岭南大学生物学系学习。当时,他仍抱着学医的愿望,选择生物学系,是因专业和医学相近,盼望日后能有转系机会。

1952年秋,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岭南大学并入中山大学,此时,林浩然身边汇集了一批全国著名的专家教授,如寄生虫学家陈心陶教授、昆虫学家蒲蛰龙教授、生理学家戴辛皆教授等,其中,尤以时任中大生物系主任的戴辛皆教授对他影响最为深远。在戴教授启蒙下,林浩然逐渐打消了转去学医的念头,扎扎实实在生物学领域深耕,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他开始和鱼结下缘分。

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鱼类养殖生产发展迅速,但当时面临苗种不足、饲料欠缺和病害流行这三大难题。经过多年生产现场实习和开门办学,林浩然深切体会到鱼类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这门科学技术对发展鱼类养殖业的重要性,也因此决心瞄准鱼类繁殖生理研究,实现从基础动物学向现代实验动物学发展的愿望。

林浩然回忆,上世纪70年代,人工合成的一种哺乳类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刚问世,他和团队成员就开始在渔场进行催产实验,但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当时受政治环境影响,科研受阻,没有条件进行探索性的鱼类生殖生理学基础理论研究。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科学的春天,亦打开了祖国通往世界的大门。林浩然怀揣着研究鱼类繁殖内分泌调控机理和解决新型鱼类催产剂难题的信念,前往当时鱼类生理学研究水平最高的加拿大学习。

回首看来,林浩然前往加拿大这段可贵的学习和研究经历,成为其重大学术成果诞生的转折点——在加拿大求学和访问的两年间,林浩然有机会向国际一流的鱼类生理学家求教,并其中有一年时间,和R.E.彼得教授在一间实验室内进行科学实验。回国后,受益于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多达百万加元的经费资助,林浩然和彼得的合作研究得以持续十年之久。

大量的实验和研究揭示了鱼类促性腺激素合成与分泌受神经内分泌双重调节的机理,从而建立了使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诱导鱼类产卵的新技术,创制了“高活性新型鱼类催产剂”,实现了完全可控的淡水鱼类人工繁殖,生产应用成效显著。从根本上解决了淡水鱼类养殖的苗种问题,被誉为鱼类人工繁殖的“第三座里程碑”。

“中大导弹”成养殖良方

尽管这一被称之为“林-彼方法”的学术成果在学界如雷贯耳,但鲜有人知的是,这项研究的很多关键数据是从中山大学鱼池内诞生的。

如今,中大生命科学学院几栋大楼拔地而起,林浩然的办公室就在其中一栋楼的二层。每当耄耋老人坐在办公室窗前,抬眼望去,就能看到自己奋斗了一生的地方。4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鱼池,林浩然和学生在这里夜以继日攻关实验,揭开了鱼类繁殖的秘密。

彼时,由于实验需要,林浩然和学生们需在下午时分为鱼类注射催产剂,六至八小时后,药物生效,鱼类开始交配产卵,此时,往往已是后半夜。待天色渐明,师生们再收集受精卵回实验室,检验催产效果。

从1982年到1992年,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到中山大学,再到祖国田间地头,中大师生将科研十年的成果从实验室带到国人餐桌,也带来了往后三十年难以逾越的科研佳话。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当时装鱼类催产剂的离心管形状如同一枚子弹头,中大师生携带离心管下乡、将经验技术传授给渔民们,待鱼苗丰收时,渔民们纷纷盛赞,称此离心管为“中大导弹”。正是这一枚枚“中大导弹”,成为鱼类养殖的“王牌”,让石斑鱼等名贵鱼类终能“游”入寻常百姓家。

躬耕教坛,桃李满园

林浩然是院士,更是教师。从上世纪50年代执教中大至今,带出了105名博士、80多名硕士,他们当中很多人成为水产养殖领域的执牛耳者,可谓桃李满天下。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院长马广智正是上世纪90年代初师承林浩然院士攻读博士学位的。据他回忆,当年最怕被林院士“请”去谈话,“根据经验,实验越不顺利,被‘谈话’的机会越多……林先生谈话时很严肃,连珠炮式的提问让人难以招架。当然,每次谈话后我总是很受启发,研究中遇到的难题也迎刃而解。多年以后自己当了研究生导师,才深深体会到当年林先生对自己的关爱。”

虽在科研上一丝不苟,但在生活上,林浩然却对学生关爱有加。美国犹他大学终身教授王黎1994年成为林院士门下博士生,据她回忆,有一次,学生们要赴上海开会,当年学生经济较拮据,差旅费还是个负担,林院士知道后,慷慨地自掏腰包,资助学生前去开会,这让她们深受感动。

从16岁进入中大康乐园,到90岁仍居于此,对林浩然而言,中大不仅是母校,也是自己成长、创业的地方。如他所言:我一切的荣誉都是中大赋予的。或许深受中大早年“大先生”们的影响,林浩然严谨治学、追求真理的品格和严宽相济、爱生如子的特质相映生辉,印证着中山大学理学发展的盛景,将其精神传承于一代代中大学人身上。

文 | 崔文灿图 | 潘俊华拍摄|潘俊华 刘畅 蔡嘉鸿 宋金峪


林氏源流网
林氏{文化宣传、学术研究、古籍整理、谱牒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