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马文晴,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
黎明济渡 日居月诸
——禹城市张庄镇黎济寨村田野报告
大禹治水传说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至为宝贵的一份精神财富。为了解大禹治水传说的在地化表现,2023年9月2日至5日,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师生一行20余人,前往禹城市进行田野调查。此次调查共分为三个小组,徐嘉抚、王凯歌和我作为第三小组成员,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刘铁梁及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李浩的带领下,前往禹城市张庄镇黎济村,对该村的发展沿革、生活变迁、历史传说、文化古迹等进行了深入访谈调研。本报告即在此次调查所得访谈录音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写作而成。
一、村落历史记忆
黎济寨村隶属张庄镇,位于禹城市境西北部,镇政府西1.8公里处。相传自秦始,该地为“九省通衢”,即为通往九省的驿站。据官方资料,该村约在唐代中叶(867年)建村,取名大王庄。按照村民的说法,在北宋时期,沿赵王河共有十八寨,大王庄就在河岸边,是赵王河的渡口,因人们常常在此下榻,次日黎明济渡赶路,故而得名“黎明济渡”,简称“黎济”,后经众人口口相传,原名大王庄被“黎济寨”替代。
据《禹城县志》之方域志篇记载:“赵王河,宋运河故道也,由平原入县境,经黎吉寨北,经平原县之水务庄复入县境,折而北入陵县界,下游诸邑志曰钩盘河。”据该地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讲述,黎济寨村是赵王河真正的源头。
曲金利:有个赵王河,在那个平原县。
刘铁梁:平原县的。赵王河不归咱们禹城管。
曲金利:它不是归不归的问题,真正的赵王河的源头就在这。
赵世瑜:说明这之前是河道,有那个水生植物。
曲金利:赵王河的淤积地就在这。
张庄镇有61个自然村,35个行政村。黎济寨为杂姓村,杨姓数量最多,其次为卢姓,多从山西、北京以及河北等地迁于此。据说很早以前,这里曾是鲁西北著名的商贸中心,每年三月三庙会盛况空前,周围数百里商贾云集于此,购销货物,辐射范围可达北京、天津、济南等。
刘铁梁:原来是不是咱们村更大?我感觉你这儿过去像是什么商贸中心是不是啊?我都感觉出来了,这么多杂姓。
曲金利:过去要修铁路,据说车站两旁十公里不长庄稼。我们村有一个举人,是个能人,把铁路线挪到哪儿去了。把铁路撵出去,第一不熏庄稼,第二土匪免骚扰火车站。实际上走我们这里是直线,我们这儿本来就是一个官道。
李浩:就是当地的文化势力,逼着铁路改了弯了,所以张庄镇政府就靠铁路了。
曲金利:在解放初期,如果这里不开集,其他地方都不能开集。
二、村落生活记忆
(一)婚姻恋爱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仍保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习俗。因地疏人稀,信息较为闭塞等限制条件,男女双方的见面约会等事宜基本还是有中间人从中协调推进。
李浩:你们以前娶媳妇在哪娶?
孝研禄:有本村的,也有和外村联姻的,有远的也有近的。那时候都是媒妁之言,亲家和亲家互相介绍,大家都认识后互相没意见就可以结婚。俺家来这结婚生子才四代。比如俺大哥、媳妇是东北的,俺的媳妇是附近房寺镇的。联姻嘛,愿意就行。俺们现在同姓也可以结婚,只要不在五代之内,现在很少有人管这些闲事了。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交通通信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加速,年轻人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婚恋方式,崇尚自由恋爱。
李浩:现在咱村年轻人娶媳妇在外边的多吗?
孝研禄:都是在外边找的,商量商量在哪里结婚。有上酒店的,也有在家里的,都随便了,现在是个人的事个人办了。
李浩:咱村现在有多少高中生和大学生?
孝研禄:几百号人。现在大学生也不少,很多也在上班,几乎都在外地打工。现在年轻的大学生一般都不回来,不管是专科、本科、研究生,回到家里种地的没有,虽然户口有在家的,但是都不回来。现在他们这几年的婚姻圈大了,其实年轻人在外面打工,在一起谈出感情了就谈恋爱,然后来家给大人说一声,大人管房子,拿钱。你给人操心,给人介绍对象,人家外边已经有了,白操心了。已经当不了年轻人的家了。
(二)集市交易
黎济寨村曾为盛极一时的商贸中心,逢二逢七为集,另有正月十一铁匠大集,平时亦有粮食市、买药集,方便快捷,种类齐全。平时,是本地老百姓互通有无,比如谁家麦子好就拿出去卖。且都是自发的,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协调组织。逢二逢七是杂货集,有牲畜、粮油、布匹、食物等货品。集市安排井然有序,和现在市场流通无二致,但现在也有连锁超市了,代替了原有集市的不少功能。
李浩:以前不是有铁器集吗?
孝研禄:以前是正月十一开集,黎济寨这个集是一个铁匠集,天津的、河北的、石家庄的都上这来赶集,头一两天就这来住下。
王凯歌:这个集有多少年了?
孝研禄:这个集有年头了。这里是商业集散地,有从外地来做买卖的。从村里有集开始就有这个铁匠集了。正月十一每年开集,必须从这里开。每天都有集。
李浩:主要有哪些铁器?
孝研禄:主要是干木匠活用的铁器,什么刀、斧之类的农具,其他的什么也都有,都上这来买。形成一种传统习俗了,都知道黎寨大集的铁匠集。那时候集的规模很大。
曲金明:在那个时候啊,附近有一些农村的匠人,来提风箱的。风箱、箱子、柜子等,周围十里八乡的风箱匠很多。每年的正月十一都有大集,大家过了正月十五就出去,就收拾东西准备出去打工,在外边打工一待就是半年或者多半年。那个时候匠人们到了东北以后,被人问是哪的,就说是大黎寨的,这里十里八乡的人就都成了大黎寨的,好做买卖。因为大家都爱用大黎寨的东西。
黎济寨村人民风淳朴,当时集市繁盛之时无人收取管理费,即便是做大买卖,开店的人也没有。正因为此,才使得很多迁于该地的人,选择在此地安居乐业。
孝研付:这黎济寨不欺负外地人,人们从这里上北京、南京,上交通大道,从北京上南京来这该住的住下。俺姥爷那时候很穷,做小买卖,在村口挑车子,就这么慢慢过去了,把日子过起来了。
李浩:咱这个村这么富,当年有没有土匪?
孝研禄:当年这里有两个县长,一个杨县长,一个王县长。也有两个举人,一个杨举人和一个陆(音译)举人。当时修这些铁路的时候,都说这三里地不长庄稼,烟熏火燎,火车冒烟。那时候举人就花钱卖出去了,卖出三里地去卖到镇上去了。
遥想当年,这一带河宽水深,行船如梭,帆影点点,商贾云集,一派繁荣。自古商贸中心便与河流、交通要道的联系非常紧密,徒骇河畔的黎济寨村也是如此。
李浩:咱这村土匪多吗?比如长毛子之类的。
孝研禄:这个村没有土匪,因为在政府的眼皮子底下,北村的土匪不多。徒骇河是大家一块出工去修的,修的河可不少。
李浩:当时是义务修河吗?
孝研禄:是义务,那时候在生产队上就是干这个的,记工分。按人口谈,年轻的就有义务,叫谁去谁就去。
李浩:那时候给粮食吗?
孝研禄:管高粱面子、窝窝头,其实也是俺自己带的料。上外地实际上是很远的,基本上都是干吃点东西。
(三)文艺活动
解放初期,黎济寨村文艺活动丰富,有耍把式的、说书评书等。集体生产时期,全村被划分为一个大队,七个小队,公共活动很多,如春节期间有踩高跷和跳秧歌的活动,后来又时兴样板戏《红灯记》和吕剧。据该地文化负责人曲金明回忆,那时候村里搭建了戏台,演出水平在这一带是很高的。1975年左右,德州京剧团人员曾在黎济寨村住了半年,排练汇演,也带动了本村的排演热情,提升了表演水平。
(四)生产劳作
以文化局负责人曲金利为例,他年轻时从河北衡水迁到黎济寨,并在此定居。土地改革时期,实行分田到户政策,1948年每人分二亩多地。1953年成立农村互助组,1955年成立高级社,全部人员“一网打尽”都入社。后来,每个生产队上成立一个食堂,吃大锅饭。这里有七个生产小队,由生产队安排活,安排的基本是耪地、割麦子以及喂牲口、喂马之类的体力劳动,全部都是手工操作,没有机械化。在劳动分配上,会考虑年龄、体力、性别等因素,如给年轻人安排较重的体力劳动,给年纪稍长的安排种菜园等较为轻松的劳动。
孝研禄:一个生产队分两个组,该干嘛干嘛,也都挺有秩序的。都是体力劳动,收入也少,靠天吃饭。1958—1960年吃四大粮。
曲金利:那个年代,一是种子不改良不高产,二是不发展,靠天吃饭。那时候的猪没有添加剂,喂猪需要喂一年,产量上不去。一九八几年后,生产条件好转了。1983年左右,你去了公粮,粮食都是自己的,要是在1982年以前,都是对方把地交给你,你给对方种粮食。以前是统一管理,后面就是大承包时期,交完了公粮剩下的粮食就是你的。
孝研禄:你有几亩地就交多少粮食,都是有数的,交到张庄粮站去。
曲金利:比如那时候一家有四口人,收一千斤麦子,得给他六百斤多,也就相当于三分之二需要交,只有三分之一是自己的。
孝研禄:俺那年一家五口人,俺记得清楚的。当时有26袋麦子,俺交了13袋半,俺五口人还有12袋麦子,那还有给老的留下。俺到平原县去卖麦子,一毛三一斤。
三、赵王河的历史传说
黎济寨村流传着与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关的许多民间故事,尤其是与赵王河有关的。据说,当时赵匡胤正准备离开汴京,向东方巡视,就在刚启程不久,他心爱的白龙马突然生病,不能走大路。见此状,赵匡胤便直接下令,为其白龙马开凿一条河流,使其继续前行。这条河流,便称之为“赵王河”。
王凯歌:我们想了解一下赵匡胤的传说和故事?
孝研付:赵匡胤在这里开辟了赵王河。赵匡胤他们喜欢赌博,就在那三十三间庙,那个庙的地方现在还有呢。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孝研禄:刚刚俺兄弟也说了,当时赵匡胤在三十三间庙这儿赌博,赌博后偷枣吃。枣树不是有刺嘛,他一捋就扎手。经他一呵斥,这些枣树的刺后来就不顺着长了,开始倒着长。都说赵王河是赵匡胤开国时期修的,为了走娘家方便。关于三十三间庙和赵王河的传说咱是那么传的,那时候俺们是小孩,六十年以前没有电视什么的文化享受,连个喇叭也没有。光在俺们上学的时候拉呱,俺们年轻就听着,就那么流传下来了。黎济寨这个古村古寨有一定的历史,很远的事情俺弄不清了。反正俺还是小孩的时候,寨子就有围墙。在解放那几年,寨子有大闸门,外边是大围墙,里边是栅栏门,这些买卖家都在里边为了防备土匪。那时候都叫店铺、药铺什么的,银行也不叫银行叫银号。这有个驿站,走官道从平原县到禹城县,路过黎济寨。学校以东还有个烽火台和高台子,到那以后就没有了。老辈们留下了一句话,“过去上北京送信,歇马不写人。”把马换了,骑着马接着上京城送信去了。这个地方一代代传,黎济寨商铺云集,你看这也是杂姓村庄。为什么杂姓多呢?都是从外地经营来的。你以俺家为例吧,俺兄弟三个,老二兄弟死了。俺家是单门独姓,俺家是滨州来的,爷爷那一辈来黎济寨落户,开杂货铺。当时传黎济寨就是些外地人多。有一个关于大王庄的传说。鬼子进中国,用军用地图,黎济寨当时还不叫黎济寨,叫大王庄。
四、村落古迹
黎济寨有多座庙宇,如娘娘庙、关帝庙,还有土地庙等。文化古迹有白沙蜜井、四虎腿、月牙湾、琵琶湾、一步两眼井、八棱碑、仙人桥、烽火台(即狼烟墩)等。其中,仙人桥为湾底之桥,逢大旱之年,水干见底依稀可见,传为佛家建造,逝去之人都会经于此而羽化成仙。还有大公馆、二公馆两处,为京城商家、达官贵人过路食宿之用。
(一)八棱碑
八棱碑,俗称铁树,现在黎济寨村西。旧志载:“八棱碑石刻,为古文书,陀罗尼经;字面遒劲,为欧阳公笔,太平兴国元年甲申十月建。先前在五区黎吉寨大寺(永庆寺)外。原二石幢(金刚经),清光绪十五年,知县徐寿基移其一置县署大堂前。民国二十三年移民众教育馆保存。事变后(1937年),该馆遭受摧残,碑石仍在暴露,后移置禹殿大庙。”据碑文载:明正统甲申二三月曾予以修补。八棱碑是禹城唯一宋代金石碑刻,据考证为宋欧阳洵所书。其字遒劲有力,工整隽秀,乃遗世佳作,是禹城珍贵古迹之一,为全德州地区仅有。碑高6米余,底为正方形,由两块厚20厘米的长板石拼对而成,上为莲花宝座,座上雕有八大罗汉,形象怪异,环眼暴突,蹲式卡腰,肩上扛着沉重的八棱碑经幢;再上为莲花座,刻有立佛,并堆卧盘旋雕龙,边沿饰三纹图案,均为八棱状。上节有飞天浮雕,八尊雕佛嵌在盘龙下节,八棱云纹莲花封顶。统观全碑,形象美观,生动逼真。上下十余节,节节做工细致,雕琢精巧,标志着宋代金石雕刻的高度艺术技巧。
该碑在“文革”期间被拉倒,碑石四散。1979年10月,禹城文化馆人员和黎济寨村民将该碑重新竖立起来,加以修复,后移置村北路西,是禹城重点保护古迹之一。
(二)泰禹晓钟
据民国时期《禹城县志》载:“禹王堤在博平县西南渰家坡,经茌平城北断而复续蜒入长清、禹城境内。”禹堤(禹王堤)遗迹在今张庄镇黎济寨村西,与大禹有关的传说经久不衰。
在当地最负盛名的应当是有关“泰禹晓钟”的传说。据当地一位秦姓老人说,因该地古时久患水灾,神仙便拿出两口大钟,这两口大钟随水漂流到禹城。随着时间流逝,其中一口铜钟漂往济宁,如今置于古槐街道,而另一口钟则长久留存禹城,被保存于禹城一中校内的亭中。
我们经过实地调研,解读出如下文字:“泰禹晓钟,金代泰和二年由本县黎济寨村民集生铁铸成。”金代泰和二年,即公元202年。钟钮为两龙盘环,钟高1.85米,厚2—3厘米,重两吨余,钟身饰有云纹点线八卦图及“大金国山东济南府禹城城邑黎济寨铸钟大鉴传”铭文,下唇外展,唇沿周长4.9米。古钟初置黎济寨永庆寺内,因战乱寺损,移至老城文庙泰禹楼上。文革初,庙毁楼塌,古钟由禹城一中历史教员章寿秋先生运至校内保存。该钟为国家二级文物。
附录:主要访谈对象信息
访谈时间:2023年9月3日上午
访谈地点:黎济寨村委办公室
访谈对象:
刘长文,党员,现任村主任,56岁。
孙永方,群众,前任支部书记,76岁。
孙万里,群众,前生产队社员,79岁。
曲金明,党员,75岁。
孝研禄,独户,82岁。
孙树军,72岁。
孙学忠,69岁。
杨会春,57岁。
(注释从略,详见原文)
原文来源:《百脉泉·山东禹城市大禹治水传说田野调查专辑》第39期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