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位湖北的使用者,发现钙粉有的存放一段时间好用,有的使用性能变差。虽然我当时找到主要矛盾,但是对此依然无法完全解释清楚。不过我有个特点,就是会将此事放在心中,等待临门一脚的灵感。
恰好最近分析大量实验数据,脑海中各种想法和猜测激荡,相互冲突,感觉已经触摸到此事的边缘。
忽然想到盲人摸象的典故,是不是说,我看到或感受到的,只是事物的某一段表现,而非全部?或许真相是,普通粉体存放,使用性能是波浪式的?
以下只是个人猜测,仅供参考。
粉体在研磨腔体内,是解聚和团聚的互逆过程。当粉体研磨时,解聚是主要趋势,而团聚处于下风。在高速气流选择中,粉体表面带电,被分级机选出。此时粉体呈蓬松状,流动性非常好。
这种由于高速混合,粉体流动性变好的现象,其实非常多,如打粉机处理过的粉。高速混合粉体时,我就观测过混料温度超过90℃时,粉体由于膨胀从顶盖缝隙喷出,冲击力度相当大,粉体在地上畅流。
粉体进入集尘器、储罐中,处于静止状态下,表面电荷电量下降,开始相互作用,此时解聚作用消失,粉体主要矛盾是团聚。粉体流动性开始变差。此时摇晃粉体,可以观测到小团颗粒生成。
粉体转存在吨包中,接触空气,万有吸附作用激活,新鲜的表界面开始快速吸附空气,特别是潮湿环境中的水气。这些水气初期能降低粉体表面能和电量,使得静电力引起的粉团聚下降,粉体流动变好。这就是观测到的流动性变好。
随着放置时间延长,吸附较多的水气,充盈粉体局部表面,粉体间静电力越来越弱,而表面水膜形成的液桥力作用上升,最后粉体又形成团状颗粒。这就是应用端反馈的水分超标。
总结:
主脉是解聚与团聚。
外因是吸附与静电力。放置时间长,吸附速度先快后慢,吸附量增多。静电力逐渐降低。
我也是盲人摸象,目前只能领悟到此。不知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