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粮食“一年两熟”关键技术获大面积推广、天津港(乌鲁木齐)内陆箱务管理中心成立

时事   2024-11-06 22:09   新疆  

南疆粮食“一年两熟”关键技术获大面积推广

11月6日,记者从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获悉:今年,新疆农技人员在南疆地区加快推广玉米免耕复播技术,有效弥补了“一年两熟”粮食种植模式下积温紧张、抢种抢收压力大的先天短板,粮食生产水平持续提升。

“春争日,夏争时。”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赛力汗·赛介绍,玉米免耕复播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其核心是小麦收割后不翻地直接播种玉米。该技术省去浇水造墒、犁地等环节,结合滴灌技术可提前播种期10天,提高夏季光热资源利用率10%左右,将光热资源尽可能多留给农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南疆地区比北疆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冬小麦收获后仍有2000℃至2400℃有效积温。因此,冬小麦+复播玉米“一年两熟”是南疆粮食生产的主要模式。

“虽优于北疆,但并不富裕。”赛力汗说,相比于国内其他“一年两熟”麦区,南疆区域积温刚刚满足冬小麦和玉米生长,必须抓住“早”这个关键因素, 才能“抢”出更多时间,提高积温利用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疆农技人员将早熟冬小麦+早熟玉米的“两早”作为粮食“一年两熟”主要技术方案,为复播玉米争取更多光热资源。2023年,“两早”配套示范田周年亩产首次突破1300公斤。

“从品种因素外寻找新突破,挤出更多时间。”赛力汗说,今年,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研究团队围绕复播玉米积温紧张、单产低等问题,对玉米免耕复播技术的可行性及内在技术要点进行论证和攻关,形成“麦茬复播玉米免耕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在已有“两早”基础上实现玉米的免耕早种和适当延收。

一年来,玉米免耕复播技术在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地已成功推广近200万亩,喀什地区的技术覆盖率已达30%。技术人员在泽普县、疏勒县设立的多个推广示范点,玉米平均单产达650公斤以上,冬小麦+复播玉米周年粮食产量达1350公斤左右,部分示范田复播玉米籽粒单产突破700公斤。玉米免耕复播技术已实现大面积推广应用。

赛力汗说,科研人员已将改良免耕播种机作为新的攻关方向,通过农机农艺的进一步融合配套,提高技术适用性,力争两年内将这一技术的周年单产提高到1400公斤。(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刘毅)

“出海口”搬到家门口 

天津港(乌鲁木齐)内陆箱务管理中心成立

11月6日,天津港(乌鲁木齐)内陆箱务管理中心成立。这意味着,天津港的“出海口”向西移至新疆企业的家门口,通过此中心将实现内陆提箱和收回空箱,完成海运集装箱统一管理、调配和维修,提高集装箱使用效率、减少空箱无效运输、降低换装箱等物流成本。

11月6日,天津港(乌鲁木齐)内陆箱务管理中心成立。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郭宏磊 摄

天津港(乌鲁木齐)内陆箱务管理中心由中国天津外轮代理有限公司与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建设,位于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多式联运中心,将为船公司、中亚回程箱箱主及企业提供出口放箱、进口还箱、修洗箱、进出场及转存动态信息反馈、装拆箱作业、仓储配送、空箱疆内外调拨等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成立初期将在新疆投放5000余个集装箱,预计一年后,投放使用集装箱数量翻一番。

天津港于1992年开通直达阿拉山口的过境班列,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满洲里、二连浩特、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三条亚欧大陆桥过境通道的海运港口。“集团将强化进口木浆、白糖、纺织机械、锰矿、石油焦等进疆货源的开发组织,利用山西氧化铝等间接进疆货源和回空箱源,设计打造‘重去重回’海铁联运班列。联合航运企业加大箱源、用箱期等方面支持保障力度,为新疆开展‘一单制’海铁联运奠定基础。”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陈雪剑说。

当天,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与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商贸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疆商贸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卡依沙尔介绍,合作将依托铁路和港口资源,深化海港陆港联动发展,充分发挥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和天津港战略支点优势,共同打造区域多式联运枢纽,推动更多新疆本地产品通过海铁联运模式顺利出海,助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天津港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郭宏磊)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

编辑:唐   瑜 

审核:钟   新


投稿邮箱:weixin@huyangnet.cn

兵团零距离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传承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在建设美丽新疆、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中展现新作为、呈现新气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