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学报》(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新一届编委会已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褚君浩院士加入编委会,担任方向7-低维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顾问,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胡伟达研究员担任副主编,德国汉诺威大学丁飞教授担任海外副主编,同期加入的还有编委鲍桥梁特聘教授、刘渊教授、孙志培教授以及青年编委梁世军教授、沈亮教授、田禾长聘副教授、王军教授、王振青年研究员、吴江滨研究员、叶镭教授。让我们一起领略各位编委的风采!
1966年,褚君浩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现上海师范大学)物理系。1981年和1984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硕士、博士学位;1986年至1988年,获得德国洪堡基金,赴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物理系从事半导体二维电子气研究。1985年加入九三学社;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褚君浩长期从事红外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在窄禁带半导体物理和铁电薄膜材料器件物理等方面做出了系统的、有国际影响的研究结果。近年来主要从事新材料新结构高性能新型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研究。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中英文专著三部,编著10部,专利70余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3次,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12次,国家教育成果一等奖1次。培养博士生80余名。2004年评为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7年),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Clarivate全球高被引学者,长期从事红外探测器及其智能芯片应用研究。主持先导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基础加强重点项目、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国家青拔、Royal Society-Newton Advanced Fellowship (UK),获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国物理学会萨本栋应用物理奖。现任Small编辑顾问委员会委员,Infrared Physics & Technology副主编,Optical and Quantum Electronics执行主编,Earth & Space: from Infrared to Terahertz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ESIT) 执行主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Science、Nature Photonics、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Electronics等国际学术期刊共发表论文150余篇,总被引27000余次,h因子90。应邀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Electr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撰写News & Views和Invited Review。第一发明人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研究工作3次入选中国光学十大进展、2次入选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在33岁时成为德国汉诺威大学W3终身讲席正教授(德国最高级别终身教职)。作为中科院-德国马普学会第一届40名联合培养博士生之一,他曾在半导体所王占国院士/陈涌海组以及诺贝尔奖得主Klaus von Klitzing研究部门Oliver Schmidt组攻读学位。曾获著名的玛丽·居里学者资助在IBM苏黎世实验室工作。2012年加入德国莱布尼茨学会,历任课题组长、副所长。2016年在汉诺威大学破格直接获聘W3教授。其研究方向为半导体量子信息材料和器件,是应力调控半导体量子点研究的主要开创和推动者。他是极少数连续两次获得ERC Grant(欧盟最高荣誉基金之一)的学者,目前也担任德国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量子通信开发环境)负责人、“下萨克森量子硅谷”集成光子学方向负责人。曾担任中科院战略先导重大专项、求是基金、欧盟研究理事会、英国皇家学会牛顿学者评选委员会、波兰国家科学基金、德国洪堡基金、瑞典科学院、欧盟未来和新兴技术等项目的评审组专家。近几年小组获得竞争性经费超过2200万欧元。组员多人次获青年高层次人才、洪堡学者、国家留学奖,多人在各国获得教授职位。2019年起任留德中国物理学者学会主席。2023起任 Light: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编委以及德国办公室负责人。
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二维材料的光学特性以及其在光子学和光电器件中的应用。累计发表了280余篇文章,被引频次超过49000次,H指数为98 (Google Scholar)。2018-2024连续7年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全球高被引用学者”榜单。2009年国际上首次构筑石墨烯锁模超快光纤激光器并申请PCT。2011年首次构建了石墨烯宽波段光偏振器,相关研究发表于Nature Photonics。2018年实验上首次在天然范德华尔斯材料中观测到两种面内各向异性传播的超低损耗极化激元,相关研究发表于Nature,入选2018年“中国光学十大进展”。2020年发表在Nature上题为“扭转双层a-MoO3中的拓扑极化激元和光学魔角”的工作被英国皇家物理学会旗下Physics World网站评选为该年度“世界物理十大突破”。
浙江大学学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加入湖南大学之前,于加州纳米研究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主要从事新型半导体微纳电子器件设计、制造、加工、测量工作。近年来在二维电子器件等领域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引用20,000余次。
主持多项欧盟以及芬兰研究理事会重大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包括欧盟研究理事会advanced grant,欧盟量子旗舰计划子课题,芬兰量子技术卓越中心,芬兰光子旗舰计划)。已在学术期刊上(包括Science、Nature Photon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要研究兴趣为二维材料、超快光子学、微纳光学和非线性光子学。
2017年获得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加入南京大学。研究兴趣包括二维电子或者光电材料的物态调控、异质结器件物理、未来信息计算器件与系统、智能物质等。截至目前,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Electronics、Physical Review Letters、 Science Advances、IEDM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和电子器件领域顶级会议上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研究成果入选“2022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被包括Nature Electronics News & Views、Semiconductor Today等专题报道。获得的荣誉包括:国际先进材料学会科学家奖(IAAM Scientist Award)、2020年中国新锐科技人物卓越影响奖、国际真空纳米电子学领域The Shoulders-Gray-Spindt (SGS) Award、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优秀博士生奖等。此外,还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极端制造分会委员,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 (IJEM)青年编委,Chinese Physics Letters、Chinese Physics B、《物理学报》和《物理》四刊联合青年编委等。
主要从事新型半导体光电信息材料、器件与系统的研究工作,以新材料机理探索-高性能器件研发-新应用系统集成为研究主线,在便携式高灵敏高稳定X射线探测器、超快可见光探测器、宽/窄可调型光电倍增探测器、大动态范围近红外钙钛矿/有机异质结探测器等方面取得重要原创成果,相继开发出太阳光跟踪系统、红外/射线成像系统、声光转换通信和可见光通信系统,满足航空航天领域要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近年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 Photon., Sci. Adv., Adv. Mater., Nano Lett., Adv. Funct. Mater., Adv. Energy Mater., Light-Sci. Appl., Sci. Bull.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研究(综述)论文80篇,论文总引用超过9800次(google学术),H因子54,授权美国及中国发明专利40余项。获得2015年吉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纳电子所副所长、长聘副教授、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计划、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个人主页:田禾-清华大学
担任某重点项目首席、科技部青年科学家项目首席,承担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通讯作者代表性论文包括Nature、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等,总被引超过1万次,申请发明专利35项、授权12项,获得2018年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首届君浩青年科学家奖、《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入选科睿唯安2024年高被引学者,以及爱思唯尔2022年、2023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担任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副编辑、IEEE Electron Devices Reviews副编辑、半导体学报青年编委、Infomat青年编委、Nano-Micro Letters青年编委等。
主要从事室温红外探测技术研究,承担完成国家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863重点等。在Advanced Materials、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ACS Nano等期刊发表SCI检索论文100余篇,在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40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获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资助。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工信部和教育部技术发明奖励。兼任光电探测与传感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理事等,任《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红外与激光工程》、《Infomat》、《光学学报(网络版)》等期刊编委或青年编委。
紧紧围绕红外光电技术国际学术前沿,开展了室温工作范德华红外探测器的低暗电流、高量子效率、内禀偏振等光电作用机理与器件制备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Photonics、Nature Electronics、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累计引用3000余次。入选了国家青年拔尖人才计划、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所助理资助和和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主持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
201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2017年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17-2023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任博士后,2023年加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任研究员,入选国家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和中科院青年高层次人才计划,主持基金委和科技部项目和课题多项。主要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基于低维材料的光电学性质和新原理器件,以(共同)一作和通讯作者在Nature, Nature Electronics (2篇), Nature Communications,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Advanced Materials (2篇), ACS Nano (4篇), Nano Letters (2篇) 和IEDM等一流期刊或微电子顶级会议发表文章20篇,被引用超过9300次,H-index为34(谷歌学术),申请美国专利一项。获得2018年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和2016年中科院院长奖(优秀奖)等。
主要围绕人工智能硬件与算法相关研究,包括类脑硬件与芯片、生物信号处理硬件。发表SCI论文8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包括: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Optica、Matter、ACS Nano、Nano Letter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Small、Science Bulliten等国际知名期刊论文。主持千万级项目两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华为公司横向课题等多项。荣获2021年中国十大新锐科技人物、2021年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果巡礼、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大会优秀论文奖、022年华中科技大学重大学术进展、2023年AAAS Newcomb Cleveland Prize提名。获得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支持,兼任湖北省江城实验室学术科学家,APL Materials和Journal of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杂志客座编辑,Nano-micro Letters青年编委。《半导体学报》简介:
《半导体学报》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电子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1980年创刊,首任主编是王守武院士,黄昆先生撰写了创刊号首篇论文,2009年改为全英文刊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简称JOS),同年开始与IOPP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合作向全球发行。现任主编是李树深院士。2019年,JOS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2020年,JOS被EI收录。2023年,JOS首获影响因子为5.1,排在凝聚态物理学科20/76。
“半语-益言”系列讲座
借一言半语,聊“核芯”科技,“半语-益言”全四季直播讲座回放链接:
https://www.koushare.com/topicReview/byyy/68
2024年第五季直播讲座将不定期举办,敬请关注。
“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推荐与评选工作简介:
《半导体学报》于2020年初启动实施 “中国半导体年度十大研究进展”的推荐和评选工作,记录我国半导体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的标志性成果。以我国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等机构为第一署名单位,本年度公开发表的半导体领域研究成果均可参与评选。请推荐人或自荐人将研究成果的PDF文件发送至《半导体学报》电子邮箱:jos@semi.ac.cn,并附简要推荐理由。被推荐人须提供500字左右工作简介,阐述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年度十大研究进展将由评审专家委员会从候选推荐成果中投票产生,并于下一年度春节前公布。
JOSarXiv预发布平台简介:
半导体科技发展迅猛,科技论文产出数量逐年增加。JOSarXiv致力于为国内外半导体领域科研人员提供中英文科技论文免费发布和获取的平台,保障优秀科研成果首发权的认定,促进更大范围的学术交流。JOSarXiv由《半导体学报》主编李树深院士倡导建立,编辑部负责运行和管理,是国内外第一个专属半导体科技领域的论文预发布平台,提供预印本论文存缴、检索、发布和交流共享服务。
JOSarXiv于2020年1月1日正式上线(http://arxiv.jos.ac.cn/),通过《半导体学报》官网(http://www.jos.ac.cn/)亦可访问。敬请关注和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