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味道

民生   2025-01-26 17:15   四川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扫房粘糖磨豆腐;二十六,二十七,杀猪宰羊穿新衣;二十八,二十九,腊肠晾好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山走。”每到年末,我就想起流传在故乡村寨里的这首童谣。



其实,我生活的县城距故乡不远,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但因为工作的原因,平时里很少能抽出空回去,年年都到了春节才匆匆赶回老家小住几天。



回故乡的路平坦,舒适。不像小时候,晴天尘土飞扬,雨天稀泥遍地。小时候,常常痴痴地望着故乡连绵起伏的群山问父亲:山的那边是什么?山的那边的那边呢?“山的那边是山,那边的那边还是山。”父亲抚摸着我的头,若有所思地回答我。就是在这条崎岖坎坷的山路上,父亲背着一筐筐马铃薯完成了我艰辛的求学路。我也记住了父亲殷切的希望:多读书,长见识。



现在山清了,水秀了,泥土路变成了水泥路,乡亲们也告别了食不果腹的岁月,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我如父亲所愿,我走出了像他那满脸皱褶般的大山,知道了山的那边不全是山,山的那边有无边无际的平原、大海。



最不能忘怀的还是过年,除夕过后,如果有一场雪下过,村庄、树林被裹在一层厚厚的积雪下,四野一片素白。每到这天,故乡村寨里最盛大的撵山节就开始了。



说起撵山节,在故乡是有来历的。传说我们的祖先逃天灾、兵荒,从遥远的澜沧江一路爬山涉水来到这深山密林里定居。由于生产力落后,先民们靠打猎为生,过着饮血茹毛的生活。冬季是狩猎的旺季,于是逐渐成了习俗沿袭下来。到了父亲这代,狩猎已成为历史,但千百年俗成的撵山节依然举行,并成了山里男人们的盛事。



那一年,我十六岁,到遥远的省城求学。冬季来临,寒假开始。我翘首以盼的撵山节终于来到。那一天,我跟着村寨里的强壮男人们唤上猎狗,踩着厚厚的积雪向山里进发。在天地一色的连绵大山里,猎狗过处,雪地里翻飞起白色的雪幕,人吼声,狗叫声,野兽的逃窜声……交织成一幅幅有声有色、气势恢宏的山间猎趣图。但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件简单的事。对我来说,这是一场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健壮的野兽之间进行的斗智、斗勇的竞赛,稍有疏忽,成功就擦肩而过。



“美终究是美,即使是在它凋谢的时候;我们的爱始终是爱,即使沧海桑田、红尘辗转。”想起故乡,想起童年,我就想起这句柔情爱抚的诗句。



走进生我养我的这个小山村时,已经快傍晚。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故乡村寨在落日余晖中,童话般静谧、安宁。不一会儿,家里就聚了很多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在侄儿侄女的安排下亲朋好友前来聚会。我忙上前一一招呼、问候。一番寒暄玩笑后,大家围着火炉边喝酒边烤肉吃。故乡聚会不讲究规格,但形式花样繁多:给刚出生的孩子取个名,甚至给成年的女儿耳朵扎个眼,亲朋好友都要前来庆贺。酒过三巡,菜尝五味。当妩媚娇艳、花儿般绽放的姑娘;热情俊朗、浪漫风趣的小伙子围成圈跳起达体舞,聚会也就达到了高潮。



“今夜我踏着浪漫起舞,今夜我枕着幸福入眠;左手牵着兄弟的手,右手牵着表妹的手;梦呓里我也深情地喊:故乡,我爱你。”这些句子是我对故乡感情的真实写照。这种感情时时萦绕在我心里,没有因为时光的推移而枯萎,反而越来越繁茂。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屋后有山,山上有树,好像近在咫尺,却又显得遥远;是那么粗野,却又无限温暖。时光荏苒,世事轮回,可我依旧怀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怀念故乡淳朴得让人心醉的乡土人情。




来源:赵海华  部分图片为AI生成




 近期热点视频




会东在线网络科技
会东在线是会东在线网络科技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公众号,系企业自主运营的便民生活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招聘求职、房屋租售、商家服务、网络黄页、团购优惠、宣传策划等信息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