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三二〇一医院 黄超前
导 读:
2021年,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成为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之一。随着送检率工作的不断推进与改进,相信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已越来越重视病原学送检。近几个月学习了很多省内外专家关于送检率的讲座,受益匪浅,同时也让笔者产生了思考:“尿常规”可以作为病原学送检项目吗?怎样利用“尿常规”来助力感控工作?这里,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分享一些看法。
《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九版)尿路感染的诊断中写到:有尿路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如尿路刺激征(尿频、尿痛、尿急),耻骨上方疼痛和压痛,发热,腰部疼痛或叩击痛等,尿细菌培养菌落数均≥10^5/ml,即可诊断尿路感染。如尿培养的菌落数不能达到上述指标,但可满足下列指标之一时,也可帮助诊断:①硝酸盐还原试验和(或)白细胞酯酶阳性;②白细胞尿(脓尿);③未离心新鲜尿液革兰染色发现病原体,且一次尿培养菌落数均≥10^3/ml。对于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出现典型的尿路感染症状、体征,且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尿标本细菌培养菌落计数>10^3/ml时,应考虑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诊断。
01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也写到,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对于泌尿系统感染具有临床意义;在临床诊断基础上,新鲜尿液标本离心后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1*400),30个视野中半数见到细菌,即可作出病原学诊断。
首先明确,“尿常规”包括尿液干化学分析、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尿沉渣镜检,是尿路感染的筛查方法。参考WS/T 489—2024 尿液标本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验操作指南,“尿常规”中与尿路感染相关的指标包含:白细胞酯酶、亚硝酸盐、尿蛋白、显微镜检查等。
现阶段,很多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或显微镜数码成像识别技术,可以对细菌、真菌孢子进行定量报告。甚至在部分医疗机构,实验室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尿沉渣镜检,还包括革兰染色镜检、抗酸染色镜检等项目。以上技术与服务的变革,使得“尿常规”对于菌尿,或临床可疑尿路真菌、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均能起到一定的筛查作用。因此,“尿常规”可以通过尿沉渣来进行病原学的初步鉴别。
但是,笔者并不建议将其纳入病原学送检项目中,以提高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原因如下:
“尿常规”检验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
(1)患者的用药史、尿标本的采集方法以及转运保存、检验操作等均可能会对其准确性产生影响。例如,大量使用头孢类或庆大霉素等药物时,白细胞相关测定会出现假阴性;尿液中存在大量结晶、粘液丝时,会使细菌计数升高或出现假阳性;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尿液有形成分会被破坏,结晶、细菌逐渐增多等。
(2)对于那些未通过室间质评、未通过尿液定量/定性检验程序的分析性能验证、或未通过ISO 15189评审的实验室,其“尿常规”结果准确性难以判断。
国家推行“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这一专项工作,旨在明确病原微生物种类,以做到精准用药、目标性治疗,最终遏制细菌耐药。如果将“尿常规”纳入病原学送检项目,医疗机构的送检率将迅速提升,甚至达到100%,这表面上达到了国家的要求,但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却微乎其微,且与国家“规率”行动的初衷相违背。
1.进行高危人群、高风险科室患者尿路感染的筛查,避免漏诊。如:长期留置尿管的患
者可无尿路刺激症状,而意识障碍患者无法表达其不适症状,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等。以上这些情况,均可通过尿常规检测来初步判断感染来源。
2.判断标本送检的合格率。如女性尿上皮细胞大量增加、粘液丝增加,却无相应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应考虑存在阴道分泌物污染的可能。
最后总结,比起关注“尿常规”属不属于病原学送检,我们更应关注其在泌尿系统疾病定位、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方面的作用。加强与临床和实验室的沟通交流,及时规范送检尿液标本,与一线医务人员共同向前迈进!
小编微信
感控plus
注:想要加入SVIP、学习交流群的老师,请咨询小编。
重要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