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晚上9时29分,我校校友、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闫罗彬在河北邢台老家去世,享年37岁。
《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对闫罗彬去世表示痛心
闫罗彬,河北邢台人,2007-2011年就读于我校勘查技术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后考入中山大学读研,转入丹霞地貌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后就职于西南大学,现为地理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系副教授。闫罗彬是丹霞地貌研究领域有一定成就的专家型青年学者,工作非常努力,开设的课程也非常受学生欢迎。2022年,他参加国家广电总局“记录新时代”重点项目、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规划《武夷山·我们的国家公园》拍摄。2023年6月参加CCTV纪录片《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拍摄,8月受邀到中央电视台《记录东方》栏目介绍四面山丹霞。11月,闫罗彬作为优秀校友回母校参加河北地质大学70周年校庆并做了学术报告。
河北地大为闫罗彬校友爱心募捐发出倡议
今年确诊白血病之后,我校师生、校友都非常关切他的病情,大家通过学校官方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发出倡议书,为其筹集医疗善款,希望他能早日好起来,他对这些帮助也一直非常感谢。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他依然被病魔夺走了年轻的生命。公布的讣告中写道:他曾经是那么坚定地说一定会好起来回报大家的恩情,最后他还是“食言”了。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求学奋进的精神却依旧激励我们奋进前行。
艰苦的生活条件没有阻挡他前进的步伐
闫罗彬小时候家庭条件不是很好,2007年上大学的时候,他除了大一从家里拿8000块钱上学,后来没向家里要过钱。从中学到大学,没穿过新衣服,有些衣服都是当家教时别人送的。在食堂吃个3块钱的担担面,都要很犹豫,平时都是吃一份8毛钱的豆腐炒青菜,加上4毛钱买2个馒头。
本科毕业后,闫罗彬到中山大学深造,专业研究丹霞地貌。一直到读博士的时候,他的生活条件才好一点。博士毕业后,他到英国爱丁堡大学做了一段时间访学,然后加入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工作后的闫罗彬生活节俭,始终保持地质人的优良传统
他在工作后一直非常努力,也非常节俭,工作很拼,每天晚上都加班到12点。闫罗彬是丹霞地貌研究领域有一定成就的专家型青年学者,先后参与考察过全国200余处丹霞地貌,此外,还在丹霞地貌命名地丹霞山工作一年,开始在这个学科取得成果。央视拍摄国家公园武夷山的纪录片,曾经请闫罗彬出镜讲解。
作为教师的他,是学生心中幽默风趣的好老师
他在西南大学开过一门通识选修课“旅行的意义”,非常受学生欢迎,每次都要抢课。学生评价他上课幽默风趣,可以问任何问题,他都会很有耐心很专业地一一回复,下课后他还会请同学吃烧烤。有学生甚至说,“旅行的意义”是一门“最伟大”的通识课。
闫罗彬生前一直“赞叹人性之善、时时刻刻将大家对他的帮助挂在嘴边。他用年轻的一生,为我们简述着一名年轻地质的拼搏故事,此刻,他虽然离开了我们,让我们痛心,但是,请我们记得他的故事,让他的力量在我们这些河地大人的身体里继续传承,奋勇向前。
闫罗彬校友,一路走好!愿天堂没有疾病和痛苦!
一河北地质大学一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工作室出品
审核:耿凯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青年报
排版:高冶天月
校对:李顺成 魏兆阳
责任编辑:薄子铭
新浪微博@河北地质大学
欢迎投稿至河小地微信:GEO_Media
加入我们&投稿 添加QQ群:72606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