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民生   2024-11-19 06:10   吉林  

1328年11月19日 (农历十月十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

朱元璋(1328.11.19~1398.6.24)

明王朝第一任皇帝。原名重八,后取名朱国瑞(1328-1398),出生于元朝文宗天历元年八月初八(公历1328年11月19日)丁未时(另一说是:农历九月十八未时即10月21日),汉族,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东)钟离太平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

他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孤苦无依,入皇觉寺(位于凤阳城西门外)为小沙弥,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油工。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重八只得离乡为游方僧。后于至正八年又回到皇觉寺。

因其友汤和(疑似)的一封信,参加了起义军,并改名“朱元璋”意为诛(朱)灭元朝的璋(璋,古代的一种玉器)。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在郭子兴手下,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因此郭便把养女马氏嫁与了他,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马大脚”马皇后。郭死后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接着以战功连续升迁,至正十六年(1356年)诸将奉朱元璋为吴国公。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即吴王位。

至正二十七(1367)四月,吴王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北伐中发布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朱元璋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其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对北伐又做出了精心部署,提出先取山东,撤除元朝的屏障;进兵河南,切断它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它的门槛;然后进兵大都,这时元朝势孤援绝,不战而取之;再派兵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可以席卷而下。北伐大军按计而行。

徐达率兵先取山东,再西进,攻下汴粱,然后挥师澧关。朱元璋到汴梁坐镇指挥。明洪武元年(1368年),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洪武元年 (1368)七月,各路大军沿运河直达天津,二十七日进占通州。元顺帝妥欢贴睦尔率后妃、太子和大臣,开健德门逃出大都,经居庸关逃奔上都。八月二日,明军进入大都,元朝至此灭亡,蒙古在中国的统治结束,明朝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

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推翻了蒙元的暴政,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明朝。朱元璋身上集合了秦始皇的英明与残暴,汉高祖的用人智慧,唐太宗的民本思想,宋高祖的专制集权,这些皇帝有的他身上有的他都有,并且超出前人,他可以说是集合了很多皇帝特点的人。

朱元璋在位期间,为了缓和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的矛盾,实行了抗击外侵、革新政治、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大力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与此相适应,在法律思想上鉴于元末法纪纵弛导致的各种弊端,认为“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

朱元璋安排后事简朴,将自己的陵墓修在了钟山南麓,为孝陵。明孝陵方圆四十五华里,规模宏伟。1398年6月24日,71岁的朱元璋驾崩,葬于孝陵,谥号“圣神文武钦明应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庙号“太祖”。明孝陵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翌年马皇后去世,葬入此陵。因马皇后谥“孝慈”,故陵名称“孝陵”。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

注:明太祖朱元璋有13幅画像,有1幅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有12幅画像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让人感到不解的是,这13幅画像的主人都是朱元璋,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相貌。

1600年11月19日 (农历十月十四),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出生。

查理一世(CharlesⅠ,1600年11月19日—1649年1月30日),詹姆士一世的次子,1612年其兄威尔士亲王亨利去世后成为王储。1625年,即位为不列颠国王,称查理一世,并与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妹妹亨利埃塔·玛丽亚公主结婚。1625年6月,召开第一次议会。由于议会对其宠臣白金汉公爵专权和西班牙战争失利的不满,拒绝了给国王征收关税的特权,形成了议会与国王的对立。1626年2月,召开第二次议会。议会因西班牙战争失利弹劾白金汉公爵,被拒绝。6月,解散议会。在此期间,查理未经议会同意而任意征税,军队也随意进驻民房,民怨四起。国会遂于1628年提出权利请愿书,要求国王改善,查理为求议会同意征税而签字。1629年,查理违反请愿书的规定,并且派人拘捕议会中言行激进的的议员,然后解散国议,之后的11年间,未再召开过议会,被称为“残酷统治”的11年。1640年4月,为解决对苏格兰战争的军费问题而召集议会,旋即因为拒绝重开战端而被解散,称为“短期议会”。11月,再次召集议会,即“长期议会”,但仍然拒绝与国王合作。由于议会强行逮捕了国王宠臣斯特拉福德伯爵并策划控制应由国王控制的军队。查理一世以叛国罪逮捕5名议员,并亲率卫队到议会抓人未果。这次事件标志着国王与议会的决裂,成为英国内战的导火索。查理一世到议会抓人的消息激怒伦敦人民,伦敦市民控制了伦敦,国王被迫于1642年元月10日北逃约克,并集结保王力量。6月,拒绝了议员的19条建议;8月22日,在诺丁汉树起王旗,内战爆发。1644年,由于苏格兰人参战,进攻国王军,被迫放弃进攻伦敦。1645年6月14日,以费尔法克斯爵士和克伦威尔为正副司令的新模范军在纳斯比战役中战胜国王军。1646年春,议会军围困牛津,国王军投降,查理一世化装逃脱,第一次内战结束。5月5日,被苏格兰誓约派出卖给议会,后逃脱。在苏格兰人的支持下发动第二次内战。1648年,苏格兰军被议会军击败,第二次内战结束,查理一世被俘。王后逃亡法国寻求援助,遭到执政的法国首相马扎然红衣主教的冷落。1649年1月,特别法庭开始审判查理一世。27日,135名特别法庭中成员中59人签署了由克伦威尔下达的处死国王的命令。罪名是背叛他的国家,背叛他的人民。

1863年11月19日 (农历十月初九),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发表著名的盖茨堡演说。

1863年11月19日,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发表著名的盖茨堡演说。

美国在1776年独立,脱离英国的管治,不足一百年间,已发展成一个超级大国。由于国土辽阔,南北之间的分歧亦大。美国北方依靠工商业,要求提高关税以保护他们产品的市场;南方依靠农业,需要自由贸易制度,以便他们的棉花、烟草和大米卖到欧洲各国。但双方更大的分歧在于是否解放黑奴。

1860年,林肯(Abraham Lincoln) 当选美国总统,尽管南方人也认同林肯的看法,奴隶制最终要从地球上消失,但黑奴种植棉花为他们带来经济繁荣,他们害怕改变。南方炮兵于1861年4月12日首先开火,美国开始了持续四年的内战。

盖茨堡战役是南北战争中的一次大规模的会战,战争的结果对整个内战进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战役,美国政府在此兴建了国家公墓,林肯在揭幕礼上向在场的一万人发表了著名的「盖茨堡演说」(Gettysburg Address),鼓励人民为人人平等的民主原则而战,时为1863年11月19日。

演讲词:八十七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在這大陸上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它孕育於自由,並且獻身給一種理念,即所有人都是生來平等的。

當前,我們正在從事一次偉大的內戰,我們在考驗,究竟這個國家,或任何一個有這種主張和這種信仰的國家,是否能長久存在。我們在那次戰爭的一個偉大的戰場上集合。我們來到這裡,奉獻那個戰場上的一部分土地,作為在此地為那個國家的生存而犧牲了自己生命的人永久眠息之所。我們這樣做,是十分合情合理的。

可是,就更深一層意義而言,我們是無從奉獻這片土地的-- 無從使它成為聖地--也不可能把它變為人們景仰之所。那些在這裡戰鬥的勇士,活著的和死去的,已使這塊土地神聖化了,遠非我們的菲薄能力所能左右。世人會不大注意,更不會長久記得我們在此地所說的話,然而他們將永遠忘不了這些人在這裡所做的事。相反,我們活著的人應該獻身於那些曾在此作戰的人們所英勇推動而尚未完成的工作。我們應該在此獻身於我們面前所留存的偉大工作--由於他們的光榮犧牲,我們要更堅定地致力於他們曾作最後全部貢獻的那個事業--我們在此立志誓願,不能讓他們白白死去--要使這個國家在上帝庇佑之下,得到新生的自由--要使那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不致從地球上消失。

1931年11月19日 (农历十月初十),诗人徐志摩空难丧生。

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与原配夫人张幼仪

1931年11月18日,徐志摩乘火车由上海抵南京;19日上午8时,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飞机由南京飞往北平。飞机师王贯一、副机师梁壁堂都是南苑航空学校毕业生,年龄均为36岁。飞机上除运载了40余磅邮件外,乘客仅徐志摩一人,也是36岁。开始天气甚佳,不料在党家庄一带忽遇漫天大雾,飞机师为寻觅航线,降低飞行高度,不慎误触开山山顶,机油四溢,机身訇然起火,坠落于山脚,待村人赶来时,两位飞机师皆已烧成焦炭。徐志摩座位靠后,仅衣服着火,皮肤有一部分的伤,但他额头撞开一个大洞,成为致命创伤:又因身体前倾,门牙亦己脱荆。当晚,细雨霏霏,似乎是在哀悼天才诗人的早逝。

21日下午,徐志摩的灵柩暂厝于济南福缘庵,后由友人沈从文、梁思成,亲戚张嘉铸,儿子徐如孙等主持,将遗体运往上海,由万国殡仪馆重殓,在静安寺设奠,最后安葬在诗人的故乡浙江海宁硖石镇东山万石窝,墓碑系书法家张宗祥所题。

徐志摩遇难的噩耗传出后,在文艺界引起很大震动,就连一度跟他笔墨相讥的鲁迅也从11月21日的《时报》上剪下了关于这次空难事件的报道。胡适在徐志摩遇难次日的日记中感慨地写道:“朋友之中,如志摩天才之高,性情之厚。真无第二人!”周作人说:“中国新诗已有十五六年的历史,可是大家都不大努力,更缺少楔而不舍地继续努力的人,在这中间志摩要算是唯一的忠实同志。”梁实秋则认为:“志摩的天才在他的散文里表现最清楚最活动。”沈从文号召:纪念志摩的唯一方法,应当是扩大我们个人的人格,对世界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爱。”

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最为精妙:“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坐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徐志摩(1895.1.15~1931.11.19),中国诗人、散文家。留学美国时改字志摩,小字又申。笔名有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6年入北京大学法科。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开始新诗创作。1922年回国,在报刊上发表诗文。1923年参与成立新月社,同时也加入了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并任北京大学教授。1925年3—7月,历游苏、德、意、法诸国,同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志摩的诗》。1925年10月—1926年10月,主编《晨报副刊》。这一年,写了诗集《翡冷翠的一夜》和散文集《巴黎的鳞爪》、《自剖》、《落叶》中的大部分作品,是他创作最多的一年。这以前的诗作,大多是对于黑暗封建势力的不满,带有激烈的燃烧性的热情,但也流露出享乐主义的生活哲学和庸俗的生活情趣。

1927年春,与胡适、邵洵美等筹办新月书店。秋后,任上海光华大学、东吴大学教授。稍后,又任上海大夏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并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28年3月,《新月》月刊创刊,一度担任该刊主编。同年9—11月,历游英国、美国、日本和印度。1930年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这一时期的诗作,抹去了以前的火气,调子低沉,多是颓唐失望的叹息。

他的诗集除《志摩的诗》外,还有《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及身后陈梦家为之编辑的《云游》。小说集有《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作)、日记《爱眉小札》。译著有《死城》、《曼殊斐尔小说集》等。1991年出版《徐志摩全集》。诗作大都为抒情诗,善于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丰富复杂的情感。语言自然、纯熟,既是地道的口语,又经过艺术的提炼,独具清莹流丽的情致。创作的散文较少形式的束缚,更易表现奔放不羁的情感。

1919年留美时的徐志摩

徐志摩与第二任妻子陆小曼

1935年11月19日 (农历十月廿四),红二、红六军团开始长征。

红六军团部分领导人在占领湖南新化后合影。一排左三为王震,左四为夏曦、左五为肖克

1935年11月19日,红二、红六军团主力1.7万余人离开湘鄂川黔苏区开始长征。傍晚,自桑植县的刘家坪和轿子垭地区出发。20日,红六军团在大庸和溪口间的澧水北岸张家湾附近突破敌人的防御,渡过澧水。接着急行军150里,于21日晚奔袭沅江渡口洞庭溪,歼敌1个营渡过了沅江。红二军团也于11月22日袭占大宴溪,突破了敌人沅江封锁线。随后,红军分两路向湘中广大地区展开。

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将军的一部分(1935)。

右起:邓小平、徐海东、聂荣臻、程子华

1967年11月19日 (农历十月十八),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启播。

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英文简称TVB;港交所:0511,OTCBB:TVBCY),创立于1967年11月19日,是香港首间无线电视台,与亚洲电视为仅有的两间无线频道之一,常被称为“无线电视”或“无线”,坊间又有“无记”、“三色台”之名。

无线电视由利孝和、祁德尊、邵逸夫等人创办,其经营的免费电视频道——翡翠台,启播至今一直处于领导地位,是香港普及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份。此外,无线的节目(尤其是电视剧)多为各地华人所熟悉,甚至会传播到其他东南亚地区,成为认识香港文化的一个窗口。

从香港的免费电视起步,无线最初只有员工约200人。发展至今,无线的业务已遍及各地,并涉足节目发行、收费电视、音乐、电影、出版等行业,属全球最大的华语节目供应商之一,拥有超过4500名全职雇员,在2007年的营业额就超过43亿港元。

1984年11月19日 (农历十月廿七),中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出发。

向阳红10号载着第一支南极考察队队员行驶在太平洋上

1984年11月19日,中国南极考察委员会派出的第一支南极考察队从上海乘“向阳红10号”出发,赴南极洲和南太平洋进行综合性科学考察。

这支考察队由来自全国60多个单位的519人组成,经过20多天的海上航行,12月26日抵达南极洲。1985年2月25日,中国南极长城站建成,站址设在乔治岛南端的菲尔德斯半岛东岸,为常年越冬站,中国成为第十八个在南极洲建立科学考察站的国家。

考察队在南极洲和南太平洋进行了海洋生物、水文、地质、气象、地球物理、海洋环境等6个学科23个项目的考察,取得14项突破性的成绩,考察活动历时142天,航程4.9万公里。

1990年11月19日 (农历十月初三),抗日名将孙立人将军在台湾去世。

孙立人将军

1990年11月19日,孙立人将军病逝于台中寓所,享年九十岁。

孙立人(1900-1990),抗日名将,字仲伦,安徽庐江人。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西点军校。抗战时期,参加“一·二八”淞沪之战和“八·一三”淞沪战役;一九四三年率军远征缅甸打击日寇。孙立人在对日作战中立下不少战功,美国顾问史迪威将军认为他是最出色的国民党将领。

第二次缅甸战役开始,孙立人指挥新三十八师如下山猛虎般扑向胡康河谷。10月29日占领新平洋,12月29日攻占于邦。当日军俘虏被带到孙立人的面前时,孙立人厌恶地皱皱眉头,不加思索地命令参谋:“这些狗杂种!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枪毙,今后都这样办。”命令被迅速执行。日军第十八师团曾在中国战场上犯下累累罪行,这些俘虏手上沾满中国人的鲜血,当然在劫难逃。

孙立人,率领三十八师(新一军)在印度兰加接受全副美式装备以及训练,战斗力极强,后入缅甸与日军作战,新一军在历时两年的第二次缅战中,共击毙日军3个联队长以下3万3千余人,伤日军7万5千余人,俘虏大尉以下323人。缴获大炮186座,战车67台,汽车552台,攻取公路646英里。新一军伤亡1万7千人。没有任何其他一个中国军级战斗编制的战绩能和新一军相比。

1937年10月,孙立人率部参加凇沪抗战。在蕴藻浜一线的阻击战中身先士卒,负伤十三处。次年伤愈后又率部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战斗,两次立下战功,从此便在军界崭露头角。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财政部成重组税警总团,孙立人晋级少将总团长,率部迁移到贵州都匀练兵。经过两年严格的训练,这支非正规部队成为国民党最精锐部队之一。1941年12月,税警总团改编为新三十八师,隶属于第六十六军,孙立人任少将师长。

2013年11月19日,首个世界厕所日诞生。

第67届联合国大会2013年7月24日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1月19日设立为世界厕所日,该节日由世界厕所组织于2001年提出,在2013年7月24日确立 。主要是为了凸显穷人面对的环境卫生危机而设立,以推动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设施的建设,倡导人人享有清洁、舒适及卫生的环境。希望通过全世界人民的努力,共同改善世界环境卫生问题。

2001年11月9日,来自芬兰、英国、美国、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等3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新加坡举行了第一届厕所峰会,一直难登大雅之堂的厕所问题,首次可以像贸易问题一样登上高级别议事厅,并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2013年7月24日,在第67届联合国大会上,世界厕所日提案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中国、俄罗斯等近100个国家共同提出,并获得联大全体成员的一致赞同。会议决定,每年的11月19日为世界厕所日。


10471047
关注通化交通,关注有车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