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Kikuchi-Fujimoto disease,KFD)

文摘   2024-11-14 12:34   贵州  

KF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良性疾病,镜下特征为组织细胞局灶性增生和大量核坏死碎片的淋巴结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临床特征:

KFD通常发生于年轻女性,急性或亚急性发作。典型表现为低热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大小0.5 ~ 4厘米不等,有压痛。其他症状包括、疲劳、关节痛、恶心、呕吐和喉咙痛等。

镜下特征:

受累淋巴结的特征性结构破坏,副皮质区旁扩张,副皮质区旁扩张包括凋亡坏死灶,坏死灶边缘有丰富的核坏死碎片和大量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如新月体形组织细胞、肾形组织细胞。

免疫组化:

巨噬细胞CD68、CD163、CD4阳性。

T淋巴细胞CD3、CD8阳性。

浆样树突状细胞CD123阳性。

CD15阴性。

流式细胞术和PCR均显示B细胞多克隆表型正常。

图1A示 低倍镜显示反应性淋巴滤泡和皮层区增大,可见坏死灶。

图1B示 组织细胞浸润区和丰富的核碎片。

图2A示 坏死区域内可见许多吞噬组织细胞,少量“新月体”形组织细胞”(箭头所指)。

图2B示 “星空”现象。

图3A示 免疫组化MPO阳性。

图3B示 免疫组化CD68阳性,阳性细胞为组织细胞。

KFD分为三种组织学模式:

1、增生型:副皮质扩张,组织细胞核浆细胞样树突细胞增生。

2、坏死型:小的淋巴细胞核核碎片。

3、黄色瘤型:大量泡沫状组织细胞。

治疗与预后:

大多数患者不需治疗,可自愈。有严重、持续或复发症状的个别病例可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

鉴别诊断:

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可引起坏死和组织细胞浸润,但存在CD30或CD15或两者同时染色的大R-S细胞及其变体,以及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外周T细胞淋巴瘤:结构消失,非典型淋巴样细胞,单克隆T细胞增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淋巴结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质旁坏死,伴有核坏死碎片和炎性细胞反应,包括组织细胞浸润。血管壁上存在退化核物质的聚集体(Azzopardi现象);突出的反应性滤泡增生、丰富的浆细胞、囊膜或囊周炎症,以及稀疏的细胞毒性T细胞。结合临床病史和实验室数据(评估抗核抗体和补体水平)。

单纯疱疹病毒:病毒包涵体和多核巨细胞,通过免疫组化可检测出病毒抗原。

弓形虫病:弓形虫感染可表现为组织细胞浸润和滤泡周围肉芽肿形成,坏死并不常见。

梅毒的坏死性淋巴结炎:通常伴有血管周围浆细胞浸润。可通过血清学检查排除。

参考文献:

1、Alnæs M, Mjelle K, Vintermyr O. Kikuchi's disease. Tidsskr Nor Laegeforen. 2020 Jan 6;140(1). English, Norwegian. doi: 10.4045/tidsskr.19.0500. PMID: 31948199.

2、Hutchinson CB, Wang E. Kikuchi-Fujimoto disease. Arch Pathol Lab Med. 2010 Feb;134(2):289-93. doi: 10.5858/134.2.289. PMID: 20121621.

病理起点
分享病理相关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