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蒲新区:和美乡村入画来

政务   2024-11-10 17:00   贵州  


阳光刚从地平线上冒出来,晨风便开始了工作,徐徐地掀开一幅和美乡村的画卷。

 

顺着宽敞洁净的308县道,径直往遵义市新蒲新区虾子镇乐安村的十里荷塘边上走去,公路两面山水夹道欢迎。来到塘边,只见群山掩映下的湖面波光粼粼,独具黔北风情的民居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如诗如画,醉人心脾。

 

“一方面,我们村通过村规民约、入户宣传、文明户评选等方式,提高了村民自愿主动参与乡村环境改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村里常态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提升了乡村的‘颜值’。”长期居住在乐安村的村民王德林表达实情:“现在真的是天更蓝、地更绿、水更碧、民更富!”

 

有怎样的过程就有怎样的结果。从昔日的“脏乱差”到如今的“靓美新”,从过去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到现在的“好景好业好生活”,乐安村是虾子镇建设和美乡村的一个缩影。乡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成效,是多年来虾子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村容村貌提升,立足特色产业优势,着力建设和美乡村的生动体现。

 

谈到让当地村民而今引以为豪的十里荷塘,曾经是一个烂泥塘,杂草丛生,周围都是泥路,下雨天就连出门都不方便,一路稀泥,环境前后相比,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用当地群众的话说,只要抓得住机遇,就可以赢得改变。前十年,其时镇政府借助洛安江流域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契机,以村为主体,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通过清淤除泥、绿化造林、路面改造、“厕所革命”、美化房屋等措施,大力整治环境卫生,全力打造了十里荷塘景区。

 


看今朝,风景这边更好。一塘死水变成一处水清景美的村民休闲“小公园”,也让乐安村这个地方热闹了起来,前来打卡赏玩的人接连不断。

 

矗立在十里荷塘边上的一座民宅庄园,依旧保持原有的木质建筑风格。园内的石水缸、古树;屋内的木制家具、窗花;院墙石壁上的雕塑、地面石铺……无不让前来游玩的客人好奇、赞叹!

 

“我们在打造景区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尽量保持固有村寨的特色,让每一栋房屋,每一条道路都能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乐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永红介绍。

 

“下雨天走路就跟下田栽秧一样,要卷着裤脚。”这是虾子镇南坪村过去的真实写照。前些年,村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确实落后,不仅如此,而且多数农户家里的环境卫生更糟糕。后来,镇村结合“村庄清洁行动”和“村庄绿化行动”措施,以及危旧房改造、“三改三治”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村庄环境卫生进行大力整治,彻底改变了农村面貌。

 


当下的南坪村,硬化的乡村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农户院落清新雅致,房前屋后芳草鲜美,楼台上放置的盆景,又给山乡添了新色。穿过村里的河流,水清岸绿,游走在河的两岸,淳朴又郁郁葱葱的乡村面貌扑面而来,醉人的风姿让人气爽心悦。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作为虾子镇的党员干部,黄贵珊既是环境整治工作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她表示:“为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版’来打造,虾子镇确立了改造、整治、绿化、清运、维护、规划等任务,制定了常态化管理机制,不断补齐农村发展短板,擦亮了乡村振兴的‘底色’。”

 

值得一提的是,在和美乡村建设中,虾子镇充分整合乡村振兴资金资源,主要以农旅融合项目打造的方式,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及风貌改造等硬件建设。截至目前,乐安村、宝合村、三台村、兰生村、红旗村等示范项目已显现成效,乡村风貌焕然一新,形成“一村一特、一村一景、连线成片”的乡村旅游新格局。

 


事实上,乡村人居环境的大变样,不仅扮靓乡村,还激活了乡村产业的发展。

 

居住在十里荷塘边的村民王春友,平日里自家经营着一个农家乐,生意也算不错。特别是每天下午,游客在荷塘边赏玩,王春友和家人就在厨房为前来就餐娱乐的游客作准备,忙得不亦乐乎。

 

曾经,王春友想都没有想到自己家门口的环境会变得像画廊一般,关键是自己不用像原来那样只能在烂泥塘里干活了,现在能够在家里经营起农家乐,真是一件好事。

 

“我们这里宜居,舒适极了;宜游,乡愁多了;宜业,腰包鼓了。这些都是乡村环境的改变带来的好处。”王春友欣慰地说。现在,像王春友这样经营农家乐的,在当地就有好几家。

 

同样,得益于人居环境的改善,虾子镇三台村不仅变得干净漂亮,还成了村民增收的一块沃土。一些村民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旅融合发展思路,不仅将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同时还发展起民宿和休闲采摘,乡村旅游产业也兴旺起来。

 


平日下午或者每到周末,前来三台村旅游的客人络绎不绝。“除了自然风光,这里的民宿环境幽雅、设施齐全,吃的也是地道的农家饭菜。在这里,我享受到了轻松、悠闲的乡村生活。”三台村的民宿让外地来的游客胡磊流连忘返。

 

现在,美丽的人居环境已成为乡村发展的一种资源优势,让乡村迎来蝶变。三台村的采摘体验园、明星村的蜂糖李基地、兰生村的苹果桃园、南坪村的蔬菜种植基地、红旗村的柑橘园林……这些生态农业产业多点“开花”,乡村经济一片欣欣向荣。

 

“我家的柑橘都不用拿到市场上去卖,都是游客自己到林里采摘,收入不错。”时下正是橘子成熟的季节,付应强手里忙得很,他一边高兴地介绍自家种植的30多亩果林丰收了,一边忙着招呼游客到林里采摘果子。

 

付应强是虾子镇红旗村村民,他是村里有名的“致富能手”,在搞好果林发展的同时,还注重维护果林周围的生态环境。“要让游客来了找到乡愁,既吃得好,又玩得好。”付应强说。

 


治理村庄,也要经营村庄。虾子镇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把辣椒作为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还按照“一村一品、一户多产”的产业发展格局,尊重自然,顺应地势,因地制宜鼓励群众开展多元化特色种植、养殖,让群众实现可持续稳定增收。

 

“看青山、见绿水。”这是乐安村村规民约“三字经”里面最为朗朗上口的一句话,也成了乡村群众过上甜美生活的诗意表达。

 

晨露还在茅草尖上摇摇欲坠,田维金一大早起来,在家门口的绿道上便开始了跑步,锻炼完回到家里,吃上一碗早餐,心里乐滋滋的,他说:“现在道路宽了,早上起来在景区内跑两圈,既锻炼身体,又可以欣赏风景。”

 

田维金口中的景区,就位于他家房前,是虾子镇利用兰生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优势,通过环境整治,因地制宜打造的田园风格庭院、乡村休闲旅游景区。

 

兰生村是虾子镇最为偏远的一个村,境内森林植被茂密,旅游资源丰富,许多农家置身于山水田园之中,但人口居住比较分散,生活习惯存在差异,“脏乱差”现象严重。

 

于此,镇村积极招商引资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促进农旅一体化发展,一方面改善农村风貌,另一方面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田维金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改变竟然提高了他家的生活质量。

 


乡村,不仅仅是有乡愁的体验,更是对那份质朴生活的向往。家住虾子镇南坪村的胡宝华,平素除耕耘自己的几亩田地,还租了村民闲置田地种植蔬菜。每季蔬菜上市,老两口就很早到地里忙碌,把采摘好的蔬菜装上三轮车,运送到集镇市场上售卖。

 

“种菜种菜,幸福的日子也种出来了。”在当地,像胡宝华一样的村民还有很多。青山为底,绿道为轴,山水交融的田园风光促进了村民增收,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

 

乡村的美好生活,既要有物质的富裕,更要有精神的充实。在虾子镇宝合村的春风小院里,村民邵永康正在练习书法,他说:“我已经70多岁了,是一个书法爱好者,在屋头都一个人练习,在这里可以和大家交流学习。”群众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也是建设者、参与者。在村级党组织引领带动下,大大提升了村民的环境意识和文明意识,如今,维护良好人居环境已成为当地居民的行动自觉,乡风民风越来越正,乡愁乡情越来越浓。

 

漫步在这片被沙滩文化浸润的土地上,一河两岸,三桥十景,处处美丽风光让人心驰神往。


来源:天眼新闻

制作:何若男
编辑:祝玲玲
审核:宋亮亮、王煊予
监制:李英华

微新蒲
一座新城,无限可能。微新蒲,新梦想。更多新城新事,就在微新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