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涵养文化创造,文化创造增强文化自信。天津是一座拥有丰厚文化历史底蕴、孕育独特海河风情的城市。六百多年的岁月激荡中,天津逐渐形成了历史与现实交汇、古老与现代碰撞的特色风貌。
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深入挖掘天津城市文化与历史底蕴,由天津市教育两委指导,天津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中心(天津财经大学)与央广网天津频道联合出品的《海河上的“大思政课”》于2023年全面上线,将海河游船变成思政课的讲台,生动呈现天津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豁达与厚重。2024年,《海河上的“大思政课”》第二季正式上线,围绕文化交融滋养“津”彩非遗、历史地标追寻“津”门记忆、产业变迁回看“津”新发展三大主题,津门师生在海河两岸的研学实践中探索天津这座历史名城的前世今生。
本期视频,我们来到杨柳青古镇,了解这里的故事。
主讲人
天津市民族中学附属小学 王欢
主点位
杨柳青古镇
“村旗夸酒莲花白,津鼓开帆杨柳青”。明代文豪吴承恩曾来到我们面前这座古镇,被秀美的风光与熙攘的街景所吸引,留下古诗《杨柳青》。明代文豪吴承恩曾来到我们面前这座古镇,被秀美的风光与熙攘的街景所吸引,留下古诗《杨柳青》。
杨柳青的发展离不开大运河,有“北国小江南”“沽上小扬州”的美称。运河流水潺潺,两岸杨柳依依,杨柳青古镇因此得名。
在杨柳青古镇丰富的民间艺术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首的杨柳青年画。清朝中期,全镇和南乡30多个村子,已经形成了“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繁荣景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年画之乡。
在民俗文化馆里,我们不仅能欣赏美丽的年画作品,还能拿起棕毛刷和拓印工具,亲自感受一幅年画的诞生。这些非遗作品,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老物件”,不是华丽空洞的“招牌”,而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是有生命力的“活化石”,是可见、可亲、可参与的现实生活。
杨柳青的年画体裁多样,更沾染了运河边浓郁的乡土气息,几百年来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天津人过年讲究贴吊钱儿和年画,置办年货的时候杨柳青人都要买几张年画贴在家里,保来年家人平安、富贵吉祥。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杨柳青古镇古老的建筑以及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时间的长河里继续传承,向一代代人展示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着远方无数的人们前来探访。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也肩负着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提升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编辑:教育部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天津)
责编:陈婷婷
审核:杨磊 朱彤 王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