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之前虽对泾阳崇文塔有所耳闻,也曾路过瞻仰,但并未有机会真正领略其详,2018年5月,因工作调整,有幸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工作,单位距离崇文塔不远,4年当中,带亲友参观、闲暇之余游览,不但与之有了频繁近距离接触,对塔的前生今生也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更对建塔之人,明代重臣——泾阳人李世达的生平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遂不断搜集资料,扩展对崇文塔及李世达的认识。
2020年,因与我工作有些许关联,更因敬佩李世达是陕西历史上一位重要的法治人物,经过一番挖掘,在单位和崇文塔文管所的支持下,我们设法制教育基地于此。2022年8月,我调离泾河新城,恐年久对塔又产生“距离”,遂将之前资料整理编撰。
在整理编撰过程中大抵分为四个过程,一是收集整理资料,即对现有的相关文献资料,包括一些民间传说进行汇总,其中既有古籍资料,如《明史》《明神宗实录》《瞻园集》等,还有互联网“百度百科”等网文,另有实考的一些碑文、墓志等;二是对已有资料进行反复推敲、论证,对原不详之处予以补充。例如对李世达简历的生卒年月、主要任职经历等时间节点进行了推敲论证,比如从多个记载中,推测出李世达的出生年月,其中举人时19岁、中进士24岁,进士名录载其生日为十月二十七,结合古人使用阴历纪年,使用虚岁等因素,考定李世达出生年月日;再如对史载相关重要人物、事件进行了核实,如“殷公”“杨格愍公”“胡公甫”等现有资料未能释明者进行了查证等等;三是对现有资料有误之处进行了修改,例如对文言文翻译、断句当中有误之处,如《瞻园集˙御史大夫李敏肃公世达传》记载:“寻为方伯杨恪愍公所知诸所崇礼备至西安守石州胡公甫下车见而奇之与为忘年之交”。360百科翻译为:“杨守谦知道他的事迹后,礼邀至西安。石州守胡公刚下车,见而奇之,与其成为忘年之交”,断句有误,我查阅史料:应断为“其事迹被时任陕西督学副使、左参政(布政史之下)杨守谦(谥号:恪愍)所知称赞推崇备至,西安知府石州人胡公甫(即胡汝辅,山西石州人,陕西通志卷二十二)到任后得知来见,并认为他异于常人,两人成为忘年交。此处“下车”应为官员到任之意,另“西安守”因为官名别称,即西安知府,我查阅史料,时任西安知府的是山西石洲人胡汝甫,并且按照官职序列排位也符合古人文章一般写法,即“殷公”为陕西巡抚,杨格愍公为陕西布政使参政,最后是西安府知府。再如对一些文章的直译后的曲解进行纠正,如“山西大同府仓副使”,有文章解释为管仓库的小吏,其实此乃明朝之官职,户部、承宣布政使司、各府都设有此职务”,大抵是负责后勤建设等方面的官员,府一级“仓大使”为正九品,副使则“不入流”,但确属政府官员,并不是简单的“库管”。四是在史料的基础上对李世达、崇文塔的特点、轶事进行了总结编撰,此部分可能含有个人的推测和感情色彩,但总体不脱离“纪实文学”的范畴吧。
另需说明的是,许多数据来源于史料原文,例如《明神宗皇帝实录》这是由明代官修史馆编纂,以编年体的形式记载了万历时期的重要事件,因此所依据的时间也以此记载为准,同时我采用“万年历”将古历换算成为公元纪年,应该说是相对准确的,但《墓志铭》对人物的描述不免有一些溢美之词,以此推断的情节未必十分精准;再者,对一些史料原文认为不太关键之处只是大略意译,未能逐句逐字推敲,也许还存在不尽之处。
总言之,受个人力量、水平之限,还有不尽、不准之处,敬请广为指正。
崇文塔及李世达历史考略
崇文塔巍然矗立于泾河北岸,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崇文镇,现属国家级开发区——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关于塔的建设时间,据现任文管所江锋所长介绍,据不同资料记载应该有传有多个几个时间,但较为可信的是建于明代万历十九年(1591年),由泾阳人李世达倡导主持,南京镇江工匠官施工所建,据《陕西通志》卷二十八载:“文塔寺,在(泾阳)县东南泾干,塔高凌云,李少保敏肃公必达建”。崇文塔是现存中国古塔中的最高砖塔,也是全国保存最好的砖塔之一。
一、崇文塔建筑基本情况。
崇文塔主体全部用青砖修建,地面也均为青砖铺就,仅门槛窗沿、塔内佛龛和所嵌碑石为石材,以及大门、顶层小门使用了木材,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材质的建筑材料。该塔属楼阁式结构,塔内构造为穿心式结构,内设券顶式环廊,有砖阶梯沿中心柱盘旋而上,共13层。较有特点的是此塔一改唐代佛塔四面的风格(如大雁塔、小雁塔)根据八卦悬顶的古建筑原理设计,呈八棱形,从空中垂直俯瞰如同八卦图。底层每边长9米,周长计72米,底层为重檐式,在南向塔门上刻有崇文宝塔4字。塔的总高度为87.218米,是中国第一高古砖塔。
崇文塔内有砖砌台阶,可曲折而上直至塔顶,塔的最高层为城堡式塔垛,登上13层后还可以沿着狭窄的洞门登于塔外,在如城墙般的塔垛内鸟瞰泾阳,当天气晴朗时,游人们凭垛远眺,巡视八方,可远望八水绕长安、骊山晚照之盛景,更可观泾、渭二河!该塔以铜葫芦形状的塔刹收顶。
据载塔顶曾有八尊铜佛像、菩萨像和天王像等,造型逼真生动,栩栩如生,为明代建筑雕刻之珍品。塔基与大多古塔相同,为须弥座,各层斗拱,砖檐椽头,以特殊磨制砖件拼装,榫卯相扣,严丝合缝,并有砖雕各式各样的花纹,极为秀美壮观。
崇文塔二层以上每层辟四券门、四佛龛,上下层门、龛依次相错,龛内均置佛像1尊, 其中四层正南龛内为贴金佛像。这四门四龛的设计之巧还体现在充分利用了光学和力学上,经由塔内楼梯拾阶而上,你会发现每层楼梯的上出口都会正对着上一层的通向塔外的门,这样可以保证楼梯内有充分的光线,也利于通风;同时,每层的门和封闭的佛龛相互交错,层与层之间也交错,即单数层如果是门的话,对应的上层或者下层必定是龛,这样就可以充分地将力分担均匀。
塔的层间叠涩出檐, 施仿木结构椽头、额枋和菱角牙子,额枋上饰砖 雕莲花、瑞兽、飞天、寿星等图案。塔壁角施砖雕圆柱,檐角缀风铃,顶置铜质宝葫芦形塔刹。塔的每檐角挂有风铃,晨曦月夜之中,风铃叮咚作响,更为古塔增添了神韵。
清代诗人刘璜《同咸阳张天任明府登文塔》诗中所描述:“浮屠杳霭入青云,渭水泾流远近分;背日丹梯风可御,藏烟翠柏鸟希闻。”
崇文塔二至十层门、龛旁设有砖雕灯龛1对。我们可以闭眼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460余年前,屹立于关中平原的这座高塔,在没有光污染、没有雾霾的情况下,每至佳节,僧众们在夜间点燃所有的灯龛,层层灯火,蔚为壮观,方圆数十公里之内均可观祥云笼罩、霞光绽放之盛景。
二、崇文塔的历史考略。
(一)唐代崇文塔。
据传,在明代崇文塔之前,唐代此地就建有一座高塔,亦为“崇文塔”,是为了纪念唐代著名传奇小说作家李朝威(柳毅传作者)命名之塔,《柳毅传》是描述柳毅在泾阳泾水之畔,遇见龙女所托传书的爱情传奇小说,文中较为详细的提及“泾阳”“泾水”等信息。相传李朝威号“崇文先生”,一度就在塔下写作。当然,史料记载李朝威确系唐代作家,生平事迹以及生卒年月无考。根据其创作活动大约推断其生活在德宗贞元年间(785年~805年)至宪宗元和年间(806年~820年),留有作品两部《柳毅传》《柳参军传》,与唐代作家李公佐、李复言被并称为:“陇西三李”,但具体生卒年月不详,其籍贯也是《柳毅传》结尾作者自述中推断,因此,为纪念李朝威之塔一说并无实据。而此间存有唐塔有寺庙确有据可考,据史料记载,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关中大地震中,此间唐塔倒塌。
(二)明代崇文塔
崇文塔旁现存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铁佛崇文塔寺常住田供众记”碑,高1.72米,碑文21行,记叙了修塔起因、经过、修塔人、资费来源、规模及寺属田产等:概述该塔由李世达(号渐庵)于万历十九年(1591年)主持重修寺院时提议修建,旨在倡导泾阳、三原、高陵三县学童努力向学。塔内碑文记载有“赐进士第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太子少保都察院掌院事左都御史前刑部尚书南京史兵二部尚书邑人郭庵李世达、太学生白启东书、皇明万历二十一年岁次癸巳孟秋上浣吉旦立石”。崇文塔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竣工,历时13年有余,亦有19年之说。
崇文塔配属建筑(清代)
尽管塔的每层均有石碑,记载着周边善男信女的捐资情况,但我觉得这座塔的建设应该是政府主导的项目,最起码主要的经费是来源于官方的。缘于我在塔的八层的一方碑文“督修塔二三层题记”中发现有:“督修塔的官员为山西大同府仓副使张本”“建塔匠”即总工程师为“南京镇江府建塔匠丁良益、龚念肆”的字样,另有碑文记载建筑工匠还有“邑匠田得时、高汝清”,及当地工匠参与;据此可推此项目定有官方参与,有官方派出的工程监理“督修塔”。我看到有的文章推断张本是一名管理仓库的官员,此乃歧义,是简单的文言文直译,并不准确。实则“仓副使”一职在《明史˙志˙卷五十一》之有记载,仓副使为官职名,户部、承宣布政使司,各府都设有此职务,但按照碑文记载“大同府仓副使”来看,府一级仓大使为从九品,副使则不入流,但应当属于府设杂职官员,大体应是负责工程建设类、后勤管理保障类的官员。建塔的工程师从遥远的南京前来造塔,不仅因为主持修塔的李世达在南京担任过太仆寺卿、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参赞机务等要职,或也因南京曾是大明王朝的都城,建筑业水平发达吧。
尽管此次进士出身的“文化人”李世达修塔旨在倡导家乡学童崇文尚学,但还是免不了代入宗教色彩,随塔建设的还有一院寺庙。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崇文塔寺院因“观中回乱”被焚,仅有古塔和五间大门楼幸存,事变平息后,三原李姓人氏住在该寺的大门楼上。后来,李姓家境富足,又重修了寺庙及大门楼。故而崇文塔一直得以保持原状,宏伟挺秀,成为一方胜景。
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出版的《西北画报》第二卷第10期刊登崇文塔照片及文字说明:“塔在县城东南廿泾水北岸崇文寺内,为明万历十九年邑绅刑部尚书李建安(世达)重修。高二十余丈,工程美固,绝顶围以垛墙,墙外有古柏一株,当系鸟雀移植者,惜近已因旱致死。下托高可四尺之大铜盘,红绿斑驳,金星闪耀。民十五(1926年),刘镇华军驻寺中,碎盆取铜以去。塔眼中之铜、铁、石佛今尚存数十尊。”
崇文塔1956年8月6日公布为陕西省名胜古迹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至今日,四百多年过去,崇文塔巍然矗立在泾河之滨,经历历史沧桑与岁月的洗礼,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物换星移,陪伴着生于斯长于斯的泾河人。
三、塔内文物
除塔内外的石碑石刻外,崇文塔还存有部分文物。据2008年出版的《咸阳市文物志》记载“1979年4月在该塔顶部发现八尊鎏金卧佛、弥勒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丛书-034·咸阳卷·泾阳文物》介绍8件鎏金铜造像为“1980年6月于崇文塔顶发现”。另外,曾有材料介绍“塔顶原有铜盆一口,盆下置有各型迥异铜佛像8尊,可惜的是铜盆在关中大旱中1929年(此处与民国画报记载略有不符)后被人击破窃走,小铜佛像也于1980年被当地小孩子挖出卖铜,幸被县文化单位发现赎回,现存于县博物馆”,可作为铜造像发现情况的一则参考。
这八尊鎏金铜佛像我本人虽未见过实物,但却在崇文塔文管所处看到过鎏金铜佛像的图片,其中一尊为卧佛造像。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佛 教造像类,包括铜鎏金释迦牟尼卧像、铜鎏金大肚弥勒像、鎏金菩萨造像;其他5件造像,则可归为道教造像,包括铜鎏金真武大帝坐像(旧定天王像)、铜鎏金雷神坐像(旧定天王像)及道教护法神三种(旧定武士像)。这八尊造像也与崇文塔的一个传说相关,后文会提及。
四、崇文塔建造过程
建筑工期不论是13年,还是另一传说的19年,总之崇文塔建设过程是漫长的,尤其是在没有钢筋水泥混凝土、脚手架、塔吊等现代工具的支撑下,想要修建一座有十三层,高度达到87米的高层建筑,无疑是一件浩大、复杂的工程,如何高空作业?这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一个疑问。如果是《正大综艺》节目拍摄崇文塔的话,我想这可能就是留给观众的一道题目。
堆土而建——具体说来就是:建成一层便在周边堆一层土,形成一定的坡度,既方便运输建筑材料,同时又能保障高空作业,最终将土堆至80余米高,直至完工后再将土扒掉,一座高塔便平地腾出。可以想象一下土方工程量,以及土坡的长度。用简单的计算方式可以略算,假设堆土高度为80米,按照45度的坡度计算,坡长则大约为114米。如按照30度坡度计算,则坡长大约需162米。可想使用土方量之大,难怪工程持续十余载,特别是前期工程进展是很缓慢地。据塔内碑文记载推算。万历二十一年开工,至万历二十七年孟夏,(1599年5月)仅竣工三层。
十余载的工期令周边的地名也受此影响,崇文镇得名自不必多讲。崇文塔西北的姚坊村当时因为建塔需求,兴起了一座座作坊,聚集了一批批工匠,建起许多砖窑,这一带后称窑坊,后雅化为“姚坊”,塔东也有“罗家窑”,也曾是烧砖之地。
建塔大量的土方来自周边,另外塔建成之后土并未回归原地,导致周边地貌发生微小变化,塔北的蔡壕村以及西北方的坡底村据传是取土地而得名,坡底村主要是由于离姚坊村较近,建塔烧制砖的过程中取土较多,造成坡底村处于一个低洼地带,故在泾阳平原之地出现了“壕”“坡”这样的地貌。另据一说,坡底村的部分先民就是建塔的工匠,后来定居于此。
塔北有村子专门为建塔磨米面,这一带又有不计其数的石磨子,缘于明代没有水泥,工程的建造需要大量的米磨成面熬成浆加砂等来黏合建筑材料,该地现称磨子桥村。
五、崇文塔的神话传说
1、建塔原因传说一。相传明朝万历皇帝的一位宠妃死了,皇帝听说她的精灵飘到了蓬莱岛,于是传见李尚书,让他在离京二十里处,修座高三十丈的“望仙塔”,皇帝希望站在塔上,能时时看见自己的宠妃。这李尚书,原籍泾阳县,居官二十多年未还家,时常思念家乡,一听皇帝说离京二十里,他满脑子就是离“泾”二十里,没有多想就忙带夫人、女儿星夜赶路急回家乡。回来后,李尚书将建塔之事晓喻州县,筹集银两,着手选址,数载之后,皇帝派人检查建塔情况,宫人寻遍京城周边不见塔的影子,皇帝一查之下方知塔建在了泾阳,大怒之下法办了李尚书。
2、建塔原因传说二。据史料记载,李世达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进士,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致仕回乡,大半生漂泊在外,晚年想为家乡做点贡献。看到泾阳县地处关中平原腹地,有“关中白菜心”之美誉,宛如一幅展开的画卷;中有泾河蜿蜒而过,如同流淌的一池墨水;在县城西北嵯峨山、北仲山连绵起伏形似笔架,当地人称“笔架山”,有卷、有墨、有笔架,唯独缺了一支笔,故“文不盛,官不兴”,有术士指点:应在县东南方位巽位立一座文峰塔(象征笔),这样有笔、有墨、有笔架、有纸卷,方出人才。于是经过精挑细选,选定崇文塔位置,选址后立即开展了建设工作,这个传说本人倒是很认可,不仅基于传说所描述的地形地貌特点,包括崇文塔的造型特点,并且个人觉得符合李世达依靠读书取得功名一路升迁,崇德尚法个人特性。李世达主持监修崇文塔本意是鼓励“三高”之地生员崇文尚学,希望能多出人才,虽然也许是一种美好的传说,但自此之后的百年间,特别是近现代以来,当地涌现出了许多宗师级文化人物,如冯润璋、于右任、吴宓、李若冰、雷抒雁、白描等,也许就是受崇文塔之灵气吧。
嘉靖丙辰廷试进士录
3、八尊铜佛像的传说。据说崇文塔奠基之时出现了难题。因崇文塔距泾河不远,塔基已挖下三丈多深时,下面全是流沙、淤泥,这样的地质怎能撑起三十丈的高塔?建塔匠也犯了难,时值李尚书已死,其女唤作翠云的,立志完成父亲遗愿,其建塔的精神感动了九天玄女,给翠云托了一个梦说:“建这塔,高出世间,泾河滩地恐托不起,特为你召金氏八弟兄,他们每人一方,作为基石,可万无一失。”次日,翠云及建塔匠起身一看,基坑内果然金光耀眼,忙令众人下坑清除淤泥、流沙,下边便见一块八边青石,周方五六丈,上有八尊铜样的、尺来高的人,石盘中央,刻有文字:“天心民心,建塔泾滨;孝女感天,名塔崇文”。于是以此为基础建成了高塔,并且还特地为九天玄女在塔顶建立金身。当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但无巧不成书,神话中的“金氏八弟兄”却和塔顶的八尊铜佛像不谋而合,确实令人称奇。
其实,据史实考证,李世达女儿并无资料,史料记载李世达长男李梓、同明代重臣陆光祖的儿子陆忠基一同录为“国子生”,次男李樟。塔未建成,李世达于1599年身故,其侄子完成了剩余工程。而在崇文塔建造的过程中,周边县、乡信众有捐款的,也有捐物的,所捐佛像也不在少数,其中塔内保存的造塔功德碑之一这样记载:“明万历二十八年大明国陕西西安府泾阳县广张里广吉乡故信士王?宽妻李氏率男王知微等刻立,施银一五两于崇文塔寺第十层造佛像五尊,又施银一两二钱于塔顶造佛像二尊,故立斯石以记发心云”。碑文记载与塔顶造佛像二尊恰好与塔顶发现的释迦牟尼涅盤像、铜鎏金大肚弥勒造像数目相同,如果这两尊佛像来自明万历时期泾阳县佛教信徒李氏率其子王知微等家人捐造,那也许塔顶的佛教、道教造像有可能来自不同的造塔信众捐造,共同收藏于崇文塔顶。
4、喇嘛拉斜崇文塔的传说。有人说崇文塔并不十分端正,而是微微向东南方向倾斜。那么,崇文塔为什么会向东南方向倾斜呢?
崇文塔虽重建于明代,但它所在的铁佛寺的修建时代却要上溯至唐代。可以较为肯定的是,唐塔大多有地宫的,比如法门寺塔,南京大报恩寺阿育王塔。传说崇文塔寺内原藏有唐代佛骨舍利、佛教经文和一大批造型精美的法器,明代建塔之时将这些宝物保存在了塔基之中。
有一年,一个喇嘛来到泾阳想盗走塔内封存的佛教宝贝。到当地一打听才知道,要想取出宝物,就必须推倒砖塔。而当地还传说,若想推倒崇文塔“塔倒二里半,砸死骑驴汉。”一听这话,喇嘛当时就有些后怕。便退到离塔三、四里外的泾河滩上,用泾河滩的顽石垒了三头石牛,并从塔顶宝钟底下绑了三根红绳,拉到河滩,分别绑在了三头石牛的脖子上,做法吆喝石牛一起使劲拉,喇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没有挪动。
这时,一位鬓发斑白的老人从渡船上走下来,喇嘛赶忙上前询问其中的缘由。只见老人手捋胡须,镇静地说道:“如果过河的一百个人中,有一个人说石牛能把塔拉倒,这塔自然就倒了。”喇嘛一听,寻思这有何难。从此以后,便每天站在河滩讨问渡河之人。喇嘛在河滩一站就是几个月,好不容易问过了一百个人,但竟然没有一个人相信石牛会把塔拉倒。喇嘛弄了个没趣,灰溜溜地逃走了。
打这以后,当地的人们便发现,原本端端正正的崇文宝塔竟然微微倾斜了,这塔竟是喇嘛这几个月用石牛给拉的微微倾斜了。
这自然又是一个神话,我多次观察塔,不知是不是心理暗示作用作祟,居然确感到有点倾斜,您若是有兴趣,也可远观崇文塔,看看是否有倾斜,朝哪个方向倾斜。
传说固是传说,然而在现实当中,想盗塔的历代人确有人在,塔内佛像被盗(破坏)殆尽,塔顶的铜盆也被军阀刘振华的部队盗走。距离现代最近的一次被窥视,则是二十世纪初。2018年咸阳市公安局成功破获公安部督办的“1·16”彬州市开元寺塔地宫文物被盗案件,犯罪嫌疑人卫某某利用六个月挖洞盗走了彬塔地宫文物,并且先后盗掘了咸阳兴平清梵寺塔(唐代)、渭南蒲城慧彻寺塔(唐代)、宝鸡岐山太平寺塔(宋代)、咸阳旬邑泰塔(宋代)、山西代县阿育王塔(元代)等5座古塔地宫及1处古墓葬群。据办案民警透露,在审讯中,该伙嫌疑人交代也曾产生过盗崇文塔地宫之念,并且实地勘察过,一是因为周边建有大量建筑物且安保防范严格;二是他们通过“考证”认为,崇文塔为“崇文尚学”而建,并非一般的佛塔,应该没有地宫,因此放弃。
5、塔会和佛像救女的传说。崇文塔建筑特点每层均有四门四龛,龛内均有佛像。崇文下有古庙会,也称“塔会”的习俗,每逢正月十五至正月二十三,善男信女们纷纷前来登塔祈福十分热闹。近年来,泾河新城也致力于打造文化平台,利用“古塔会”营造新影响,但由于疫情从2020年起,塔会就停办了,不知将来是否会恢复。
据传,2002年的一次塔会上,一名8岁的小姑娘不慎从12层高的崇文塔上跌落,有目击者表示2层佛塔上的一尊佛像,伸出手接住了小姑娘,才使小姑娘毫发无损。为了表示感谢,小姑娘一家给这尊佛像烧香披红,至今都还能看到崇文塔上的披红佛像。关于此说我认为更像一件道听途说的夸大事件,登过崇文塔的人都知道,站在塔下望上去,觉得塔檐并不宽,但实际登上塔沿门向外观看,会看到塔檐并非想象的那样狭窄,尤其是二层,约有1米多的宽度,如同楼房阳台一般,人可以轻松地在走动,古时寺众若要点灯必要从门里走出去,现代为了确保安全,文保部门才给每层的门都加了铁栏杆,如果小女孩从3层门钻出去掉至2层佛龛处,并且无大伤倒是有可能的。因为只有3层、5层等奇数层的门,对应的下一层才有佛龛,才有佛像,12层门下面对应的2层是门,肯定没有佛像,断然是不对的。
另外,历代以来,塔的外立面佛像几近被盗被毁殆尽,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是近年来群众所捐赠的,据我所知,当地人——崇文书院院长王伟国的母亲就捐赠了一尊石佛,即塔的一层正北的佛像,这些佛像都出自近代,应该没有什么神奇的来历。佛像接女孩一事在互联网上传得沸沸扬扬,我在线下倒是没有听说过。
六、关于中国“第一高”砖塔之称。
一次我给一位同志介绍崇文塔为“中国第一高砖塔”时,他笑着质疑地问:这是不是一个文字游戏?用“砖”“塔”等定语一组合就成中国第一高了,去掉“砖”字未必就是最高。我笑着回答他:严格意义上讲应该称之为“中国第一高古塔”更为确切,现代建筑的多样化,名称的个性化已经突破了传统“塔”的概念,比如说“广州塔”,它名字叫做塔,但实际是一座现代建筑更确切,再比如各地的电视塔、信号塔,这些现代建筑称之为“塔”的比比皆是,但不是我国古代塔的定义了,崇文塔的“最高”指的是古建筑中“塔”的范畴,与现代建筑没有可比性。
还有一次,一位同志带有疑问式地问:“我上次去河北定州,他们那里也称定州开元寺塔是中国第一高塔,到底谁是中国第一高?”翻开资料我们会发现中国现存古塔中,总体高度(包括塔刹)超过80米的有4座;分别是:开元寺塔(河北省定州市)即定州塔,建于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至和二年(1055年)建成。高84米;文峰塔(山西省汾阳市),建于明末清初,高84.93米,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中京大塔(内蒙古宁城县),即大明塔,约建于辽重熙四年(1035年),原高74米左右,1981维修更换塔刹后高80.22米,最后一座就是崇文塔,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统计数据是90年代文保统计所报高度,当时,崇文塔因1919年铜塔刹被毁,一直未修复,因此《陕西省志》记载为83.214米。2000年初期,在对塔修复过程中,按照历史照片数据重修了塔刹,高度达到了87.218米,实为中国现存最高古塔。
现在崇文塔西面一层门顶之上,所存80年代白底黑字对塔的介绍,其中塔高是修改过的,痕迹非常明显,故有人质疑塔的真实高度,甚至有人在互联网发文质疑,说原数据“八十一点九一米”被篡改了,并且言之凿凿地称:2001年第5批国保单位的公布数据塔高实为“81.91米”。
我查阅了国务院2001年6月25日公布的第五批文保单位目录。仅查到名录,并无对外公布的报保资料数据。但我想无论当时报保数据是多少,以当下的技术手段,测定这个塔的精准高度应该不是难事,我也相信87.218米这个数据是真实的。
除去最高砖塔,要突出建筑特点,我们还可以得到关于中国古塔的以下几个“之最”。
最高的砖木塔:江苏省苏州市报恩寺塔,即北寺塔,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高76米;
最高残塔:山西省运城市太平兴国寺塔,即安邑裂塔,建于北宋,原高约89米;历经多次地震后残存十一层,残高仍达71米,此塔目前自上而下裂为四瓣,塔顶裂缝超过1 米宽,仍巍然矗立,堪称奇迹。
最高古铁塔是咸阳千佛铁塔(咸阳北杜铁塔)又名千佛铁塔,在距咸阳市15公里的北杜镇。塔方形十级,高33米,边宽3米,纯铁铸成,建于万历十八年。
最高木塔是山西省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建于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2016年释迦塔曾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
最高石塔是福建泉州开元寺寺庙东塔,寺内有两座石塔被称为是东西塔。东塔被称为“镇国塔”,始建于唐代,后经多次毁坏与重修,现存石塔为南宋重建,高达48.24米,为最高石塔。西塔为“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时期,也经多次毁坏与重修,现存石塔也是南宋时期重建,高达44.06米。
最古老的砖塔是河南登封市嵩岳寺砖塔,建于公元523年,即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高15层,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塔。
体积最大的古塔是内蒙古的中京大塔,塔基底径48.6米,塔体直径34米,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
李世达(1534年—1599年),字子成,号渐庵, 后改号廓庵,陕西泾阳花李村人,崇文塔的主持修建者,他不仅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一位重臣,也是泾阳历史上所产生的一位高官,同时被誉为陕西古代的一位重要法治人物,史书多有记载。翻开《明史 列传·卷一百零八》 记载有李世达生平,现在互联网百科等介绍的基本是以此为据,或为明史原文,或为其今文释义,文中属概略记叙,一些详细的时间节点也未能说明,对此我查阅了《明神宗皇帝实录》《明世宗皇帝实录》《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征录》《明陕西通志》等文选数百卷,考得一些较为详细的数据作为补充。
一、李世达人物简历
1、1534年1月1日,嘉靖十二年十二月十七日出生于陕西西安府泾阳县;
2、1552年,嘉靖三十一年壬子科,19岁时中举人;(据陕西通志卷三十一 选举二)
3、1556年4月27日,嘉靖三十五年三月十八五,会试第85名入选参加廷试,列三甲第202名,赐进士及第;
4、1561年,嘉靖四十年,授户部主事;
5、1563年,嘉靖四十二年,癸亥年,调任吏部考功清吏司主事(正六品)。
6、1563年,嘉靖四十三年夏季调任吏部文选清吏司,后因病归;
7、1567年,隆庆元年,升任吏部稽勋清吏司员外郎(从五品),不久又调任考功清吏司员外郎;
8、1568年,隆庆二年,升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不久又调任吏部文选司郎中(正五品);
9、1569年7月13日,隆庆三年六月三十,此间离职三年为曾祖父守孝,为褒奖其孝道,升为通政使司“右通政提督誊黄”,不理司事,品级为正四品。
10、1572年8月23日,隆庆六年七月十六,假期满,重新任命为通政使司“右通政提督誊黄”,不理司事。
11、1573年1月19日,隆庆六年十二月十六,升南京太仆寺卿;(从三品)
12、1574年5月5日,万历二年四月十五,升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
13、 1577年10月25日,万历五年九月十五,升为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正三品);
14、1578年1月14日,万历五年十二月初七,因总理河道日久无功、暂行裁革,不久巡抚浙江;
15、1580年11月23日,万历九年,加授为南京监察御史;
16、1584年1月17日,万历十一年十二月初五,原任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
17、1584年7月12日,万历十二年六月初五,升为南京兵部右侍郎;(正三品)
18、1584年9月4日,万历十二年八月十一,改任户部右侍郎。
19、1584年12月18日,万历十二年十一月,升任吏部左侍郎。
20、1586年3月22日,万历十四年二月初三,升吏部左侍郎李世达为南京吏部尚书;(正二品)
21、1587年6月16日,万历十五年五月十一,改任南京兵部尚书兼任参赞机务;
22、1587年7月13日,万历十五年六月初八,改任(北京)刑部尚书;此处史载同年9月5日,再次记载任职,按照缺失字样分析,应该是李世达此前以病乞辞,皇帝未准,此次再次宣布调任;
23、1588年6月18日,万历十八年五月十七,升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24、1592年,万历二十年十月,以六载考绩加太子少保;
25、1593年11月14日,万历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二,李世达再次以病乞休,皇帝下旨有疾准回原籍调理,痊愈之后再起用。
26、1599年11月4日,万历二十七年九月十七,皇帝赐李世达祭葬如例,推断李世达应在此前或此时病逝,同年12月17日,即十一月初一,皇帝给予功绩肯定;
27、1600年1月16日,万历二十七年十二月初一,赠太子太保李世达,谥:敏肃,终年六十七岁。
李世达父母墓志铭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