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当17岁的沈石蒂,因为逃难只身来到上海时,谁也没想到这个来自异国的小男孩,竟从此与上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为后世的人们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礼物。
沈石蒂的拍摄没有复杂的布景,用光柔和,背景素雅,使得他镜头下的男女老少,总是给人唯美、梦幻的感觉。
民国不值得留恋,但民国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今天分享的是一组来自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老照片,让我们有幸见证了那个年代风华绝代的容颜,从照片的角度看民国风貌。
眉似远山不描而黛,
唇若朱砂不点而朱。
这些民国时的老照片,
没有ps,没有滤镜,
却似乎更让人震撼和心动不已。
将民国女子的美
展现得淋漓尽致的照片,
是由一位犹太摄影师沈石蒂
拍摄出来的。
沈石蒂在上海
1921年,当17岁的沈石蒂
因为逃难只身来到上海时,
谁也没想到这个来自异国的小男孩,
竟从此与上海结下了不解之缘,
并为后世的人们
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礼物。
沈石蒂在上海
最初到上海的时候,
身无分文的沈石蒂
用不多的积蓄买了
一架廉价的小相机,
从记录异国他乡风景开始,
慢慢走上了摄影之路。
位于南京路73号 沈石蒂的美术照相馆
1927年,掌握了娴熟的人像拍摄
技巧的沈石蒂自立门户,
在南京路73号开设了上海美术照相馆,
招牌用的是当时流行的中英文双语。
沈石蒂照相馆内部
在上海35年的时间里,
沈石蒂拍下了两万多张照片。
他是当时上海照相界的金字招牌。
民国时期法国驻华领事
儒勒乐和甘曾这样评价道:
上海,这个城市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经历了黄金时代成为一个神话,
无意间沈石蒂的照片
为这个神话留下了旁注。
沈石蒂的拍摄没有复杂的布景,
用光柔和,背景素雅,
使得他的照片总是
给人唯美、梦幻的感觉。
“这些照片,
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光彩照人。
沈石蒂也因此记录下了
上海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
那个时代的魅力和风格,
是无法再现的。”
沉静而魅惑,
古典隐含性感,
穿旗袍的女子永远
清艳如一阕花间词。
在沈石蒂的照片里,
那些文人无论是着长褂还是穿西装,
思想无论是激进还是守旧,
都能感受到独立于时代的那份风骨。
沈石蒂的照片中,
还有很大一部分属于结婚照。
没有酷炫的特效,没有沙滩阳光,
却依然让人觉得甜蜜。
那群在照相馆留下照片的孩子们,
后来去了哪里?
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呢?
“我一生都在寻觅我内心的幸福,
钱财有也罢,没有也罢,
我毫无兴趣,我所寻求的是
内心的满足,还有爱。”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他记录下的都是
关于美,关于爱,关于温暖。
1957年,沈石蒂因故离开上海,
带着拍摄的照片远赴重洋定居在了以色列,
从此再没有重回中国,
那两万多张照片也一度被尘封,被遗忘。
直到2011年,沈石蒂的继子摩西
发现了这些尘封了半个世纪的老照片,
通过微博,它们又重现上海滩。
因为年代久远,
大多数照片上的人至今不知身份,
但值得高兴的是,
也有一些人时隔50多年,
重新遇见了他们最美的年华。
曹莉贞和先生的订婚照便是由沈石蒂拍摄
1954年,游美瑛带着儿子孙逊来到沈石蒂的照相馆拍下了这张照片,如今那个1岁的孩子也已年过半百
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17岁的洪落霞穿着崭新的舞蹈服,在沈石蒂的鼓励下自由地跳舞。
沈石蒂曾表示:
“我一生中最灿烂的时光便是在上海,
上海是独一无二的,五光十色的,
我仿佛能看到她缤纷的色彩,
闻到她的丰富的气味....”
沈石蒂的一生就像是一个传奇。
这场跨越百年的影像交流,
承载的不仅是一份美好的回忆,
更是许多回不去的老上海时光。
©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