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绿色低碳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辽水新能彰武400MW风电项目的启动,象征着彰武县打造绿色能源高地迈出了关键一步。作为一个区域能源转型的重点项目,其规划之初便以高标准、严要求为核心,项目不仅是区域风能开发的新起点,更为地方经济振兴与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持。
项目位于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境内,规划安装64台单机容量6.25MW的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400MW。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约11.7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35.2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8.75万吨。
精益管理引领建设,铸就优质精品工程
自项目启动以来,团队始终坚持全局统筹、科学规划的原则,创新性制定“精细化调度、动态化管理”策略,有效应对地域广阔、作业面分散的复杂施工环境,通过合理划分作业区域、精准配置施工资源,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创下单月浇筑23台基础的高效记录。截至目前,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已完成混塔吊装44台,主机吊装30台,预计2025年5月全面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通过科学规划、技术创新和精益管理,项目展示了现代风电场建设的高效模式,同时为推动清洁能源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实践参考
严控质量与安全,树立优质工程标杆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安全是工程的底线。”项目团队始终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严控施工全过程,通过精准测量与多次复核全面排查隐患,确保施工过程科学严谨。采用“现场监督+巡查管理”双结合模式,全程动态监控施工进度与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成功实现零事故目标。
为保障项目建设的先进性与可靠性,团队深入考察国内同类型项目,借鉴先进经验并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本项目作为辽西地区首个将6.25兆瓦大机组、160米高塔筒和200米大叶轮相结合的风电工程,采用了劲性复合桩、螺旋锚和单叶片吊装等技术,这些技术不仅显著提升了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优化了场地资源的使用。
智能技术赋能,提高建设效率与安全性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广泛应用智能技术,全面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充分结合BIM和AI技术,打造全过程数字化管理与智能化协同体系,提升了建设效率和质量管控水平。通过无人机巡检技术,实现了对广阔施工区域的精准勘察与监测,显著提高了安全性和巡检精度。在关键施工环节,如风机基础浇筑和主机吊装,智能测量设备和精准定位技术确保了施工误差降至最低。
此外,项目引入混塔状态监测系统,实现对塔筒结构的实时监控,保障施工安全与运行可靠性,同时应用构网型调相机优化风电工程的并网性能。这些智能化技术的创新应用不仅为项目建设注入了科技动力,也树立了现代风电工程的新标杆,为新能源领域提供了重要示范效应。
党建引领赋能,擘画绿色发展新篇章
党建工作发挥了核心引领作用,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和思想支撑。项目团队以“传承红色基因、扬清廉正气”等党建活动为载体,结合篮球联谊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重温红色历史,强化廉洁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与协作精神,在寓教于乐中提升党组织的号召力和战斗力。党建引领贯穿工程建设全程,为风电场建设注入了不竭动力,确保项目目标顺利实现。
辽水新能彰武400MW风电项目的建设承载着践行“双碳”目标的时代使命,深刻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与科学管理的有机融合。在科学规划、精益管理和党建引领的共同驱动下,项目稳步推进,为区域经济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活力。未来,项目将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典范,以扎实的实践为我国能源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书写新的篇章。
责 编/白 娜
监 制/张海东
总监制/程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