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中
11名新闻工作者
走上舞台分享自己的
从业经历和工作体悟
与400多位媒体同仁一起
感知新闻事业的
锐度、深度与温度
展现全媒体时代“深宣铁军”的风采
“策划精妙、采访扎实和角度独特,是优秀作品的共性。”深圳特区报政治新闻部记者林捷兴首先登台分享了自己的一线采写经验。在他看来,精品报道是结合了媒体人在采访中自身观察思考的具有独特性、原创性的报道,只有真正践行新闻“四力”,才能做出有烟火气、生命力、多姿多彩、有血有肉、直抵人心的报道。
“这一年,我和同事们跟随深圳企业的脚步,去了20多个国家,采访了近30家深圳企业,看他们如何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深圳广电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时政新闻部记者靳阳懿与同事们全力打造的5集纪录片《丝路奔腾》,讲述了中国企业探索当地、扎根当地、服务当地的故事。
在深圳新闻战线上,既有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资深媒体人,也有朝气蓬勃、富有创造力的新鲜血液。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优秀选手称号的深圳新闻网年轻记者张蓝云,在今年文博会期间作为文创中国的主持人推介文艺精品、访谈多位优秀文化人,将深圳文化产业的成长印记以青春热情的样态丰富呈现。
为了保证报道内容能够准确无误地抵达大众,新闻编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上了20年夜班的晶报编辑中心主任(兼总编室主任)岳进,对于凌晨时的新闻路分外熟悉,他说:“除了平常编排报纸,我们也参与到了很多新媒体产品的编辑中去。”从嘉宾对谈节目《晶报10分钟》到《城市英雄》栏目,岳进紧跟时代脚步,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与边界,让故事化、场景化、人格化的晶报表达与更多受众同行。
新媒体时代,大屏小屏都要审看,在去伪和存真之间,“把关人”的责任更加重大。“一秒钟的画面有25帧,当我们审看一个三分钟的电视节目时,意味着4500帧的画面必须是准确无误的。”作为媒体人,深圳广电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时政新闻部副主任符立雄是同事眼中业务精湛的新闻“排雷手”。尽管已经从传统电视新闻人转变为全媒体新闻人,符立雄仍用心坚守“把关”职责,始终保持“符”责到底的勇毅和担当。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兴起,人工智能(AI)进入了全面的爆发期。深圳的各家新闻单位也在积极拥抱新兴技术,为内容升级开辟出新维度。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是深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部“高峰”之作。深圳报业集团读特客户端AI工坊制作的AI作品《咏春:跨越百年的对话》,“邀请”AI数字人“叶问”与舞剧主演常宏基跨越百年共“咏春”,揭秘舞剧如何通过“舞中武”“戏中戏”“双非遗”等设计让咏春“潮”起来。读特客户端记者孙钰胜介绍,自己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曾数次前往佛山叶问纪念馆寻找灵感,并多次与舞剧主演常宏基沟通,最终得到精彩的视觉呈现。
深圳广电集团开发上线了AI云创平台,整合各类工具,并本地部署了文生图、文生视频等私有化模型,同步升级新媒体生产运营IMP3.0平台,助力集团各部门的智能创作。深圳广电集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斐表示,正致力打造一个智能化的媒体生产环境,让记者们能够更专注于内容的深度挖掘和创新表达。
各区融媒体中心也纷纷走出创新之路。分享会现场,罗湖区融媒总编辑黄少勇向大家介绍了最新制作的AI影片《2049》;现场还播放了福田区融媒专门为第25个记者节制作的AI歌曲《咱们区融有力量》,灵动流畅的歌词和旋律令现场观众倍感惊艳。
用文化创意讲好中国故事、深圳故事,深圳新闻工作者正在不懈探索。“每一天,我们都在创意灵感中醒来,在创意迸发中战斗,在创意复盘中入睡。”深圳晚报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演艺文化中心主任汪洋说,团队成员聚焦媒体转型,不断突破传统媒体的业务边界,努力用实际行动再造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第25个记者节特别报道
挺进主战场,澎湃正能量
刘莎莎
今年,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继续追光前行。作为长期跟踪报道《咏春》的“追光媒体人”,报道自然也不能拘泥于“三板斧”,需要不断出新、出彩、出圈、出效。今年《咏春》赴英国和法国巡回商演,引发强烈反响。对媒体人来说,这也是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深圳故事,实现国内外传播同频共振的一次生动实践。
《咏春》出海报道,新闻记者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更需强化。在遵循当地人文风俗和外国观众意愿的前提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新闻第一线采集回最新鲜的素材,再行“烹饪制作”。
全媒体时代,“素材”不仅是录音、更是图片、视频。现场转瞬即逝,一线记者需全神贯注,对采访事件、采访对象高度熟悉,随时“抓取”。《咏春》出海报道,我左手举麦、右手手机拍摄,同时与采访对象交流,已是常态。以“抓取、采访、纪录”为第一要义,文字记者可以是摄影、摄像、策划、翻译,也可以是出镜记者、剪辑,“六边形战士”自由切换。
报道《咏春》而不局限于《咏春》。英国当地时间8月31日下午,记者发现早前采访过的伦敦市民莫里斯前来“二刷”《咏春》。莫里斯表示,他通过这部舞剧对深圳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想拥有一本《画说深圳》的画册。我当即帮助其完成心愿。围绕这个有趣的“新闻点”,我第一时间推出图文、视频全媒体产品。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从喜爱《咏春》到好奇这个作品的出品城市深圳,“老伦敦”莫里斯的故事,正是“文化交流 文明互鉴”的生动注脚。
张樯
作为一名报纸副刊编辑,我一直深爱着文字的世界。然而,时代的浪潮汹涌而来,坐在电脑前的我时常感到无力。电子书、手机APP、社交媒体的崛起,让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我们的内容是如此用心,却在数字浪潮中失去了声量。
我清楚地意识到,我们必须踏上融媒创新之路,让副刊与客户端产生互动,为读者编织更绚丽的文字之网。
于是,在报社领导的支持下,今年4月,我们和读特客户端团队开始了“融媒创新”的探索之旅,开发了“南海潮”文学社区。这个平台与副刊同名,将散文随笔、诗歌、评论等各类体裁一网打尽,不仅仅是报纸内容的延伸,更是为所有热爱文字的人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空间,通过互动的形式让读者更深刻地体验文字的魅力。读者只要扫一扫每期副刊登载的二维码,就可在两个不同的平台之间穿梭,尽情畅游文字的海洋。
像侦探一样潜入众多微信的文学写作群,寻找挖掘超人气和高活跃度的作者作品,也成为我们迅速聚人气的“捷径”。深圳有位退休干部傅伦博,通过《法治强城尽初心》等诗词创作,回望了自己从事法治工作的30年历程,他的诗作经在南海潮社区发布后,收获了70000多的点赞,与此同时还激起了众多“好友”的赋诗唱和,一位昔日同窗写道:“妙笔显文采,诗意写人生。”
众多读者在评论区纷纷留言,分享他们的阅读体验,让我仿佛看到作者与读者之间奇妙的化学反应,文字与阅读之间炽烈的火花碰撞。
回顾在两个平台之间的摸索,我深刻意识到,融媒体并不是对传统纸媒的颠覆,而是对其的延续与升华。作为一名副刊编辑,当一篇篇动人的故事经我之手发布出来,我也切身体悟到,副刊不仅是纸上的文字,更是触动人心的共鸣。
宁若鸿
2023年以来,随着各国外宾纷至沓来,深圳的外事新闻也“井喷”式涌现。作为外事记者,在不断深入报道外宾访深的过程中,融媒表达成为顺理成章的探索方向。
从去年5月刚果(金)总统齐塞克迪访问以来,深圳已经迎来超20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我随团采访了15位。在一次次看似重复的行程中,我开始探索如何最大化发掘其中的新闻价值。
接机往往是随团采访的第一站,外宾从走出舱门到坐上汽车通常只有2分钟左右,最初在机场我只会拍照记录外宾抵深瞬间,但逐渐发现这类新闻有非常高的关注度,于是开始用手机拍摄现场视频,在中外记者的“长枪短炮”中见缝插针地拍摄,并第一时间将其与配文传回后方,常常车队还没到酒店,视频就已经制作完成,发布后总能吸引大量网友的关注。
外宾参访过程中,精彩瞬间随时可能发生,需要时刻关注外宾的一言一行,尤其是寻找一些在新媒体平台比较容易引发关注的内容。美国加州州长纽森访问深圳的时候,我注意到他不断感叹“了不起”,并以最快速度将其作为标题和内容线索产出文稿,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收获了不错的阅读量。
通过外宾对深圳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绿色发展等多维度的视角和观点,一个更加立体的深圳形象展现在世界面前。而通过媒体融合,我也深刻感受到所生产内容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增加。
窦延文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融媒时代,作为一名老记者,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思维,提高技能,向复合型全媒体记者角色转型,才能做好新时代新闻报道工作。
在我负责报道的住房建设领域,房地产政策调整最受关注。房地产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今年,国家接连推出提振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组合拳”,深圳也相继出台优化调整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措施,备受各界关注。
为做好房地产政策报道,我坚持移动优先,与市有关主管部门和报社新媒体部门紧密联动,实时了解政策动向,时刻保持在线状态,力争让党报权威声音率先发布,实现重大政策报道快速传播,广泛传播,以达到最优报道效果。
今年以来,我采写了20多篇深圳有关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的稿件,均在深圳特区报新媒体矩阵平台第一时间发布,多数为全网首发,并创造深圳特区报官方微信单条阅读量最高纪录,2条稿件阅读量达10万+,相关稿件在深圳特区报官方微信的总阅读量近百万。
在报社内部,新媒体部门主动靠前服务,在重大报道方面为记者发稿开辟绿色通道,并把编辑资源重点倾斜,极大提高了发稿效率。5月7日,深圳发布分区优化住房限购政策,从记者传稿、审核到刊发,仅用时几分钟,实现全网首发,阅读量超19万。
苗威
第25个记者节如约而至,回首过往,从直击台风登陆、到水灾救援……一幕幕难忘的瞬间在脑海中反复出现。
2020年6月,江西、安徽先后遭受暴雨袭击,多条河流、湖泊水位达历史警戒线。作为一名党报的记者,我和同事主动请缨,奔赴灾区进行采访报道。在受灾严重的江西鄱阳湖流域,深圳公益救援队忙碌的身影成为了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用镜头记录下他们救援的每个瞬间,见证了抗洪救灾中的“深圳力量”,每一帧画面、每一句话语,都是对受灾群众最真挚的关怀与支持。
随着江西救援任务的圆满结束,我们没有立即返程,继续奔赴安徽,来到灾情同样严重的巢湖流域。在这里,我们24小时追赶洪水,在同大镇新渡社区,我们和救援队驾驶冲锋舟冲入洪水最深处,成功解救出50名被困群众。他们激动地说:“洪水来了很害怕,看到你们来了,就什么也不怕了。”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记者这个职业带给我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也常常置身于危险之中。在广西百色,坐着摩托车前俯后冲在陡峭的山路上,生怕刹车失灵冲出悬崖;在江西水灾现场,趟过通着电的水域和电线去救援;在安徽,乘坐的冲锋舟差点倾覆在湍急的洪水中,这些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瞬间,至今仍让我心有余悸。
每一次采访都是对身心和意志的考验,但每一次的坚持都是对职业的热爱与坚守。作为一名从业6年的新闻记者,我愿继续用镜头凝聚向善向上的力量,记录时代,记录每一个值得铭记的瞬间。
林清容
山海连城是近年备受深圳市民关注的新词,更是热词。
作为记者,有幸见证深圳高质量实施山海连城,绘就绿美深圳新画卷。首条山海通廊、福田中部“五园连通”、420公里深圳远足径“三径三线”……一个个项目从美好蓝图渐次化为生动现实,吸引无数市民第一时间来打卡,线上线下火出圈。无论是作为报道者还是普通市民,都感到幸福满满。
山海连城既包含城市的山海资源与自然风光,也彰显城市绿色发展理念,采用什么形式报道好这个选题,一直在思索。
作为一名文字记者,在新媒体时代做好创新与坚守,积极主动深化报纸与新媒体的互动,走出“舒适圈”,拥抱短视频。
跟随山海连城建设的步伐,我行走了许多地方,上山达海。在报道中,发挥文字优势,挑战身兼数职,开始策划视频主题、撰写文案及脚本,参与拍摄,不断尝试,突破自己,体味什么是融媒体。
10月29日,深圳市远足径“鲲鹏径”被评选为2024年十大登山户外运动特色目的地之一。我们策划推出短视频,仅文案就修改打磨了十多遍,剪辑思路在一次又一次的碰撞与调整中,最终呈现出《徒步深圳,“径”享山海》这条短视频。视频一经发布,便引发热烈反响。
在新技术层出不穷,媒体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我深深感受到,更要打开自己,敢于跨界学习,在实践中,丰富视野,增长本领。
邹媛
今年6月初,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升级亮相,雷军、周鸿祎、余承东、李斌等车圈“顶流”齐现身……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成了全球车企和车迷的绝对焦点。
作为媒体人,这流量必须接住。车展开幕前两天,我们跨部门成立了24人的联合报道组,提前一天进驻场馆。每名“顶流”身边都安排了记者,重要区域和亮点活动也有专人“盯梢”。
“快,李斌发言完了,准备巡馆,在蔚来展台等着他。”我在主论坛看到李斌准备离场,立即通知队友到点待命,成功“零距离”采访到李斌。《蔚来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透露 深圳换电站今年争取数量翻番》的报道,不仅迅速出现在读特客户端、深圳特区报微博、微信、各大视频号,还很快被其他主流新媒体转载。
在随后的采访中,雷军、余承东、周鸿祎、杨洪、周光、罗比·戈登等“汽车人”一个都没错过。在深圳特区报的全媒体矩阵上,读者既能刷到“顶流男人”们的现场实况,又能看到《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表示华为在新能源车赛道走“少而精”道路》等精彩的大咖访谈,还能读到《从“卷价格”“卷油耗”到“卷老板”,接下来呢?》这类具有分量的产经观察。
采访任务圆满完成。这次经历给我带来了更多的思考:汽车品牌应该去“卷价值”,我想媒体亦是如此。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卷速度、卷用户、卷流量,到最后还是要回归到“卷价值”,也就是内容为王。这就需要我们建立跨媒体的思维模式,更应该冲到最前线,保持敏锐感知,主动拥抱新的传播环境,更精准地将专业内容输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中,成为更好的记录者与表达者。
罗实宜
当前报社正处于媒体融合高速发展期,记者仅会写稿和拍照已经不够用了,在媒体融合实践中,我更深深感受到及时转化成能采访、善策划、可出镜、能执行的“全能记者”是当务之急。
一次采访过程中,我了解到龙岗区园山街道想进一步加大对辖区优质代表企业的宣传,拓宽企业产品产销渠道。如何助力基层政府,传统媒体如何做出新意?我立即联合报社同事开展头脑风暴,利用市级党报优势,特别策划了“跟党益企向未来”系列活动——“记者+主持人+企业负责人”直播探岗带货宣传活动,在为市民带来一场沉浸式的企业探秘体验之旅的同时,生动展现龙岗园山一流的营商环境。
整个过程中,我全程参与活动策划、执行。活动期间,由于扎根龙岗采访多年,比较了解园山街道的发展情况,我申请担任直播活动的出镜解说,并通过互动采访企业负责人,引导其往最熟悉的领域展开交流,为对方消除紧张感,增强其在本地发展的动力和信心。
比如,园山优质代表企业——深圳市方利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冲牙器、声波电动牙刷的生产厂家,其口腔护理产品有着独特的技术,且产品已申请了发明专利。在直播中凭借主持人演示正确使用电动牙刷、牙齿健康知识普及、答题抽奖送电动牙刷等创新有趣的形式,帮助企业火速出圈。
开展9场园山企业系列直播,有力提升了企业品牌力,直播线上观看量超过30万人次。通过这一媒体融合探索实践,不仅帮到了企业发展,助力基层政府更好地开展企业服务工作,也让我更有成就感。
评论 | 我们都是“六边形战士”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尹传刚
时间走到2024年11月8日,第25个中国记者节翩然而至。
于新闻工作者而言,这一天的奔波忙碌一如往常,但总有感动的涟漪自心底泛起,为这个温暖的节日,为步履不停的自己。
心中有光,笔下有情。今天,如常出版的报纸,准时推送的新闻,不断更新的头条,就是我们庆祝节日的方式。在这一天,很多记者会再一次认真思考责任与使命,并细细观照内心。书写进步与变革、探寻事实与真相、守卫正义与公平,我们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指向的是一个朴素而真挚的价值追求:把新闻做好。
深圳在生长,我们在路上。作为党报媒体人,我们谨记对党忠诚、勿忘人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采撷首创的种子、创新的花火,用心用情用力书写深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精彩故事。直击民生痛点、治理难点和企业“急难愁盼”,助力为市民朋友和企业送“及时雨”、解“燃眉急”。激赏与鞭策,鼓舞与呼吁,见证与追问,我们的笔端都带着责任、带着感情。矢志做好价值传播,成为这座先行示范之城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记录者、见证者和推动者,我们何其幸运。
如今,记者节更新到25.0版本,媒体融合作为国家战略整体推进也进入第11个年头。媒体融合时代,一个人就是一条新闻“生产线”,记者要有“三头六臂”,要修得“十八般武艺”。身边不少同事都成了“采写编评拍剪”俱佳的“六边形战士”。我们要把握时代赋予的机遇,做好能力进阶,持续提升媒体融合传播的真本领。
无论传播路径、新闻形式如何变化,“内容为王”永不过时。用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为时代立言、作历史注脚,是记者的职责使命。我们需要更多努力,把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深圳故事讲得更精彩、更有感染力;我们需要更多努力,让一篇篇新闻作品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一个个小小支点,为未来留下一份份优质的历史底稿。
相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谨记“荣光永远在前方”。在这个寻常又不平常的日子,祝同行们节日快乐!
来源|深圳特区报
编辑|杨渝嘉
审读丨吴剑林 桂桐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