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买菜今日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该季度,叮咚买菜gmv(商品交易总额)55.25亿元,同比增长1.4%。营收50.24亿元,同比增长0.5%。净利润1230万元,上年同期净亏损5240万元。毛利率则为30.6%。
其中,GMV分区域看,叮咚买菜的大本营——华东市场表现可以,江苏、浙江GMV分别同比增长16.6%、14.8%,该季度上海GMV虽同比只增长2.7%,但受去年疫情高基数影响较小的3月,上海GMV也实现了同比10%的双位数增长。
GMV同店表现不错,该季度叮咚买菜的存量门店(前置仓)GMV同比增长了4.4%,同店是正增长。
从行业整体来看,一季度是前置仓生鲜电商的传统淡季市场(春节返乡、外出旅行、骑手减少,及春节囤货影响),叮咚买菜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不错的。
总体而言,《商业观察家》认为,支撑叮咚买菜这样业绩的基础,可能主要有以下四个层面的原因。
一、消费习惯养成。
在高线市场,已经有一批消费群体养成了1小时达的消费习惯,这有助于减少营销发券等获客及固化消费习惯方面的投入。
这批人群中,也有一批人几乎每天都会下单购买,从《商业观察家》的访问来看,他们的购买已经不是因为急需了,很多是将每天的购物作为工作压力释放的“缓冲”,或者单纯因为阶段性的“空闲”而想要找点事做,小时达则能为他们带来即时获得感,进而形成“肌肉记忆”。
而由于这批养成消费习惯人群的出现,对于前置仓赛道玩家来说,主要的一项工作,是要不断为他们带来新鲜感,全国各地去找新的商品,并扩充品项数,进而让消费者每天都有“东西”可买。
同时,免费配送门槛也不能超过消费者的预期,要能“激励”消费者每天都可以下单。比如,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可能需要40元免费配送门槛(小象超市北京就定在40元)。门槛太高消费者难凑单,每天买可能就觉得贵了,进而不会每天来了。免费配送门槛太低,如果你在该城市的订单量不足,配送成本就会很高,你负担不了这样的“免费配送服务”。
叮咚买菜在2024年扩充了品类和品项,主要是在水果和食百领域扩品。2024年一季度,叮咚买菜水果品类销售同比增长超过14%。这显示叮咚买菜的用户粘度,主要是在华东市场的用户粘度不错。目前,叮咚买菜经营的品项数(SKU)达到了单仓3000支左右。
叮咚买菜开的线下店可能也一定程度起到了扩品,及扩用户的作用。
二、竞对放错。
在华东市场,叮咚买菜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是盒马,而去年下半年来,盒马推行的激进折扣化改革(与部分供应商交恶)、为线上到家配送服务设置高门槛,及去付费会员制,导致一批订单及用户流失,这些订单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会流向叮咚买菜。
三、到家市场成长。
整体来看,尽管增速下滑,在高线市场的商超领域,到家消费场景还是在成长的。以华东市场为例,不止叮咚买菜GMV不错,美团(小象超市)也在华东扩张,除了新开城无锡外,其在杭州等地也扩张较猛。
这说明赛道整体还是有一些成长空间的。
与此同时,在线下,线下卖场则出现了饱和与下滑情况。比如在上海,精品超市——城市超市于今年整体关闭了,很多全国性大卖场企业在上海也关了很多店。
这可能就会导致“剩者为王”的局面出现——关掉的店会释放出一些订单空间出来。
四、自有品牌。
自有品牌是当下降本的手段之一。
自有品牌商品的采购是从工厂按生产成本设固定加价率采购,传统上的第三方品牌商品,品牌商是要赚一部分品牌溢价收入的,经销商也要赚差价,这导致商品的中间成本比较高。
所以,在一个宏观经济谨慎、消费者想“去智商税”来获得品质性价比的市场环境下,零售商就纷纷开始做自有品牌了,直接从工厂采购。工厂端由于产能的扩张,规模已经很大了,很多品牌大厂现在也愿意为零售商贴牌生产。
超市由于sku有限(前置仓也是做超市,前置仓能装的SKU也有限),在食品、快消等标品领域需要做自有品牌。
需要通过自有品牌把商品做深,做出成本优势。需要在有限的SKU内通过自有品牌来做出差异化,不然很容易被经营海量SKU的零售平台“覆盖”。
叮咚买菜是前置仓赛道中,做自有品牌最早的一批企业。因为叮咚买菜经营的SKU更少,它主要是做300平米左右的小型前置仓。
不过,这反过来说,叮咚买菜也可能是前置仓赛道中,自有品牌形成能力最早的一批企业。尤其是在华东,它的销售体量大,有相对更大的采购量与谈判能力,物流端也可以因规模而带来节省。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标题即可阅读
投资消费零售 必看商业观察家
实名添加微信sygcj2020加入交流群
本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长按二维码 关注商业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