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八号返回,首次凌晨搜救,低温暗夜,东风着陆场有3大困难

时事   2024-11-02 21:53   河北  

神舟十八号乘组即将回家的消息让无数人充满期待,截止今天,乘组3人太空出差时间已经长达190多天,完成了空间站的诸多任务。

随着与神舟十九号的交接班顺利完成,神舟十八号返回舱返回地球的窗口期也定了下来,预计在11月4日凌晨1点左右,将会降落东风着陆场。

而这次的返航不仅考验了中国航天的硬件实力,更是对夜间低温条件下搜救团队的综合应对能力的一次挑战,困难程度比以往都大的多!

神舟十八号的返回采用的是“5圈(7.5小时)快速返回方案”,这意味着航天员将在五圈绕地飞行后迅速返回地面。

在这个过程中,返回舱将经历“制动离轨、自由滑行、再入大气层、开伞着陆”四个阶段,而实际着陆过程大约耗时50分钟。

虽然返航的时间被高度精准地控制在凌晨,但严寒、夜间视线受限等因素却为地面搜救团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神舟十八号的返回任务定在11月4日凌晨,这在神舟系列飞船的回收历史中尚属首次。

凌晨着陆带来的夜间低温、视线受限等因素,无疑给地面搜救团队带来了新的技术难点和实际挑战。

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顺利返回,中国航天搜救团队提前部署了一系列周密的准备工作,并进行了多轮严格的综合演练。

考虑到夜间搜救的复杂性,东风着陆场的地面搜救团队在11月1日凌晨组织了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高度还原了神舟十八号返回地球的时间节点和环境条件。

这次演练不仅涵盖了机载设备的复装、通信设备的联调,还针对低温暗夜条件进行了车辆夜训。

东风着陆场还特别对周边的地形、道路状况、牧民分布等情况做了详细勘察,力求做到“了如指掌”。

凌晨搜救工作的第一大难点是视线受限。夜间光线不足,尤其在广袤荒凉的东风着陆场,地形复杂且植被稀疏,给搜救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

为应对夜间条件,地面团队配置了高亮度的照明设备、夜视仪以及红外成像系统,以确保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仍能有效搜索到返回舱。

同时,指挥中心还采用了实时定位和遥测系统,精确追踪飞船的轨迹,使搜救车辆能迅速锁定着陆位置,减少搜救时间。

低温则是另一项棘手的挑战。11月初的东风着陆场气温已降至零下,尤其在凌晨时分,温度甚至可能接近零下十几度。

这样的环境不仅对航天员的健康是一个考验,对搜救人员和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寒冷环境中,设备容易出现故障,人体操作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为此,搜救团队配备了抗低温装备和设施,特别是保障车中安装了加热系统,以确保在接触航天员时能迅速为他们提供取暖条件。

医疗保障组也在现场准备了防寒毯和供暖设备,确保航天员能够在着陆后第一时间得到温暖舒适的环境。

同时,夜间复杂的地形状况也增加了搜救的难度,东风着陆场覆盖范围大,地形起伏不平,加之道路条件较为原始,车辆通行并不顺利。

为避免夜间行车出现意外,团队提前进行了一系列车辆夜训和实地勘察,熟悉着陆场的地形,确保搜救车辆能够顺利抵达指定地点。

此外,搜救小组还特别关注了着陆区的牧民分布情况,并与当地居民沟通,确保搜救车辆在深夜行动时不至于打扰到居民,也避免误入私人牧场。

除了常规演练外,地面团队还针对紧急情况设计了多项应急预案。例如,如果由于强风等原因导致着陆点偏移,或者设备失灵造成信息不畅都在应急准备范围内。

面对这些技术难点和客观困难,航天搜救团队进行了多轮综合演练,为凌晨搜救任务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就等神舟十八号载入大气层成功返回。

东风着陆场已经迎接了6艘飞船,可以说这样的准备工作,其实早已成为航天任务的一部分。

对于地面搜救与回收团队来说,每次的返回任务不仅是限于“把人安全接回家”,还要在紧急情况下随时应对突发事件。

随着返回时刻的临近,神舟十八号的乘组成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将在接下来的20几小时内完成一系列高精度的操作。

从制动离轨到进入大气层的自由滑行,再到最后开伞着陆,这些过程考验航天员的经验和技术,也离不开地面控制中心和搜救团队的密切配合。

航天员返航后,东风着陆场的搜救团队将第一时间为航天员提供医疗保障、取暖设备和其他必要的支持,回收团队则会迅速对飞船展开回收作业。

回望神舟任务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从载人飞行到空间站建造,中国航天已经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

每一代神舟飞船的设计和技术都有了长足进步,为了保障航天员的安全返回,国家也在不断提升搜救技术和应急响应能力。

而这次神舟十八号首次在夜间实施着陆搜救,将进一步验证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的技术积累。

随着返回日的临近,东风着陆场的灯火已经开始亮起,搜救人员也即将整装待发,等待着迎接他们的英雄归来。

这种紧张的氛围,正是中国航天迈向更远深空的真实写照。

海内人物
用平凡的笔触解读航天科技故事,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正能量都值得点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