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真的很好啊

教育   2024-09-09 09:35   广东  

请点击上面蓝字 陆丰教师圈 免费关注公众号!

开学教九年级。

可得知学校七上语文新教材到位,还是第一时间跑去图书馆,申领了一本。

真的很美啊。

封面素雅,主体是黑白水墨画,似“惊涛拍岸”,又似“江山如此多娇”,气象雄阔,气韵动人,不知是否出自名画。

上方依然是块状组合,但我发现,由原来生硬的直线切边换成了粗线条的流线边框,顺滑舒畅了不少。

不光外表,翻看内容,愈加叹服编者的用心。

以课前“预习”为例。

《济南的冬天》

原版:

朗读课文,看看作者笔下的济南的冬天与你印象中的冬天有什么不同。

新版:

朗读课文,看看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与你印象中的冬天有什么不同。

新版只少了一个“的”字,但少此一字,更强调“冬天”这一宾语,删除冗余,简洁凝炼。

<世说新语>二则》

原版:

《世说新语》中记录了东汉、魏晋时期一些儿童的智慧故事,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两则。

新版:

本课选取了古代有关儿童的两则故事。

似乎原版阐释更为精准,定位更为明确。时间是“东汉、魏晋时期”,类型为“智慧故事”,但细思之下,会觉得新版更为考究,确乎用心良苦。本单元主题为“至爱亲情”,单元提示有语:“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记叙了家人之间动人的故事”。前三篇分别从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中选材,还有一篇源出外国,从这个维度讲,“古代”与前面选文的关系应该比“东汉、魏晋时期”更为对等。而原版所写“智慧故事”,看似为学生搭建了支架,实则会因过于窄化限制学生思维。学生有了这个先入之主,形象归纳时大概率会一味往“聪明、智慧”上靠拢。其实这两则故事中包含的主题十分丰富,还有比如文采,比如机敏,比如性情等,陈元方之言语犀利,可入《言语》(《世说新语》之一章),其以直报怨,可入《方正》,其反应敏捷,可入《捷悟》,其不肯容让,又似可入《简傲》。实在不是一个“智慧”就可概括的。

这一修正由窄而宽,与之形成对应的是《寓言四则》,走的是由宽而窄的路线。

原版:

讲给同学听听,说说你的理解

新版:

讲给同学听听,并说说你对其寓意的理解

新版多了“寓意”,同样是给了思考的支架,但因为“寓意”只是一个方向,而非像“智慧”这样的定论,所以,反而更聚焦了,相较而言,“说说你的理解”,就过于笼统,毕竟,“理解”,是可以指向许多层面的。

《纪念白求恩》

原版:这是一篇在中国产生过极大影响的文章,很长一段时间内曾家喻户晓。

新版:

这是一篇在中国家喻户晓、产生过极大影响的文章。

“家喻户晓”是就其传播范围而言,“产生过极大影响”是就其传播效果而言,由表及里,更符合逻辑。改逗号为顿号,新句子变成一个由两个修饰语共同强化的判断句,语气坚决,语势连贯(认真读,会发现原版句子因为话语焦点的切换,语势已泄),突出编者对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的肯定意味。

《皇帝的新装》

原版:

以后注意改进。

新版:

有什么改进的方法?

怎么样?对于10后,我们的编辑是不是更和蔼可亲,更注重学习方法的导引了?而不再是冷冰冰,严巴巴,一脸“爹味”立正训话的感觉。

《诫子书》中也有这样俯身以就的温和。

原版:

不能解决的,借助工具书完成

新版:

不能解决的,可以借助工具书

新教材面世,有关论说一时纷纷。有的担心全“新”,多年积累已无用武之地,还须重新上路。有的拒绝承认“新”,以为不过是换了几篇课文,汤药之换,一切照旧。

身为一名普通的一线老师,我缺乏深厚的理论修养,也达不到每节课都素养教学。但在我看来,从教材这些细枝末节的改变,便可见编者的苦心孤诣。这背后,藏着一颗对中华民族母语的深深的敬畏之心。有了这样虔诚的敬畏,语文教学才能一步步走向辽阔,走向深远,走进真正的大美之境。

简单梳理这些微而不小的改动,心中多了一种庄重的使命感,一种难言的惶恐——还有那么多我不懂、不能的!像我今天的想法,不过是由认知到验证的倒推,是知道了“答案”再去讲题的“理所当然”。这当然是不够的,何时也能修炼成这样一双深刻的眼睛才好啊。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肩上的担子,重得很啊!

像下面这处改动,我就想不明白……

来源:如是我听闻


...............(请长按上面二维码识别关注)..............

........................................................................................


长按二维码

联系小编

陆邑教师圈
心驰绿野,一路飞翔、成长,芳菲鞭挞而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