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联手放了个大招,对部分出口行业的退税政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铝材、铜材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直接取消,涉及金额高达3073亿;而光伏、电池等热门行业的出口退税率,则从原先的13%猛降至9%,一下子削减了4个百分点,涉及金额更是惊人,达到了3370亿元。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此举对相关企业而言,是否意味着一场空前的利空风暴?
咱们先来个科普小环节,聊聊出口退税。表面上看,它是国家为避免对出口企业重复征税而制定的税收政策。但实际操作中,这却是国家调控国内相关产业发展的秘密武器。想当年,中国光伏产业刚起步时,竞争力还远远比不上欧美国家。为了扶持这个新兴产业,国家慷慨地给出了高达13%的出口退税率,这相当于给国内相关企业送上了大笔补贴和利润,让它们能在欧美产品的重重包围下顽强生存,再投入研发,与欧美列强在国际市场上展开激烈较量。
然而,风水轮流转。如今,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在光伏领域都已被中国甩在身后。中国的光伏产业已经跃居世界领先地位,而且领先优势还相当明显。如果继续享受这么高的出口退税率,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更何况,现在的光伏产业为了抢占出口市场,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121家上市光伏企业中,有39家净利润亏损,很多企业内卷到连利润都不要了,就靠着出口退税的“输血”来维持生计。
这种国内产业内卷的结果,却让欧美国家捡了个大便宜。中国耗费大量资源和人力制造出的世界一流光伏产品,在国外却卖出了白菜价,而污染却留在了国内。这不就等于中国在给欧美国家做嫁衣吗?
面对这种情况,国家果断出手,将光伏行业的出口退税率削减了4%。这样一来,光伏企业就无法再靠出口退税来填补利润漏洞了,相关产品的价格自然也会水涨船高。而铝材、铜材等高耗能、高污染产品,更是直接被取消了出口退税。
这13%的出口退税减少,表面上看是对出口企业的一大打击,但实际上却是国家在围剿落后产能,推动产业升级,为优质企业腾出利润空间。那么,对于中国光伏企业来说,出口退税减少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
其实,国家在制定退税政策时,也会考虑相关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如果出口的产品是基础工业品,如传统家电、玩具等,已经相当成熟,且与其他国家相比没有明显优势的话,那么出口退税降低确实会对该产业造成较大影响。但中国的光伏产品却是个例外,性价比和技术都位居世界第一。就算因为出口退税和关税上涨导致价格上涨,但在国际市场上仍然保持着断崖式的领先优势。换句话说,就算价格上涨了,人家还是得买,就算是捏着鼻子也得找咱们买。因此,影响并不大。
此外,还有第三个原因与财政有关。要知道,出口退税实际上是财政在补贴企业的手段。如果取消这些多余的退税补贴,财政就能多出一笔钱。从现状来看,国家显然认为与其继续补贴这些企业让它们打价格战,还不如取消补贴,把钱投入到其他领域。无论是发放消费券、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还是帮助地方政府化解债务,都比鼓励企业内卷要好得多。
当然啦,企业的内卷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促进产业的更新迭代和技术发展。就像中国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质量技术好且价格低,很大程度上就是内卷的结果。但是过度的内卷却会导致市场恶性竞争。现在很多企业几乎把所有的资源都放在了打广告和价格战上,只要身处其中就不得不妥协。很多汽车制造商造车都是亏本的,得靠产能爬坡起来以后才能在未来锁定利润。这就是恶性竞争啊!
今年8月1日,国务院发布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打响了反内卷的第一枪。而这次财政部与税务总局的退税政策调整则可以看作是反内卷战略的又一个重要举措。
最终,我们还是期待优秀的中国制造能够在国际上卖出属于自己的身价。毕竟,企业有利润了,咱们的工资才会高,工作岗位才会多,才能真正惠及广大的普通人。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