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通知,下午就要交。甚至有的通知,收到时就已经过期了”:运营商的工作节奏,层层提速,“形式主义”迫于无奈,登场救急

科技   2024-11-17 07:11   江苏  
我们天天批判形式主义然而,当季度末各类总结、评估如潮水般涌来,你才会恍然大悟:形式主义,不过是繁重工作中,最微不足道的问题罢了。
又是一季汇报时。
随着季度末的钟声渐近,运营商企业再次陷入总结与检查的漩涡,随之而来的,是接连不断的“即刻需要”“明日必交”的紧急任务。
上级单位如同“诸神”,每一个都需小心供奉。
问题在于,通知一至,定睛一看,惊人一幕:方才发布,却要求今日下班前必须提交反馈!
实际工作,几乎无从谈起。能勉强拼凑完这份报告、走完流程、盖上公章,准时上交已是万幸。
运营商企业内部,常现此景:项目规划、任务执行时限,总是“层层紧缩”。
每项任务传递至下一级,都会被提前一段时限。加之通知常伴延迟,总要拖上一拖才下发。
举例而言:
集团总部要求省公司两周内完成,
省公司便要求地市公司一周内完成,
地市公司转而要求区县公司三日内完成,
最终,当通知抵达一线员工手中,已变为当日通知、当日需交付。
更有甚者,接到通知时,截止时间已然过去。不仅要匆忙“赶工”,还得费力解释。
每一层级都有其说辞,你无从反驳。
层层递交,上级单位也需时间审核、修改、整合,再呈领导审阅、走流程、签字,若不预留时间,何以完成?
似乎也有其理。
反正众人早已习以为常,对策有的是。
报告皆为“模板化”,本年度的、去年度的,随意抽取一份,稍作修改即可。
五个部门索要,内容大同小异,同一份报告,换个标题便能应付。
有的单位被“坑”多次,早已学会未雨绸缪——如每年的“5·17电信日”,尚未至时,便已提前“制作”好活动海报、现场照片。海报更是准备多张,各类主题,一次拍摄完毕,半小时“搞定”全年宣传素材。
上有指令,下有对策,此乃常态。
工作任务时间安排不当,便催生了此类“表面文章”。
毕竟员工非神人,岂能上午接通知,下午便能深入调研、撰写报告、成功提交?
“活还没干,总结先交”,你问运营商企业的表面文章为何屡禁不止?还不是被你们给逼的!
相较于不合理的工作部署、不接地气的领导要求,表面文章反而显得有几分“可爱”。
更深层次剖析,此现象背后,实则反映出运营商企业管理与沟通机制的深层次问题。
究其原因,首先是决策与执行之间的断层。高层制定策略时,往往缺乏对基层实际情况的充分考虑,导致任务下达后,基层难以在既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这种“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忽视了地域差异、资源分配不均等现实问题,使得基层员工不得不依靠“表面文章”来应对。
据行业内部调研数据显示,超过60%的基层员工表示,他们经常需要加班加点来完成上级下达的紧急任务,而其中至少有30%的任务,在他们看来,是可以通过更合理的规划与分配来避免的。
其次,是沟通机制的不畅。通知的下发往往伴随着层层传递,每一层都可能成为信息传递的“瓶颈”,导致信息到达基层时,已失去其原有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这种信息的“衰减”效应,不仅增加了基层的工作负担,也降低了整个组织的运行效率。
以某运营商省公司为例,去年第四季度,因信息传递不畅,导致一项重要政策在基层实施时,出现了长达一周的延误,最终影响了客户满意度,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我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优化决策机制,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高层在制定策略时,应更多地听取基层的声音,充分考虑基层的实际情况和资源条件,避免“一刀切”的做法。同时,应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让基层员工有机会向上级反映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二是畅通沟通渠道,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企业内部通讯平台、项目管理软件等,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实时反馈。同时,应加强对通知下发流程的监管,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基层员工手中。
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表面文章”的生存空间,让运营商企业真正回归到以实效为导向的发展道路上来。否则,任凭“表面文章”泛滥,不仅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更会损害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最终危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信敢言
专注通信行业的研究平台,聚焦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