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建设】加强新时代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一)
时事
2024-11-11 22:40
内蒙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一针见血、切中时弊、内涵丰富、要求明确,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起点上推进全社会的诚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企业是国民经济运行的主体,企业诚信是企业立业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诚信是市场的“第一诚信”,是整个社会信用大厦的顶梁柱,也是社会诚信文化建设成效的“晴雨表”。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不断变化的基本国情,积极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对于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诚信,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在市场活动诚实守信、履诺践约,由此形成企业之间相互信任、团结合作、共存共生的关系,是维系市场交往活动的须臾不可断裂的纽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若能保持诚信,不仅能够树立品牌形象,而且还能够获得更多的客户信任和支持,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其主要价值在于:商业社会,需要最讲究诚信。“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这是老祖先流传下来的朴素的商业价值观。正如任正非先生所说:“品牌的根本核心就是诚信。”诚信是企业经营的道德底线,同时也是建立彼此信任关系的基础,唯有诚信才能获得客户的品牌忠诚。企业若能够秉持诚信原则,对消费者负责任,将会使消费者对企业的商品或服务心存信任,从而树立出良好的品牌形象,形成较高的品牌忠诚度。相反,企业如果不具备诚信,那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难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从而导致企业无法打造出良好的品牌形象。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最关心的是其安全性和质量问题。当企业诚信经营时,消费者会感受到产品的可靠性和诚信度,从而建立起对品牌的信任。消费者对于信誉良好的企业更愿意购买其产品或服务,因为他们相信企业会履行其承诺并提供预期的价值。如果企业在产品或服务方面欠缺诚信,给消费者造成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问题,那么消费者很可能会对企业失去信心。据统计,知名品牌在全球品牌总数中不超过3%,但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却超过40%,销售额超过50%。他们成功的秘诀是多方面的,而诚信经营则是主要的途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诚信原则的收益主要在于能够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摆脱纠纷等方面,这无疑是企业软实力的有力体现。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积极遵守诚信原则,可以避免不正当竞争行为,就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多的优势和机会,确立长期的信誉和声誉,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德国制造业为例,因精密工程和高品质而闻名于世,以至于宝马等德国汽车都将德国汽车工艺视为其独特的卖点之一。为了实现这一全球品牌定位,德国汽车企业都把诚信当成品牌的“第一生命”,并培训最优秀的工程师,投资开发尖端的技术基础设施,政府还为精密工程领域提供了监管援助。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的永恒追求。企业自创立伊始,便踏上了充满风险与挑战的成长之路,这时需要企业树立起诚信的旗帜,以品牌形象赢得在市场的长久发展。当企业在市场中树立了诚信的形象,建立起稳定的消费者关系,形成了广泛的口碑与声誉,并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那么就能够在保持长久竞争的同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提高了消费者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企业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更快的开拓市场,才能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平稳、健康、可持续增长。这些年,我国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秉着诚信经营的理念。全国工商联对外发布的《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中显示,有85.40%的企业建立了信用制度体系,65.20%的企业设置了信用管理部门,74.40%的企业设置了信用管理专职人员,62.08%的企业参加了信用建设和信用修复等相关培训,150家企业被选树为诚信典型,104家企业享受到信用加分政策。加强社会诚信建设,营造“知荣辱知礼仪”的社会风气,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激发社会正能量。整个社会是由一个个简单的个体、单位汇聚而成,个人、单位的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坚实基础。企业诚信与社会诚信是相辅相成的。企业作为经济活动重要的责任主体,进一步推进诚信文化建设,就会不断提高企业诚实守信的道德素质,不仅避免由企业非主观原因而造成商业失信,而且有助于引导公民共同构建更加宽广稳固的诚信道义高地,鼓励越来越多的人以讲诚信为荣,为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添砖加瓦。有关数据表明,在全国文明城市中,诚信企业的比例比其它地方高出一倍以上,而“老赖”数量则明显较少。诚信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决定着着企业诚信文化的特征:诚信观念是信用意识最主要的内容,它不仅引导人们的信用行为,并且是形成各种信用制度的基础、决定企业信用管理成败的关键。诚信待人是一种习惯,严于律己是一种态度,二者紧密相关。当自律意识增强,就可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可以控制好自己的行为,甚至可以把握好自己的情感。尤其在经济活动中,可以让追逐利益合乎道义,以诚信为道德支撑点。契约精神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尊重规则和重视规则的意识,是一种重视承诺与践行承诺的精神。金钱关系的原本性在于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契约关系的平等性在于遵守合同和法律。诚信文化重在强化契约精神,使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各自让渡了自己的部分产品或所有权,同时又从对方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实现平等互利。从经济学的视角来观察,企业诚信文化具有显著的物质利益性,信用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经济意义。人们之所以要用诚信来规范各自的行为,是因为这种社会资源在转化为“经济资本”的运作过程中,能够极大降低运作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企业诚信问题已经典型地体现为市场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问题。以“法”为基的制度性也是企业诚信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企业市场信用的基础是法制,加强诚信法制建设就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最重要的一环。换言之,诚信法制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法制信用。
来源 | 法治九原
初审|张春燕
复审|侯海燕
终审|李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