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李华瑞、广东工业大学王俏CEJ:对过一硫酸盐非自由基氧化体系去除多种有机污染物的选择性氧化机制的见解

学术   2024-11-04 12:39   江苏  
‍‍‍‍‍‍‍‍‍‍‍‍‍‍‍‍‍‍‍‍‍‍‍‍‍‍‍‍‍‍‍‍‍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第一作者:王俏 副教授(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通讯作者李华瑞 讲师(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论文DOI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56074


成果简介

通过非自由基途径对过一硫酸盐(PMS)进行非均相催化在环境修复方面显示出许多优势,有必要揭示影响氧化途径和对不同有机污染物选择性的因素。本研究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ABO3BiFexCo1-xO3钙钛矿催化剂,实现了PMS活化和污染物氧化过程中催化活性和机理的转变。制备的BiFe0.5Co0.5O3BFCO-3)在10分钟内对磺胺甲恶唑(SMZ)的去除率达到98%,且具有较高的动力学常数(kobs=0.334min-1)。催化性能优越的原因是在其B位点上引入了双金属,从而增强了对PMS的电子贡献能力,这一点已被d带中心计算所证实。无机阴离子和腐殖酸等对SMZ降解的影响较小,这是因为单线态氧被证实是BFCO-3/PMS系统中的主要活性物种。此外,还探究了包括阿莫西林(AMX)、头孢氨苄(CFX)、环丙沙星(CIP)、左氧氟沙星(LFX)、磺胺嘧啶(SDZ)、磺胺甲噁唑(SMZ)、4-乙酰氨基苯酚(ACP)、苯甲酸(BA)、双酚A(BPA)、卡马西平(CBZ)、甲硝唑(MNZ)和萘普生(NPX)在内的12种有机污染物的选择性氧化机制,lnkobs与它们的半波电位(φ1/2)值之间呈线性相关(BAMNZ除外),这表明非自由基催化作用起主导作用,阳极电位较低的酚类化合物更容易失去电子而被降解。此外,还根据福井指数精确确定了具有代表性的SMZ的亲电物种攻击反应位点。并通过LC-MS/MS技术进一步确定了SMZ的降解中间产物,从而提出了其降解途径并预测了其生态毒性。这项研究不仅为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提供了一种高效的高级氧化体系,而且加深了我们对非自由基主导催化过程中选择性氧化机制的理解



引言

近年来,由于基于过硫酸盐的先进氧化技术(PS-AOTs)成本效益和优良的氧化还原性能,研究人员在钴、铁、铜、锰等过渡金属基多相催化剂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单金属材料相比,混合金属材料具有更高的催化性能和更少的金属泄漏性。特别地,一般式为ABO3的钙钛矿型氧化物更具有吸引力,因为AB位点的金属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促进必要的氧化还原循环,进一步提高过硫酸盐的催化能力和可重用性。此外,通过调整B位点的组成,调整其电子结构和表面性质,可以进一步优化钙钛矿的催化活性。本研究通过简单的水热方法制备了由铁、钴和铋元素(随摩尔比变化)组成的一系列BiFexCo1-xO3钙钛矿催化剂(BFCO-x),并构建了BFCO-x/PMS非自由基氧化体系,结合系统表征和电荷密度模拟,揭示了BFCO-3的理化性质及其优异催化活性的起源。为解析BFCO-x/PMS体系中选择性氧化机理,开展了包括阿莫西林(AMX)、头孢氨苄水合物(CFX)、环丙沙星(CIP)、左氧氟沙星(LFX)、磺胺嘧啶(SDZ)、磺胺甲恶唑(SMZ)、对乙酰氨基酚(ACP)、苯甲酸(BA)、双酚ABPA)、卡马西平(CBZ)、甲硝唑(MNZ)和萘普生(NPX)在内的十二种有机污染物的氧化效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污染物的氧化途径和去除效率与其污染物的半波电位(φ1/2)值呈负相关关系



图文导读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1BFO(a-b)BCO(c-d)BFCO-3(e-f)SEM图像,BFCO-3(g)HRTEM图像,BFCO-3(h)SAED图像,以及BFCO-3(i)的元素图谱。


1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制备的BFOBCOBFCO-3的表面形貌。对于BFCO-x催化剂,掺入铁和钴并没有改变其原有的晶相,不同的金属掺杂比会导致XRD衍射峰的峰强度发生变化,而BFCO-x平面上的峰强度和尖锐峰可归因于与普通BiFeO3BiCoO3相比它们的结晶性得到了改善。因此,BFCO-3表面出现了上述两种粒子的附着,表现出相对松散的结构,避免了颗粒之间的自聚集,暴露出更活跃的表面。通过选定的区域电子衍射图(SAED)观察到明显的斑点和环,表明该材料是多晶环与单晶的叠加。元素作图也显示了BFCO-3BiFeCoO元素的均匀分布和同时存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实验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掺杂FeCo的复合催化剂材料BFCO-3


2:制备的BFOBCOBFCO-x催化剂的XRD图(a)和BFCO-3XPS全谱(b)、BFCO-234Fe2pXPS光谱(c)、BFCO-3Bi4fXPS光谱(d)、BFCO-234Co2pXPS光谱(e)和BFCO-3O1sXPS光谱(f)。


2通过X射线衍射(XRD)确定了合成材料(BFOBCOBFCO-x)的晶体结构和相纯度。BiFeO3BiCoO3的主要衍射峰表明复合材料制备良好,并且在BFCO-x复合材料中观察到了BiFeO3BiCoO3的主要特征峰。后续在高分辨率XPS图谱分析进一步证实了BFCO-3中所有元素的化学状态。在BFCO-3样品中检测到了Co2pFe2pBi4fO1sC1s的峰值,表明晶体结构中掺入了FeCo元素


催化性能评价

3:降解效果(a),不同摩尔比的FeCo对制备的催化剂活化PMS降解SMZ的反应速率常数(b),不同操作参数对SMZ降解的影响:催化剂用量(c)、PMS浓度(d)、污染浓度(e)和BFCO-3/PMS/SMZ系统中的初始溶液pH值(f);无机阴离子和NOM的影响(g)、循环效果(h),活化PMS降解SMZBFCO-3催化剂的金属溶出(i)(反应条件:温度=298K,初始pH=±7.0[SMZ]=4mg/L[PMS]=0.15mM,催化剂=0.1g/L):温度=298K,初始pH=±7.0[SMZ]=4mg/L[PMS]=0.15mM,催化剂=0.1g/L)。


如图3a所示,以SMZ为主要污染物,在近中性条件(pH=7.0±0.5)下评估了所制备的各种材料的催化性能。(图3b)表明BFCO-3SMZ的去除率最高。在催化降解SMZ的过程中,与BCOBFO基体相比,BFCO-3更善于向PMS提供电子,从而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图3f-3g可知BFCO-3优异的催化性能。图3h表明BFCO-3在降解SMZ过程优异的稳定性


评估BFCO-3/PMS系统中的反应物

4:不同淬灭剂(aMeOHTBAbFFAp-BQ)的淬灭效果;预混PMSBFCO-3SMZ的去除率(c);BFCO-3电极的开路电位曲线(d);添加DMPOeg)和TEMPf,在BFCO-3/PMS/TEMP/SMZ系统中添加p-BQ)后获得的EPR光谱。(反应条件:温度=298K,初始pH=±7.0[SMZ]=4mg/L[PMS]=0.15mM,催化剂=0.1g/L[MeOH]=75-300mM[TBA]=75-300mM[FFA]=3.75-15mM[p-BQ]=3.75-15mM)。


根据自由基淬灭实验、电子顺磁共振实验和开路电位实验的结果,证明单线态氧是BFCO-3体系中的主要活性物种,硫酸根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和电子转移途径也参与其中。铁和钴的协同作用使BFCO-3具有很高的降解性能,从而有效地氧化污染物


BFCO-3/PMS系统对不同污染物的选择性氧化作用

5:不同污染物在PMS剂量为0.15mM(a)0.3mM(c)0.6mM(e)时的氧化情况;不同污染物在PMS剂量为0.15mM(b)0.3mM(d)0.6mM(f)时的降解kobs值。(反应条件:温度=298K,初始pH=±7.0[污染物]=4mg/L[PMS]=0.15~0.6mM,催化剂=0.1g/L)。


5揭示了BFCO-3/PMS系统对12种不同有机污染物的选择性氧化能力,其中ACPBPAAMXCFX可以快速去除,而NPXLFXSMZ的降解反应速度较慢。然而,在BFCO-3/PMS体系中,SDZCBZCIP的降解速率较小(0.1190.138min-1),MNZBA的去除率低于20%。当PMS的用量增加到0.3mM时,NPXLFXSMZ的降解效率相对较高(图5c-d)。同时,SDZCBZCIP的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原来的1.712.61.8倍。当添加的PMS升至0.6mM时,除了BAMNZ外,几乎所有这些污染物都能在BFCO-3/PMS系统中10分钟内完全降解(图5e-f)。这些结果揭示了BFCO-3/PMS系统对不同有机污染物的选择性氧化能力,并且可以通过增加PMS的用量来提高氧化效率


612种污染物的半波电位(φ1/2)计算值(a);添加PMS和不同污染物后BFCO-3电极的开路电位(bc);PMS剂量为0.15mMd)、0.3mMe)和0.6mMf)时,各种污染物的φ1/2值与其kobs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不同有机污染物在催化氧化过程中的反应性与其分子结构和氧化还原特性有着深层次的联系。循环伏安曲线为确定目标有机物的氧化还原电位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其中的半波电位(φ1/2)准确地反映了污染物的氧化还原特性。图6a显示了所选有机污染物的φ1/2值排列顺序:ACP<BPA<NPX<LFX<SMZ<AMX<CBZ<CIP<CEX<SDZ<BA<MNZ。结果表明,加入0.3mMPMS后,BFCO-3的初始氧化电位(0.22~0.27V)明显升高,并稳定在0.5V左右,这可能与BFCO-3PMS的强相互作用有关。可以观察到,添加有机污染物后的开路电位变化与相应有机污染物的φ1/2呈负相关。特别是当加入ACPBPA时,电位分别迅速下降到0.407V0.413V,这表明电子转移过程在BFCO-3PMS和有机物(ACPBPA)之间发生得更为显著。然而,在溶液中引入BAMNZ只带来了轻微的影响,这表明BAMNZ因其具有吸电子基团而不能诱导有效的电子转移。

众所周知,不同有机污染物在催化氧化过程中的反应性与其分子结构和氧化还原特性有着深层次的联系。循环伏安曲线为确定目标有机物的氧化还原电位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其中的半波电位(φ1/2)准确地反映了污染物的氧化还原特性。图6a显示了所选有机污染物的φ1/2值排列顺序:ACP<BPA<NPX<LFX<SMZ<AMX<CBZ<CIP<CEX<SDZ<BA<MNZ。结果表明,加入0.3mMPMS后,BFCO-3的初始氧化电位(0.22~0.27V)明显升高,并稳定在0.5V左右,这可能与BFCO-3PMS的强相互作用有关。可以观察到,添加有机污染物后的开路电位变化与相应有机污染物的φ1/2呈负相关。特别是当加入ACPBPA时,电位分别迅速下降到0.407V0.413V,这表明电子转移过程在BFCO-3PMS和有机物(ACPBPA)之间发生得更为显著。然而,在溶液中引入BAMNZ只带来了轻微的影响,这表明BAMNZ因其具有吸电子基团而不能诱导有效的电子转移。


污染物降解分析

7SMZ的化学结构(a)、SMZHOMOb)、SMZ的福井指数(f-)(c)、SMZBFCO-3/PMS系统中的降解途径(d)。


如图7所示,对SMZ进行了基于DFTFukui指数计算,以确定有机化合物中受非自由基和自由基攻击的反应位点。就SMZ而言,N7(f=0.088), O9(f=0.069), O10(f=0.058), N11(f=0.049), N13(f=0.061)O14(f=0.042)Fukui指数相对较高,表明它们具有较高的活性。同时还通过LC-MS/MS分析确定了SMZ的降解中间产物,并提出了它们的降解路线(图7d)。SMZ在多种活性物质的作用下,通过氧化,羟基化应等降解路径最终完全矿化为H2O,CO2,NO3-SO42-

8SMZ及其降解中间体的毒性:大型蚤LC50-48小时(a)、发育毒性(b)、诱变性(c)和生物富集因子(d)。


利用毒性估算软件工具(T.E.S.T.),通过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它们的毒性。总体毒性评价表明,BFCO-3活性PMS催化降解SMZ可实现解毒或减毒,从而有效抑制环境危害,保障生态系统的安全。

‘’

小结

本研究成功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铁//铋组成的过氧化物催化剂作为PMS活性剂。合成的BFCO-3样品在活化PMS降解SMZ方面表现最佳(kobs=0.7min-1)。此外,BFCO-3/PMS系统还能在不同反应参数和不同背景物质共存的情况下高效去除SMZ。仪器表征和DFT计算均揭示了铁离子对电子捐赠的促进作用,从而增强了PMS的活化和污染物的氧化。此外,BFCO-3催化剂在回收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可再利用性。研究发现,1O2是催化体系中导致SMZ降解的主要反应物,SO4•-,•OH,O2•-ETP也参与其中。在FCO-3/PMS系统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过程中出现了选择性氧化,这表明非自由基途径的作用是倾向于攻击阳极电位较低的化合物。lnkobsφ1/2值之间呈负线性关系,当φ1/2值超过1.3V的特定阈值时,污染物表现出更难氧化的特性。LC/MS/MS测定了提议转化途径的降解中间产物,毒性分析验证了催化氧化过程的有效解毒作用。这项研究开发了一种可靠的水修复氧化系统,并有助于深入了解非自由基反应系统中的选择性氧化机制

‘’

作者简介

王俏:广东工业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高级氧化水处理技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横向课题8项。目前在环境领域高水平期刊AppliedCatalysisB:Environmental, 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等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

李华瑞:烟台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与化学转化技术,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3项。目前在环境领域知名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


投稿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王俏。投稿、合作、转载、进群,请添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环境人Environmentor是环境领最大的学术公号,拥有20W+活跃读者。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将环境人Environmentor加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在看”,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每日的推文!环境人Environmentor现有综合群、期刊投稿群、基金申请群、留学申请群、各研究领域群等共20余个,欢迎大家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我们会尽快拉您进入对应的群



往期推荐


年度热点文章Top10(2023年)
哈工大任南琪院士团队谢国俊课题组、重庆大学陈一课题组合作ES&T封面:亚硝酸盐依赖型厌氧甲烷氧化细菌的生态位分化机制
见证一个新领域的崛起——密苏里大学肖峰团队/北京师范大学李阳团队一篇承上启下的ES&T
ES&T社论:ES&T对材料类稿件的基本期望以及此类稿件应该如何体现其环境相关性
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军院士团队孙志强副教授ES&T、WR等:非自由基高级氧化净水技术系列研究成果
同济大学关小红团队ES&T封面:电化学氧化生成的Fe(IV)/Fe(V)可在近中性条件下选择性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同济大学关小红团队ES&T:一种可以轻松区分SO4•-与HO•并实时量化高级氧化技术中的SO4•-的新方法
哈工大任南琪院士团队贺诗欣课题组Nature Water:集太阳能脱盐、发电和作物灌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哈工大(深圳)任南琪院士团队路璐、深圳先进院高翔Nat. Sustain. :工业废水中多污染物协同原位生物转化合成高值化学品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曲久辉院士团队Science Advances:揭示脱水合在离子选择性膜分离中的作用机制
可持续视野SH|哈尔滨工业大学任南琪院士团队: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的评估与优化
学术招聘
美国范德堡大学环境工程研究生项目招生 (博士硕士)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化学与环境工程系门玉洁课题组招收博士生(或博士后)
香港城市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Dr. Sam H. Y. HSU课题组招聘博士
美国圣母大学环境分子与合成生物学实验室拟招收2名全奖博士生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瑞士Eawag联合招聘全奖博士生(环境方向)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赵华章教授团队招聘博士
学术资讯
耶鲁大学Julie B. Zimmerman教授出任ES&T主编
贝勒大学Bryan W. Brooks教授出任ES&T Letters主编
韩国科学院院士Wonyong Choi将出任ACS ES&T Engineering创刊主编
CEJ Advances创刊 | 潘丙才教授任主编,四位华人学者任副主编
ACS对话 | ACS ES&T Engineering创刊副主编马军院士
专访:Environmental Science & Ecotechnology 主编团队


扫描二维码,快速入群~

环境人Environmentor
分享环境领域内学术进展、热点资讯、招聘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