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思 | 为什么60年了还要记得这声“巨响”?我在上千条评论里找到了答案

时事   2024-10-16 22:00   北京  
小年说:
60年前的今天,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历史的底稿上,还有多少“巨响”却无声?

“历史将永远铭记所有把热血和青春奉献给这片土地的人们!”走进221基地,也听听年轻人怎么说......

推荐给你,静夜思。

为什么60年了还要记得这声“巨响”?
我在上千条评论里找到了答案
来源: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
作者:张国 胡春艳 整理:陈垠杉

这是一篇有力量的文章。
有理想的力量,有意志的力量,有保家卫国的力量,有埋头苦干的力量,有奉献的力量,有隐忍的力量,有记忆的力量,有爱的力量,有科学家的力量,也有人民的力量。
这是轰动世界的力量,也是静悄悄的力量。
你们又赋予了它文字的力量。(来源:冰点周刊评论区@七十一笑)

《最需要的地方》
(部分)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那天,消息是晚间公布的。很多地方都举行了庆祝活动。而在它的出厂地——位于青海省一片辽阔草原上的第二机械工业部“221基地”,由于严格的保密措施,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原子弹产自身边。
根据不同人的回忆,这里也有过庆祝活动,但与外地一样,都是为那离自己很远的、沙漠深处升腾的蘑菇云。有人这样问同事:“我们国家还能制造这么厉害的武器?在哪儿生产的啊?”
221基地的装配钳工黄克骥属于少数知情者。他参加了核试验,原子弹由他和同事手工组装。当他们从新疆马兰核试验基地返回,很多人都不知情,包括他妻子在内。
“那时候保密。”年近九旬的黄克骥这样解释60年前的事情。
推第一颗原子弹上塔。左起:蔡抱真、曹庆祥、黄克骥、朱深林。资料图片翻拍
直到原子弹爆炸后第二年,221基地的技术员刘智财去另一个工厂接收一款产品,还有人向他打听:“咱们国家第一颗原子弹是不是从苏联买的?”
刘智财不知怎么回答这样的问题。他所在的车间就负责核材料加工,但由于隔离式的保密措施,他对别的工序并不了解,也从未见过原子弹,“我们只知道自己所干的这一段、这一件”。
有过多支部队驻扎于此,包括附近山上的空军高射炮兵和探照灯兵。但许多士兵,直到服役期满都不知道,他们昼夜守卫的221基地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1958年开建,存续了36年多。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都诞生于此。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资料图片翻拍
当年的人早已四散。1995年,221基地退役,移交海北州。得名自古代“西海郡”,这里改名为西海镇,草原上又迎来成群的牛羊。
这是全世界第一个“化剑为犁”的核武器基地。
对那段历史,当地先是立了一座纪念碑,后来又开设了纪念馆。
当年221基地的年轻人在宿舍楼前。资料图片翻拍
2023年,纪念馆在户外搭起一条“596长廊,两侧由长长的姓名墙构成,墙上是30多年间在221基地工作过的人名。
第一个名字是阿白,到佐春香结束,刻上去的名字有31564个。
名字刻在特殊的锈蚀钢上,极易在手指沾上棕色铁锈。但字体镂空,无论晴天雨天,光线都会透过墙壁,使这些名字不时闪着银光。
很长年月里,有一位科学家在此地的化名是“王京”。但在这面墙上,他以本名示人——王淦昌,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对公众来说,墙上的多数人籍籍无名,也有极少数如雷贯耳,受到过国家的崇高嘉奖:在首都的人民大会堂里,在庄严的仪式上,他们每人获得了一枚由500多克黄金打造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那是1999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诞生35年之后。
属于力学家郭永怀的那枚奖章是追授的。奖章发出时,他已殉职31年。1968年,他从青藏高原的这个地点出发赴北京,飞机降落前,不幸发生了空难。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中,他是唯一的“烈士”。
每位“两弹一星”元勋都在这个纪念园区拥有单独的雕像,但回到姓名墙上,再大的人物,也是按照姓名汉语拼音的顺序,排在密密麻麻的3万多个名字里。每个名字拥有同样的面积。
“核二代”夏鹏重返金银滩,在“596”长廊上找到父亲夏永泰的名字。胡春艳/摄
与郭永怀、朱光亚、周光召紧邻的分别是郭永明、朱光辉、周光先。于敏在于海荣的左侧,邓稼先的上方是邓家润,陈能宽下方则是陈攀森。当年在核武器研制中与王淦昌、郭永怀一起作为技术上的领路人、被称为“三尊大菩萨”之一的彭桓武,夹在彭华述与彭换清之间——以这种方式,他又回到了念念不忘的“集体”中。
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的很多年后,一些科学家凭借这两种核弹的理论设计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彭桓武排在获奖名单首位,但他拒绝把奖章带回家里。他交给“集体”,并写下“集体,集集体”的赠言,表明自己的态度。
在这些科学家引领下,刘书鹤也因在这里的工作获得过国家科技奖励和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他对记者说:“我的体会,那是全国人民大力协同的结果,是上万人群策群力攻关的成果。至于我们每个人,你最多是青海湖里的一滴水、金银滩上的一棵草。”

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林久星/摄


“历史将永远铭记所有把热血和青春奉献给这片土地的人们!”2009年,纪念馆开馆时已立过一面姓名墙,基座上有这样一行字。
因为资料缺失,那面墙上只有6000多个人名。年深月久,一些名字因为锈蚀,完全看不清楚。少数则格外显眼,因为不断得到擦拭。有人甚至努力爬到几米高的地方,用鲜艳的染料去描出某个姓名。
3万多个名字,等待我们擦亮>>>>>>>>>>>>点击阅读原《最需要的地方》
@浮世:看得热泪盈眶。虽然文章很长,但是值得细细阅读。
总有人默默奉献,甚至不知道自己负责的是什么,干就完事了;总有人努力攀登,证明中华民族不弱于人。
@滴水穿石:执着的信念铸就辉煌的历史,他们用毕生的力量托起共和国屹立于世界的荣光。
@刘丙方: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忘记这些曾经汗浇血铸“两弹一星”精神的英雄们。
你们是共和国的功臣,是国泰民安的保护神,是人民心中的大英雄。

由@中核集团 发起的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核级抽奖”下,国家队纷纷响应。网友:太太太太大气!


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60周年

TA们这样说


东方巨响


10月16日是个特别的日子。60年前的今天,1964年10月16日,位于新疆罗布泊的荒漠里,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晒太阳的小石:那天,“邱小姐”美丽绽放!那天,我们的腰杆挺得更加笔直!


@罗夫:60年前的今天,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声“东方巨响”震惊世界,成为无数中国人的骄傲!

@谢云龙:为国铸盾,为中国人民撑起了腰杆子!

@康师傅:“惊天一爆”,让中国人挺起脊梁!

@春暖花开:巨响的背后无数英雄与戈壁黄沙为伴,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今天,让我们用最炽烈的感情,向先辈们致敬!

@阿白:了解两弹一星的历史,有两个地方值得去看看,青海海北州的原子城和四川梓潼的中国两弹城,之前都是秘密基地,现在都是景区开放了,很贴心还有高标准VR可体验,现场游或者云游都很方便,向先辈们致敬!

从无到有

至此,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我们用事实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原子弹技术,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展出的周恩来总理1964年10月16日的日程表。他在接见《东方红》演职人员时宣布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张国/摄

@文博:从无到有,从有变强!是多少默默无闻的先辈们流血流泪换来今天华夏强国,感恩他们,我辈更当自强!

@敏敏:感谢先辈们坚强不息,一丝不苟的奉献精神,才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


@川流不息: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不负韶华:有剑不用和没有剑,不是一回事。


@Zhaoooo:收藏这条链接,等我女儿长大了,我要和她讲述两弹一星的故事,告诉她中国脊梁是什么样具象的精神。

无悔奉献

“东方巨响”背后,是许许多多我们如今熟知而当时隐姓埋名的英雄们,他们用青春书写奇迹,为祖国核事业奉献了一生。

邓稼先

@神奇海螺:小皮球,架脚踢(香蕉梨),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KK ashore:作为一名核工业人,我们要传承核工业精神,共筑强核报国梦。

@Van:流泪了,60年前那些科学家真的不容易,条件艰苦隐姓埋名,有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现在的核事业,致敬!

@FADEDSU:头皮发麻,那个年代真的啥也没有啊,是怎么造得出来的。

@chole D:我女儿6岁,她都能随口说出这个日子。总给她讲钱学森、郭永怀、邓稼先、钱三强这些让我们挺直脊梁骨做中国人的伟大前辈。新一代的孩子们,也一定要做更优秀的中国人。

@嘉威:此时的我身在异国他乡,但我为我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感到光荣,我骄傲我是一名中国人。

@Smile:致敬科学家,致敬科学家精神,赓续奋斗,继往开来!

@执:斗罢艰险又出发,铭记曾经的艰苦卓绝,展望未来的星辰大海!

如今,“两弹一星”精神,正在更多领域得到诠释——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突破了耐压结构、生命保障、远程水声通讯、系统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亚洲最大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实现绞吸船自动挖泥技术在我国的首次应用;“华龙一号”形成了国内首个完整的核电自主知识产权体系,首堆所有核心设备均已实现国产……

2024年10月12日,中核集团漳州核电1号机组获批装料。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
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

10月16日

这个沁入先辈们智慧和血汗的日子

早已成为一座丰碑

永载史册,永放光芒


END—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张国 胡春艳 整理:陈垠杉)部分综合:@中核集团、央视新闻、新华社等


投稿·合作:yesi@cyol.com

(邮件后请附联系方式)





睡不着,聊几句?

中国青年报
历史的一份底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