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详解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包括统筹财政、金融、消费、投资等领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具体举措。
郑栅洁表示,在投资方面,重点是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具体有三点。一是用足用好今年各类资金。目前7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已经全部下达,用于“两重”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和“两新”工作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经全部下达到项目和地方,目前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支持项目开工建设。二是提前谋划并下达明年部分“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经过梳理,续建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地下管网建设、城市更新等领域增量资金需求较大。明年要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加力支持“两重”建设。国家发改委将在年内提前下达明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支持地方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先行开工实施。
同时与此相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加快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国家发改委计划在本月底提前下达明年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明年要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加力支持“两重”建设,所涉及的项目已经经过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筛选,符合投向、前期工作成熟、具备下达条件,可以尽快在年内形成实物工作量。
目前,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申报工作已启动。万象工程咨询公众号此前也发表过多篇关于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的文章,详情可点击链接进行阅读:
一、支持范围
2024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主要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即”两重“建设。
以下是“两重”建设主要包括的具体内容:
(一)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以实现区域间的均衡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
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发展,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
“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推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现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国家安全战略: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确保国家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等,提高国家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能力。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高端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地位,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城乡融合发展:旨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包括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产业在城乡间的合理布局。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包括加强耕地保护,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加强粮食流通体系建设等。
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包括加强国内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强能源储备体系建设,加强能源国际合作等。
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确保国家资源安全,包括加强资源的勘探开发,推进资源的节约利用,加强资源的保护,加强资源的国际合作等。
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建设:包括能源系统、水利资源及排水系统、交通运输系统、邮电通讯系统、环境绿化系统以及防灾和战备系统等的安全建设。
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包括公共安全法规制度、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公共安全基础设施等。
城市网络安全建设: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保护城市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
城市消防安全治理能力建设:包括消防设施的建设、消防队伍的建设、消防安全法规制度的完善等。
城市能源规划与建设:科学规划城市的能源资源布局,合理配置各种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自然灾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监测预警系统、应急避难场所和救援通道等基础设施,提高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
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公园等生态保护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根据今年的申报情况,超长期特别国债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建设,项目储备范围包括八个方面,17个具体投向。
八个方面:1.粮食安全;2.能源安全;3.产业链供应链安全;4.城市基础设施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5.生态环境保护修复;6.交通物流重大基础设施;7.社会事业(产粮大县单列);8.其他重点领域,包含兴边富民行动试点城镇、边境口岸扩能改造等。
细分领域具体投向包括:科技研发,绿色智能数字基础设施,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公共保障体系,高标准农田建设,城市地下隐患管线维修、更新和升级改造,绿色产业体系,能源原材料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等。
根据10月12日新闻发布会发改委的发言,
续建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地下管网建设、城市更新等领域将是支持重点。重点支持城市燃气、排水等地下管网改造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以及老旧居住区宜居改造、城中村综合改造、城市交通设施安全改造等工程建设,有序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转型提质、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提升。
推动解决燃气管网老化、城市内涝、供水管网漏损等突出问题,以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危旧住房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的支持力度,以及老旧街区(老旧厂区)改造。
以上都是地方政府申报超出期特别国债项目的谋划方向。
原则上应为“十四五”规划、国务院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复的重点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或省级规划和相关实施方案中的重点项目。新开工项目要求前期研究论证充分,具备一定的前期工作基础,原则上能够在2024年底前开工建设。在建项目的开工时间应在2021年1月1日之后,能在2024年形成较大实物工作量。已完工或投资完成额超80%的项目不得报送。同时要严格落实各渠道建设资金,确保项目资金拼盘完整闭合。
项目单位根据申报通知要求,准备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同时从线上(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和线下(项目单行材料)两条线进行申报;由发改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对照专项管理办法和申报通知要求逐级审核、逐级上报。
线上:拟申报项目基本信息,由项目申报单位经互联网端口录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并推送至属地发改部门;由属地发改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筛选审核,并将最终通过审核的项目纳入国家三年滚动计划库,逐级推送。
线下:项目业主单位准备项目申报材料,包括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件、真实性说明、资金承诺函等单行材料,同步报送至属地发改部门。最终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汇总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进行项目审核,确定支持项目清单。
申请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2.项目基本情况:包括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生成的项目代码、建设必要性及可行性、建设内容、总投资及资金来源、建设条件落实情况、项目建成后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等。
3.项目列入政府投资项目库和三年滚动投资计划:通过在线平台,完成审批情况。
4.申请投资支持的主要理由和政策依据。
5.项目建设方案: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选址、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工艺方案、产品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等。项目投资估算:包括主要工程量表、主要设备表、投资估算表等。
6.项目融资方案:包括项目的融资主体、资金来源渠道和方式等。
7.具体管理办法要求提供的其他内容。
8.相关附件:包括项目城乡规划、用地审批、节能审查、环评等前期手续复印件以及资金到位情况。
根据以往国债发行经验,发行批准至落地用时近两个月,采用资金直达机制、中央还本付息,以缓解地方财政收支和债务压力,且依据各地项目上报情况进行分配。
1.投向要精准契合政策要求。建设项目投向要和具体投向契合,并符合“国债”的特征,既符合国家的战略,在未来几年能够集中力量办成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大事难事。
2.项目前期要素准备充分。新开工项目应研究论证充分,具备一定前期工作基础,原则上应当已完成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相关领域有特殊规定的除外),优先支持已办理完毕项目用地(用海)、环评、用能等各项前期手续的项目。对已完成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极需支持但缺少部分手续的项目,可按权限由各级人民政府或部门出具能够在开工前完成相关手续办理的书面承诺函。
3.投资要求。超长期特别国债要与中央预算内投资在大部分支持方向上体现错位安排,在少数关键领域可以加力支持,与中央预算内投资原则上不得重复安排同一项目。
4.开工时间要求。支持在建和新开工项目,新建项目原则上2025年底前开工,在建项目已完工或者总投资高于80%不予支持。
5.建设内容不得违规。项目原则上应为单体项目,在建设内容中不得含有房地产开发、楼堂馆所、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国家政策禁止的内容。
项目汇总申报单位应当依托在线平台(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对申请专项投资的项目开展审核,并对审查结果和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
审核后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推送至年度投资计划申报区,上报专项年度投资计划申请报告、绩效目标表并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审核要点包括:
1.项目是否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和三年滚动投资计划;
2.项目是否符合支持范围;
3.项目是否具有项目代码,通过在线平台核验项目代码真实性以及申报材料与在线平台上的项目信息是否一致;
4.项目是否重复申报;
5.项目单位是否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
6.申报投资是否符合支持标准;
7.项目是否完成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
8.原则上支持计划新开工、续建项目,不得用于已完工项目,计划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条件是否成熟、具备开工条件。在建项目各项建设手续是否完备,是否投资计划一经下达即可开工建设;
9.地方建设资金是否落实;
10.日常监管直接责任单位及监管责任人填报是否规范等。
在10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副主任刘苏社指出,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是否会加快地方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审批和建设问题,从发改委角度考虑,主要有三点:
第一,选准投资方向。一定要聚焦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需要,精准补短板、强弱项。比如,刚才讲的城市更新改造,投资潜力大、经济社会效益比较明显,是下一步地方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方向。
第二,做实前期工作。地方投资项目一定要深入开展项目前期论证,坚持先评估后决策,科学确定项目建设方案。依规高效履行项目相关的审批程序、落实建设条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第三,落实项目建设资金。一定要充分论证项目资金筹措方案,依法合规落实各渠道建设资金,特别是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考虑适当加大中央投资支持力度,切实减轻地方政府出资压力。
以上三点也是地方申报的项目能够获得发改委审批通过的要点。
点击以下链接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国新办发布会全文(信息量巨大)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国债、两重两新、专项债、一揽子增量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