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已是秋末,寒意渐盛,大地萧瑟。走进榆社县社城镇社城村花卉种植基地,却是繁花似锦。一盆盆蝴蝶兰、仙客来、蟹爪兰等花卉娇艳欲滴,工人们正在为花卉做嫁接,基地里一派忙碌景象。这是社城镇发展美丽经济的缩影之一。该镇通过多元化投入,在社城村打造26个草花棚和蝴蝶兰种植棚改造项目,在北翟管村完成14个花卉棚提档项目,在社城村引进干花艺术加工项目,以“美”促富。
社城村作为社城镇镇政府所在地,探索建立了“党组织引领+村企带动+能人技术支持+贫困户参与”模式,通过订单生产、就地务工、股份合作、土地流转等方式,确定花卉、设施蔬菜、中药材、玉露香梨、小龙虾、服装加工六项主导产业。从种植户中优选党员,组建花卉、设施蔬菜、中药材种植三个产业型党小组,推行“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融在产业链中”的党建引领机制,发挥返乡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由村集体出资成立锦祥苑花卉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占地5000平方米的高标准现代花卉产业园,党员种植户、村民代表和致富带头人组成监事会,着力打造“社城花卉”品牌。目前,社城村已建成200亩的花卉北园种植大棚27座、150亩的高标准日光温室花卉南园大棚11座,成为我市集育苗、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最大的花卉生产销售基地。
与此同时,社城镇不断拓展产业综合功能,在全镇4326亩设施蔬菜的基础上,抓住青少年活动中心集中研学的机遇,在南翟管村拓展认种小菜园、植物鉴赏园、CS体验园等,推动产学研劳体相结合,农文旅相融合。坚持抓大不放小原则,推动顶村驴场改牛场建设,新建2个300头规模养牛场,带动养牛饲养量达到3500头。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
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同时,社城镇积极推动发展林下经济模式,引导企业、村、农户发展林下沙棘、中药材,厚植青山底色,协调服务浊漳河河道治理,保护绿水长流。
在社城镇社城村中药材种植园,种植有半夏、白芷、苍术等中药材。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社城镇与榆社县天生农牧有限责任公司携手合作,共同打造高标准规模化道地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千万工程”对乡村生态宜居的引领效应,不仅体现在自然生态环境上,还体现在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效配套上。
社城镇围绕全域无垃圾乡镇创建和示范村建设,实施社城村环境卫生基础项目和库区移民绿化美化亮化建设,推动南翟管村秸秆藤蔓无害化利用项目运行,重点解决生产垃圾问题。实行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发动全民参与农村环境治理。截至目前,全镇参与1000余人(次),动用机械115台(班),清理垃圾260余吨、小广告460余处,增加绿化12处,立面整治1000余平米等,完成4个村、385户厕所改造,创新垃圾、污水、厕所常态化运行机制,保证垃圾不落地、污水不乱倒、厕所无异味。
“在我们村,见不到吵架斗嘴、打麻将的。”社城村村民郝建香说,“白天,村民们都去蔬菜大棚、花卉基地打零工,闲了就在村里的小广场上跳舞唱歌。”已经60岁出头的她,热心敬业,赢得了村民们信任,曾担任过村里的“法律明白人”和镇上的“矛盾纠纷调解员”。
社城镇强化党建引领,推动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并以创新党建网格机制小切口,实现社会治理服务大突破,创新“五员”定职、“五星”评定网格员管理考评机制,创新网格化“三亮一晒三评议一监督”长效运行机制,调动群众建立良好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沃野千里皆是金,绿水青山绕村边。在溢满丰盈的沃土上,社城镇正努力让农民富起来、让乡村强起来。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