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述
1.1 项目背景 项目目标:提高访客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人工登记的时间和错误。 项目意义:提升用户体验,增强安全管理,降低运营成本。 1.2 项目范围 系统覆盖区域:办公楼、学校、小区等。 系统功能描述:访客登记、人脸识别、权限管理、报警通知等。
系统架构设计
1.1 系统总体架构
前端摄像头:用于捕获访客人脸图像。 边缘计算设备:用于实时处理摄像头数据,进行初步的人脸检测和特征提取。 中央服务器:用于数据存储、管理和高级处理,如人脸识别模型的运行和结果汇总。 用户终端:包括移动应用、Web应用和访客登记终端,用于访客信息录入、权限管理和数据查看。
1.2 数据采集层
人脸识别摄像头: 型号:Hikvision DS-2CD2347G1-LU 分辨率:4K (3840x2160) 帧率:30fps 视角:107° 数据传输:以太网(PoE) 其他特性:内置红外补光灯,支持夜视;IP67防护等级,防水防尘。 红外摄像头: 型号:Dahua DH-IPC-HFW4431R-ZAS 分辨率:4MP (2560x1440) 帧率:30fps 视角:97° 数据传输:以太网(PoE) 其他特性:内置红外补光灯,支持夜视;IP67防护等级,防水防尘。 高清摄像头: 型号:Axis Q1798-LE 分辨率:4K (3840x2160) 帧率:30fps 视角:112° 数据传输:以太网(PoE) 其他特性:支持宽动态范围,适应不同光照条件;IP66防护等级,防水防尘。
入口处: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用于实时捕捉访客人脸图像。 重要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用于监控人流密集区域和夜间环境。 走廊和通道:安装高清摄像头,用于监控人流流动情况。
有线传输: 以太网(PoE):提供电源和数据传输,适用于固定安装且距离较近的场景。 无线传输: Wi-Fi:适用于室内或短距离传输,方便安装和调整。 LoRa:适用于长距离传输,适用于室外或大面积覆盖。
1.3 数据处理层
图像去噪:使用中值滤波或高斯滤波去除图像噪声。 人脸检测:使用Haar级联分类器或深度学习模型(如SSD、YOLO)进行人脸检测。 特征提取:使用深度学习模型(如ResNet、VGG)提取人脸特征。
本地缓存:使用SSD硬盘或NVMe硬盘进行高速缓存,存储最近的数据。 云端存储:使用云存储服务(如AWS S3、阿里云OSS)进行长期存储,支持数据备份和恢复。
去除无效数据:过滤掉模糊、遮挡或低质量的图像。 修正异常值:使用统计方法或机器学习模型修正异常值。 填补缺失数据:使用插值算法或预测模型填补缺失数据。
1.4 AI算法层
深度学习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CNN):用于人脸检测和特征提取。 深度残差网络(ResNet):用于人脸识别模型的训练。 传统机器学习算法: 支持向量机(SVM):用于分类和识别任务。 随机森林:用于特征选择和分类任务。
数据集:使用公开的人脸数据集(如LFW、CelebA)和自定义数据集进行训练。 训练平台:使用GPU集群(如NVIDIA DGX)进行模型训练,加速训练过程。 训练参数: 学习率:0.001 批量大小:64 迭代次数:100,000次 损失函数:交叉熵损失函数
测试集:使用独立的测试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评估指标: 准确率:99% 召回率:98% F1分数:98.5%
1.5 应用层
访客管理模块: 访客信息录入: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来访目的等。 权限分配:设置访客的访问时间和区域权限。 历史记录查询:查看访客的历史访问记录和照片。 报警通知机制: 异常情况检测:检测未授权访问、黑名单人员等异常情况。 通知方式:短信、邮件、App推送通知。 通知内容:异常情况描述、发生时间、地点等。 数据可视化模块: 实时数据显示:显示当前访客人数、识别成功率等实时数据。 历史数据分析:生成访客流量、识别成功率等历史数据的图表和报表。 地图显示:在地图上显示访客的位置和活动轨迹。
移动应用: 平台:iOS、Android 功能:访客信息录入、权限管理、数据查看、报警通知。 Web应用: 平台:浏览器访问 功能:访客信息录入、权限管理、数据查看、报警通知。 访客登记终端: 设备:触摸屏一体机 功能:自助登记、身份验证、打印访客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