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的一幅字“极为怪诞”,形态犹如“鬼画符”,被故宫禁止展出

文摘   2024-11-11 08:36   广东  

颜真卿作为楷书四大家之一,在书法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然而,在他众多的传世之作中,有一幅字却显得极为特殊,这幅字就是被北京故宫博物院禁止公开展出的《送裴将军诗》,其形态之奇特,犹如 “鬼画符” 一般,令观者乍看之下往往难以置信是出自颜真卿之手。

颜真卿的楷书以独特的笔法和结构特点,赢得了无数粉丝。在笔法上,藏露结合且以藏为主,起笔收笔锋尖多藏于笔画内,赋予笔画含蓄稳重之感;方圆并用以方为主,转折和起收处兼具圆润弧度与明显棱角,就像《多宝塔碑》中起笔、转折多有方折,增强了骨力与立体感;提按起伏顿挫有力,书写时对提按力度把握精准,横画起笔粗、中段细,撇轻捺重对比强烈。
笔画布局紧密,呈现出大气磅礴的张力;外紧内松,外部轮廓紧凑而内部空间宽松,严谨与疏朗并存;重心平稳,无论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重心都能精准把控。这些特点共同塑造了颜真卿楷书雄浑博大、气势恢宏的风格,笔画粗壮有力、笔力浑厚,展现出大唐风度与阳刚之美,其字体丰腴醇厚,丰满圆润有肉感却不失筋骨,与初唐瘦硬书风迥异,给人以厚重沉稳之感。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颜真卿《裴将军诗》墨迹临本
然而,《送裴将军诗》却打破了人们对颜真卿书法的固有印象。这幅作品中的裴将军,是唐代开元年间的裴旻,他镇守北平郡,骁勇善战,武艺高超,在抵御外敌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官至 “左金吾大将军”,且其剑舞与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并称 “三绝”。颜真卿所处的唐朝,国力强盛但边疆战事不断,裴旻作为英雄典范,备受尊敬。

《送裴将军诗》是一种融合了多种书体笔法和点画的 “破体书”。全卷二十七行,九十三字,气势磅礴,宛如剑拔弩张、雄姿英发,恰似神龙变化,令人震撼。其用笔精妙绝伦,融合各体特色,点画多用篆籀笔法,“藏头护尾”,中锋行笔,饱满圆浑,尽显稳重。
行草书以楷书入笔,既有张旭的 “恣肆” 韵味,又具独特创造性。在字体上,楷、行、草相混,大小、长短、肥瘦、斜正变化多样,间杂隶书笔法,气雄力厚。

放大欣赏:

笔画轻重、迟涩多变,结字疏密、俯仰有致,韵律美十足。全篇字体变化丰富,篆书圆转、隶书波磔、行书疾扫、草书通连皆有呈现。
结体突出外扩,气韵贯通,各字相互映照。章法上,行距自然多变,布白疏密不一,不同字体相间,跌宕起伏,节奏感强烈,天然之态尽显。

李志敏评价道:“颜真卿的《裴将军诗》以汉风为魂,融合诸体,牢笼百态,裴旻剑舞活现于鲁公笔端。欲医草之轻浮,可于此贴中求之”,何绍基在见到此作后也不禁拍案叫绝。
这幅作品突破了魏晋以来以 “空灵”“秀美” 为主的审美传统,创造了一种浑厚雄壮的审美标准。

不过,《送裴将军诗》的墨迹本也存在一些争议。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墨迹本无署款和书写年月,有观点认为其中部分字的书法结体庸俗、用笔滞钝,甚至一些字显得丑怪不堪,不符合颜真卿的书法水准。
从印鉴角度来看,“真卿” 葫芦印在篆法和印色方面存在明显伪造痕迹,应为明人所为。但即便如此,这并不影响《送裴将军诗》在书法史上的独特地位。

从颜真卿的书法发展来看,他虽继承 “二王” 笔法,但没有延续秀逸之姿,而是钻研汉晋碑作,汲取险峭、拙质的一面,并与 “二王” 技巧融合,所写字体雄健饱满、方正茂密,笔笔宽厚野逸,极具阳刚气魄。
尤其是像《祭侄文稿》和《争座位帖》这类作品,以 “秃笔” 写就,线条枯涩连转,飞动诡形异状,虽有涂抹修改,看似 “丑书”,但从艺术境界分析,这种夸张、强烈的视觉效果,却有着天然妙趣,境界深远,独具个性。
对此,您怎么看?
声明: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往期好文】点击下方蓝色标题跳转内容详细页面!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喜欢书法,就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关注,一起学习吧


书法寻迹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心灵的流露,是思想的载体。在这里,我们将带您领略书法的韵味,体验笔墨的灵动,感受文字的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