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筑梦“浙”里「66」|池如淮:一片归家的“云”

文摘   社会   2024-11-28 21:33   浙江  

点击上方“浙台头条” 关注我们





人生的奇妙旅程,往往始于一次不经意的启程。对于池如淮而言,他与温州真正的故事便是从一次朋友的邀约开始。一次简单的授课之旅,演变成了一段找寻心灵归宿与“延续”梦想乐章的非凡经历。


这一切的起点,便是那片浙南的温婉大地——温州瑞安,一个对他而言名字里就藏着浓浓乡愁的地方……


2008年,池如淮首次从美国回祖国大陆授课,便接到了好友的热情邀请,希望他前往温州一游。欣然应允后,他搭乘飞机抵达温州,随后由朋友驾车,缓缓向西南方向行进。“那时路都还没修好,也没有高速,沿途尽是乡村风光。”在与朋友的闲聊中,池如淮惊喜地发现,他们即将抵达的目的地,正是他在台湾时自幼便在证件上看到的籍贯所在——瑞安。

抵达瑞安已是中午,在朋友的热情款待下,池如淮入座餐桌,眼前错落摆放的高脚碗与清新可口的菜肴立刻让他感到格外亲切,“简直与我母亲的手艺如出一辙”。紧接着,服务员拿着“酒壶”就往碟子里倒“酒”,正当池如淮心生疑惑之际,朋友及时解惑:“这是酱油醋。”这三个字瞬间深刻烙印在他的脑中,“那股扑鼻的香气让我想起了母亲,这就是妈妈的味道,儿时的记忆与口味仿佛都重新回来了。”

历经多年海外生活的池如淮坦言,之前四处奔波时,总觉得自己是异乡人,但在瑞安的那顿饭却让他真正有了回家的感觉。这顿饭,也成为了他多年来念念不忘的记忆。


七年后,已届花甲之年的池如淮计划放下在美国高校的行政工作,专注于教授之职。此时,他收到了温州市政府组建交响乐团的邀请。池如淮心中立刻有了决定,“既然我还有些力量,还有些想法,而且相关部门也愿意支持,那我们就来试一试。”


2015年,池如淮应邀正式定居温州,并开始了交响乐团的筹建工作。这对他来说,不仅是新生活的开始,更是回到家乡“延续”梦想的契机,也是他为家乡贡献的一份力量。

从此,在池如淮的微信朋友圈时常能看到关于交响乐团的信息。他自豪地说:“在那一年的7月,我们用了不到2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招生、组建了乐团,并开始了为期十天的集中训练。我们的速度很快,可以说是最快成立交响乐团的纪录之一。”


2015年7月30日,对于温州城交交响乐团和池如淮来说都意义非凡。因为在这一天晚上,乐团在温州大剧院迎来了首场演出。舞台上,池如淮手持指挥棒“划”开了音乐会的序幕,交响乐团奏响的优美旋律犹如一股暖流弥漫整个剧院,动听的乐曲余音绕梁,观众的掌声久久不息。

在随后的一年半时间里,池如淮组建的温州城交交响乐团陆续带来了60多场大型演出和100多场小型演出,“温州终于有了自己的交响乐团”。


作为格莱美奖唯一的华人评委,池如淮在音乐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和广泛的影响力。尽管荣誉满载,但他的指挥风格却轻盈纯粹。若问他交响乐是什么,池如淮会将其形容为“云”,这似乎预示着他与音乐之间行云流水般的轻盈邂逅。正如云是自由的,池如淮始终认为音乐也是无界的,能够跨越海峡,连接两岸。

“我一直很想促成两岸之间的音乐交流。”池如淮说,“因为音乐是一种最柔软的文化交流方式,它能够直击人心。通过音乐,我们可以很纯粹的地了解彼此、沟通情感。”当年温州市城交交响乐团招生时,便有十几位台湾音乐家报名加入。


在温州定居多年,池如淮深感温州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城市。从2008年到2015年,再到如今,温州每天都在展现新面貌。因此,他非常鼓励台湾的年轻人来到大陆、来到温州。在他眼中,温州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意味着无限的可能和机遇。而年轻人需要这样的环境来寻找机遇、实现飞跃。



谈及未来,池如淮依旧满怀希冀。“音乐人没有退休,我还很年轻,我还可以躺在草地上欣赏交响乐这朵云很久很久……”



- END -


文字|王璐瑶

视频|郑嘉威

编辑丨张鲁楠  王璐瑶

审核高齐

监制冯永明  陈文文




—— 精彩回顾 ——

浙台头条
两岸看浙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