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病例专区↑↑
作者: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陈欢欢
视神经病变是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危及视力的严重并发症,早期表现可不典型,哪些检查可帮助临床医生及时甄别视神经病变?发现视神经病变后又该如何处理?
TAO又称为甲状腺眼病(TED)或Graves眼病(GO),是一种危及视力且损伤外貌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约50%的Graves病患者罹患TAO,而大约2%的GO患者会发展为中度至重度眼病。
TAO可出现眼球突出、眼睑退缩、眼部红肿、眼睑挛缩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出现复视或斜视,甚至会因暴露性角膜炎或压迫性视神经病变出现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即使患者急性期消退进入稳定期,仍会因外观、视力损伤、眼肌运动障碍和不协调带来长期的心理社会影响。因此,需要对TAO患者给予足够的关注并个体化提供干预措施。
但目前TAO的诊治仍然面临不少的难点,分述如下。
👇👇
随着体检的普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抗体滴度轻度异常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些患者如果具有眼球突出或眼外肌增粗,就一定能诊断为TAO吗?
TAO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做出综合分析,因此,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是临床工作的难点之一。
依据《中国甲状腺相关眼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诊断TAO主要依据以下3方面:
(1)典型的眼部症状,如眼睑退缩、眼球突出、斜视、复视等;
(2)甲状腺功能或甲状腺相关抗体异常;
(3)影像学表现,如眼外肌增粗等。需要鉴别的疾病包括特发性肌炎型炎性假瘤、青光眼、眼眶肿瘤、IgG4相关眼病等。
特发性肌炎型炎性假瘤是TAO鉴别最困难的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和眼球运动痛,单侧多见,磁共振成像(MRI)可帮助甄别。一般其受累眼外肌的肌腱和肌腹同时增粗,而TAO肌肉增粗呈纺锤状,一般肌腹受累,不累及肌腱。但实际上特发性肌炎型炎性假瘤仅仅40%~57%附着点受累,增加了鉴别诊断的难度。
IgG4相关眼病最常累及泪腺组织,还可累及脂肪、眼外肌、三叉神经及视神经,但临床表现多样,需要结合血清学指标和其他受累腺体帮助诊断,必要时还需要活检验证诊断。
此外,有5%的TAO是甲状腺功能正常型,其眼部表现会先于甲状腺疾病发生。对于这些不典型的患者,需要密切随访,长期追踪,部分患者可试验性治疗以利最终诊断。
目前,针对TAO的分期主要依据TAO临床活动度评分(CAS)。这一临床分类方法便于区分疾病的活动期和静止期。但CAS评分有局限,其主观性较强,且多反映球前炎症,有时与病理状态、球后病变并不一致。
在CAS基础上,结合眼眶MRI可提升TAO分期的准确度。眼眶MRI检查显示眼外肌T2加权像呈高信号,提示为活动期;信号强度不增高或降低,提示为非活动期。
本课题组研究发现,泪腺增大伴信号强度增高,也提示存在活动期可能。我们在国内首次基于不同感兴趣区选择方法在T2 mapping图像上对眼外肌进行测量,发现两种感兴趣区测量方法(“热点”及“单层”)所得的眼外肌T2弛豫时间均能辅助TAO的活动性分期。同时,在国内首次基于分段读出平面回波成像的DTI技术对眼外肌及视神经进行测量,发现内直肌的平均扩散系数是疾病活动性的独立预测因子。
但现有大量关于TAO影像学特征的研究比较分散,尚未提出统一的量化指标,这也是TAO临床分期的难点。
甲状腺相关视神经病变(DON)是TAO严重的继发性病变之一,发病率为5%~8.6%,不仅引起视觉功能异常,严重可致盲。
DON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眼压升高、色觉减弱、视野缺损、视觉诱发电(VEP)异常等。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缺乏特异性。视力下降为DON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但通常不是首发症状。
DON患者的眼压相较活动期和非活动期TAO患者明显升高,眼压升高可以影响视网膜血管和神经纤维层促进疾病进展,其发生与眼上静脉回流障碍和眶内拥挤密切相关,若患者无眼痛等症状,容易被遗漏。
色觉减弱常出现在DON亚临床期,在DON的早期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视觉诱发电位(VEP)和视野检查是用于DON诊断的经典检查。VEP异常可以协助诊断DON。VEP主要监测视野中央10度范围,若异常发生于周围视野则可漏诊。视野检查可对VEP的完善和补充,下方视野缺损是DON经典且常见的视野表现。
由于DON的眼科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辅助进行诊断。MRI在软组织成像中表现出优势,尤其是评估DON视神经的微观结构变化时更加敏感,是辅助诊断DON的常规手段,较CAS评分更为灵敏、客观。临床工作中可结合眼科检查对DON做出诊断。
《中国甲状腺相关眼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推荐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静脉冲击治疗(HD-IVGC)为DON的一线治疗方法,在激素治疗期间须密切观察视功能和眼部体征,若病情加重须紧急行眼眶减压手术抢救视力。
EUGOGO指南推荐方案为甲泼尼龙每次0.5~1.0 g静脉滴注,连续或隔天给药,每周3次,共1~2周。
然而,大剂量的激素冲击需要承受高血压、高血糖、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且无法彻底解决眶尖拥挤问题。更棘手的是,部分DON患者在糖皮质激素等非手术治疗下反应差或不耐受,甚至贻误手术时机。
眼眶放射治疗和生物制剂对部分DON患者有效,但疗效和并发症仍需要更多临床研究验证。
及时的眼眶减压手术可以达到快速降低眶压和改善视力的效果,从源头缓解眶尖拥挤效应。IVGC联合眼眶减压手术可能是治疗DON更为恰当的措施,但二者如何序贯结合,制定个体化的程序性治疗方案仍需要大规模、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佐证。
静脉糖皮质激素(GCs)冲击是活动期TAO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然而,约20%~40%的TAO患者对GCs并不敏感,不但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还可能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这也成为TAO激素治疗的难点。因此,精准预测TAO激素治疗疗效至关重要。
既往有研究报道血清microR-224-5p联合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抗G2s抗体、眼外肌抗体、血浆外泌体miR-885-3p可有效预测TAO患者GCs治疗的有效性,但在临床上并不是常规检测。
近年来,影像学已成为TAO诊断、评估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方法。已有研究发现基于MRI获取的眼外肌和眼球内侧脂肪的厚度和平均信号强度比(SIR)、眶内脂肪结构定量参数等与TAO患者GCs治疗的反应性有关。
本课题组的研究还发现,眼外肌的熵值、均匀性和病程是TAO患者GCs治疗有效的独立预测因子。
此外,Naselli A等发现,在中重度活动期TAO患者中,高基线血清LDL-C水平可能会降低静脉GC治疗的疗效。
本课题组研究发现,血清总胆固醇(TC)联合磁共振参数EOM-SIRmin有助于早期预测中重度活动期TAO患者对GCs的治疗反应;二者联合可进一步提高TAO患者GCs疗效的预测效能。脂代谢指标的可干预性为提高TAO激素治疗疗效提供了可能,但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验证。
针对眼外肌发生纤维化的非活动期TAO或已经接受过眼科手术但仍存在眼肌运动、协调功能障碍的患者,我们需要寻找更有效的解决方法。
个体化的眼肌康复训练将是一个未来可行选择,但目前缺乏规范的评估标准和标准化康复训练方案。这也是遗留功能障碍的TAO的治疗难点。因此,建立客观规范的评估标准、制定规范的标准化康复训练方案迫在眉睫。
借助多学科合作与研究,改善TAO患者眼部运动的协调性,帮助患者恢复眼肌功能位,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活动能力将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综上,本文回顾了TAO诊治中的难点,从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活动性分期、激素疗效预测、视神经病变的诊治以及遗留功能障碍的处理,多维度阐明了临床应对TAO的困境和要点(图1),也为TAO临床应对提出了新的要求。
TAO诊治难点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青年编委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全科整体医疗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母婴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
主持省厅级课题4项
发表SCI论著20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15篇
中文核心期刊40余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21篇
主编著作2部,参编7部
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日本伊藤病院访问学者
获南京医科大学赵息宝奖教金
获江苏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2项
THE END
版权说明: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论坛报“领航计划”专项培训,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请联系【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内分泌】申请授权
血糖监测的 5 大常见误区,附正确血糖监测小技巧
中国首部肥胖症诊疗指南重磅出炉!这 10 种常见病都与肥胖有关
BMJ重磅!李延兵教授团队控糖新策略:SIIT后采取利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持续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和β细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