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浏览地图,尤其在电脑上探索电子地图,缩放拖拽之间可以去到世界的任何地方,Google map卫星图像放到最大,精度足够展示许多城市细节,街道的路沿、植物的投影,建筑的装饰轮廓,甚至人家屋顶上的桌椅都清晰可见,让人有种不可名状的自由感。地图缩到最小,上下基本固定,左右无限延伸,亚欧大陆、太平洋、美洲大陆、大西洋就像走马灯上的剪影,旋转回环又再次复现,如同无数的平行宇宙。
在随意探索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用中文在国产浏览器上搜索“世界地图”时,除去算法乱入和广告植入,看到的绝大多数是以东经150度为中线的地图图片,太平洋保持完整,大西洋被切割开来。小时候所有商店里都卖这种世界地图,去到任何亲戚朋友家,但凡挂着地图,也都是这种。但是当我在谷歌上用英文搜索“world map”,看到的大部分是以东经10度为中线,太平洋被拆分,大西洋保持完整的地图图片。也有将美国放在世界中心,大西洋、太平洋分处两侧的地图。
中国常用世界地图
欧美常用世界地图
美国特殊情况也会用的世界地图
虽然我们都知道地球是近似扁球形,地理上没有所谓的中心,各个国家制作的地球仪也基本一致,不会像地图那样产生变形,但地图的生产、运输更加便宜,更紧凑,更易储存,也更容易在电子屏幕上显示,所以地图设计依然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的认知有巨大影响。
虽然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不同国家的儿童从小在地图中认知到的世界就是不一样的。在中国的地图上,我们的国家处于世界中心,哪怕地图上大面积的视觉核心区都被没有陆地的太平洋所占据,欧洲,非洲和美洲也不得不处在世界边缘,而且形状产生了严重畸变,以至于国家众多的欧洲看起来会格外奇怪。但是在英语世界儿童眼中的地图,欧洲处于地图的中心,被亚洲,非洲,美洲所环抱,古老的东方是神秘、遥远的世界尽头。
再扩展开,从空间维度上来讲,要以3D的实际情况绘制2D地图就必须进行投影,除了我们常规所理解的透视投影,任何将坐标从曲面清晰而平稳地转换到平面的数学函数都是投影。从前学Arc-GIS,初步了解过投影变化。其官网上汇总了各种投影方式下的世界地图,非常有趣,值得一看【1】。常见的投影方式包括墨卡托投影、兰伯特投影、博斯特尔投影、亚尔斯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等等。然而,由于空间维度的降低,每一种投影都必然会扭曲至少部分映射区域,都以不同的方式保留、妥协或近似于基本的度量属性,这些投影方式的不同更加会导致世界地图的巨大差异。
不同投影方式下的世界地图
从时间维度上来讲,在没有卫星之前,人类绘制的地图虽千奇百怪,但无一不是当时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几个月前看过一本挺有意思的书,《从航海图到世界史》。书中提到,最早的航海家只能沿着海岸线航行,然后通过每次的航行日志去拼凑局部的海图,以期最终缝合成完整的世界地图,发展的集大成者是首次使用了经纬度线定位,描绘2世纪的希腊罗马社会所知世界的地图——托勒密世界地图(Ptolemy's world map)【2】。后来随着指南针的发明,人们可以通过罗盘进行导航,以方向为引导,不再依赖海岸线,如同星芒一样向32个方向放射的波特兰海图【3】逐渐流行起来。再到卫星上天,测量仪器升级,才慢慢有我们如今已经习惯看到的世界地图。
人们从小到大接触到的看似客观科学的知识,多数都是暂时的,片面的,不完全正确的,或者是被专门设计好来引导我们从某个角度去看待世界的。所以不应该固守某种观点,觉得自己对,别人不对,觉得对的就一定会永远对,也忽视了黑白对错之间无比广阔的灰度光谱。要多去听,多去看,多去关注与自己的认知不一致观点或者事实,按照贝叶斯公式【4】所定义的先验概率和后验概率,不论一开始我们偏差的有多远,只要根据新的信息不断迭代更新,就能逐渐接近更为完整的事实。
扩展链接:
【1】https://pro.arcgis.com/zh-cn/pro-app/latest/help/mapping/properties/list-of-supported-map-projections.htm
【2】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6%89%98%E5%8B%92%E5%AF%86%E4%B8%96%E7%95%8C%E5%9C%B0%E5%9C%96
【3】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rtolan_chart
【4】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8%B4%9D%E5%8F%B6%E6%96%AF%E5%AE%9A%E7%9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