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精神与石油报国】曾慕蠡:情牵教海 魂系石油

教育   2024-11-04 21:49   黑龙江  


编者按: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教育家精神,为广大人民教师提供了精神航标和行动指南,为建设支撑教育强国的教师队伍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值此第40个教师节和新中国成立75周年来临之际,即日起,学校党委宣传部推出“教育家精神与石油报国”系列报道,讲述东油师者的感人故事。这里有你敬仰的老师,有熟悉的同窗或学长,也或许是从未听过的陌生名字。我们相信,你会从故事里得到东油师者心怀祖国、为国争光的爱国力量,崇学尚研、求实创新的拼搏力量,让每个学生心中充满爱与希望的前进力量。东北石油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初心不改、永挑重任,在冲击国家“双一流”的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赛出好成绩,助力科教兴国、能源报国、人才强国,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伟业的奔涌大潮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曾慕蠡(1918—1994),1918年4月出生于江西省于都县,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1953年到北京石油学院任数学讲师,1961年到东北石油学院任教。曾担任东北石油学院数学教研室主任、基础课处主任,兼任大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黑龙江省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和全国石油高校高等数学课程指导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曾慕蠡

曾慕蠡教书育人,严谨治学,40年如一日。他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数学讲授方法,培养出大批石油科技人才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他集一生心血撰写了《数学分析释义》专著三卷,编写了12卷的《油田应用数学》(其中有7卷已出版)。在应用数学研究方面,他积极参与大庆石油工业发展和油田建设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取得 12 项科研成果。

曾慕蠡曾多次获得学校、大庆市、黑龙江省及石油工业部的表彰。1978年春天,他代表石油战线有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出席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他参与的大庆油田攻关项目“大型输油仪表的研制”,其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他本人荣获全国科学大会表彰的“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个人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大庆日报》《大庆科技报》(现《科学生活报》)等媒体先后报道了他的事迹。1990年获得国家教委颁发的“从事科技工作四十年”荣誉证书,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授予石油工业有突出贡献教育专家称号。

坚定信念  执着追求

1953年曾慕蠡从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被直接调入北京石油学院任数学教师,讲授测井专业的高等数学和工程数学课程,同时为数学师资班开设数学物理方法课程,自此献身于祖国的石油教育事业。

20世纪50年代末,祖国北方发现了大油田,曾慕蠡怀着要为发展石油工业贡献力量,摘掉祖国“贫油国”帽子的强烈愿望,于1961年毅然告别了首都北京,举家北上,参加东北石油学院的创建工作。

莽莽荒原,他和师生们一起发扬艰苦创业的大庆精神,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没有住的地方,他们就盖起一栋栋干打垒;粮食不够吃,就种地、捡粮。冬天上课,手冻得伸不直,就在热水桶上暖手,脚冻疼了,就使劲跺脚来缓解。他和师生们正是以大庆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革命加拼命精神,硬是在荒原一片的土地上建起了一所立足油田的新兴大学,并且实现了当年建校当年开学的目标,奠定了这所院校成为全国重点大学的基石。

在特殊时期,曾慕蠡被定位为反动学术权威。在牛棚里,他忧虑国家的前途,但他坚信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知识,离不开教育,离不开科学。1972年周恩来总理作出“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指示,曾慕蠡重新担任数学教研室主任职务。风浪再大也动摇不了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信念。有人说他顽固不化,但更多师生带着敬意称他是几次扳倒、摁下去又顽强浮出水面的“葫芦教授”。他始终如饥似渴地坚持阅读数学巨著,掌握了四门外语,开拓了知识领域,为以后的教育、科研夯实了根基。

严谨治学  创新执教

在40余年的教学耕耘中,曾慕蠡治学严谨,主张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培养学生能力。他常说,打铁必须自身硬,教师是传授知识打基础的人,要完美传授一门课程,自身需具备3~5倍的知识量才能厚积薄发。虽然他数学功底深厚、教学经验丰富,但他敬畏教职、尊重讲台,从不敢有丝毫松懈。即使是在物质最贫乏的年代,他也没有停止购买大量的参考书籍,每次备课都要翻阅无数材料,重新组织讲稿、设计教案、整理板书。几十年率先垂范,兢兢业业坚守一生。

曾慕蠡给学生讲课

曾慕蠡(右一)指导青年教师

为了把抽象的数学讲得既条理严密,又生动易学,他探索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传授数学知识。经多年钻研,他总结出:数学科学也是通过实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形成的理论,数学命题就是人们在理性认识中的判断;教师的讲授需遵循人的认识规律,从数学书中挖掘出未表述的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引导学生去观察特殊的事物,从中提出一般性问题进行分析论述,经过严密论证后回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的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得到了生动的思维训练,同时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文献驾驭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曾慕蠡基于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把数学课讲新了、讲活了,讲出了特色。过去面对枯燥无味的数学理论,很多学生难以入门,望而生畏。曾慕蠡以他渊博的知识、循循善诱的讲授方式,充分地激发起学生积极思维的潜能。同学们感到思路清晰了,理解力增强了,基础知识增加了,距离把握数学的精髓更近了。循着这条道路,曾慕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投身石油战线的优秀学子,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油田建设和石油教育系统的中坚力量。

勇于实践  攻坚克难

20世纪70年代,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解决外输原油的计量问题已刻不容缓。周恩来总理严肃指出“计量问题是一个主权问题”。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与主权,当时的大庆科委(大庆油田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大庆油田科学研究设计院计划研制一套适应大管道输油的计量仪表——刮板流量计。当时该仪表在国外刚刚生产,在国内尚属首创。研发中的关键问题困扰着省内外专家团队,科研工作停滞不前。大庆科委及大庆油田科学研究设计院的科技人员专程找到曾慕蠡,请他“出山”。他得知这项任务事关重大,完全顾不上计较个人得失,就一口应承下来。制造这套仪表的关键是确定内腔形线,即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它的轨迹方程。当时无任何资料可查阅参照,攻坚难度可想而知。曾慕蠡反复分析,精确计算,凭借丰厚的数学功底,列了一个又一个方程,画了一条又一条曲线,常常通宵达旦。在上海苦干一个月后,他终于成功地找到了内腔形线的轨迹方程,按这个方程绘制的曲线与实物、图板对比,高度吻合!这项成果为制造刮板流量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国家填补了技术空白,并荣获了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

曾慕蠡(右二)与课题组老师探讨“刮板流量计”理论模型

做完这个项目后,曾慕蠡返回大庆油田科学研究设计院课题组,投入其他项目的理论分析工作。他经常奔波于安达和大庆之间,扎根一线、深入现场,和技术人员、工人吃住在一起,一边研究油田工程中的数学问题,一边给现场技术人员上数学课。他自己也从实践中学到了测绘、机械加工等知识。在与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他又解决了标准体积管、腰轮流量计、振动式液体密度计、高含水分析仪等设备中的一系列数学应用问题,先后取得12项科研项目中的数学成果,其中关于标准体积管数学模型中形状因子常数μ的提出和确定,属国内首创。曾慕蠡将这些成果先后整理成数篇论文,相继发表于科技期刊上。

将深奥的数学理论用于实践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曾慕蠡通过油田实践实现了人生的飞跃。在他面前没有前进的终点,只有新的奋斗目标,他不知疲倦,不断攀登。在参与油田科研与实践后,他对石油工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当他看到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前景时,感到石油系统迫切需要一系列能与石油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的数学指导丛书。他开始查阅大量的油田专业技术资料,收集石油技术研究成果,深入调查石油工业对数学知识的应用需求,利用业余时间,编写了多卷本的《油田应用数学》(其中7卷已由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集数学理论与油田应用于一体,受到油田科技人员的高度评价。

曾慕蠡在乘坐火车时不忘读书

呕心沥血  只争朝夕

1978年,60岁的曾慕蠡自知年事已高,为充实和加强数学教研室的师资力量,更需抓紧时间培养后人。他除担任正常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起培养研究生的工作,往往一站就是一天。他早起晚睡,经常工作到深夜。他为数学和其他理工科专业的研究生开设和讲授了现代分析、泛函分析、拓扑学等 8 门新课程。为了将这些理论深奥、语言艰涩难懂的知识讲解清晰,曾慕蠡带领数学教研室的教师废寝忘食、集体备课,成功开设并胜利完成全校理科和工科专业的全部数学课程,奠定了学校数学教育的基石。

曾慕蠡为开设新课查阅资料

曾慕蠡担任基础课处主任后,千方百计带领年轻教师迅速成长为学校的教学顶梁柱。在他任职期间,数学教研室多次被石油工业部、黑龙江省、大庆市授予“先进集体”“标杆单位”等荣誉称号。

春蚕吐丝  一生方尽

1989年7月,71岁高龄的曾慕蠡退休之后本应闲居家中颐养天年,但闲不住的他深感《高等数学》教材中严谨的理论体系掩盖着数学模型建构的生动过程,学生在学完《高等数学》后,往往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于是,他开始着手编著《数学分析释义》一书。该书基于数学思想的逐步发展,讲清思路,渐渐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分上、中、下三卷,获得国家教委组织的高等工科院校应用数学专业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教材审稿会的好评,经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专著资助出版评审委员会推荐,由北京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曾慕蠡(左二)参加全国石油高校数学教学研究会议

1985年首个教师节,曾慕蠡(前排左五)与数学教师合影

一个“忙”字表明了曾慕蠡晚年生活的特点。他说:“我已70有余了,要抓紧剩下的时间,把我掌握的知识留给后人,献给石油教育事业。”他克服了行动不便带来的诸多困难,拖着不适的身体,孜孜不倦地工作。1994年9月,正当他忙于《油田应用数学》后几卷的编著及其他各卷的出版、发行工作时,因过度劳累又住进了医院。在医院里,他预感来日无多。当领导和同事们来探望时,他把工作一项一项交代清楚,把问题一个一个落实。

1994年11月7日,曾慕蠡教授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赤诚和眷恋,带着深厚的学养和对世界的深邃理解与洞悉,走了。他奋斗一生,严于律己,宽厚待人,为人师表,德高望重,为数学学科建设和大庆油田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他以坚实、执着、稳健的步伐走过了76年的人生旅途,留下了他对数学宇宙的无限思考。他把自己的全部知识财富和毕生精力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祖国的石油教育事业,他的光和热将永驻石油沃土。



作者|张志军  曾昭英  曾湘华  陈竞飞
图文编辑|徐泽航
责任编辑|张 杰
审核|苍留松

东北石油大学
为您发布最新的东油校园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