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韩信墓前刻有2句诗,仅10个字,却写尽其一生,网友说"真绝了"!

教育   2024-09-30 19:58   湖南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韩信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


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


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


于是,刘邦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

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表面意思是飞鸟被打完了,好弓箭也就失去作用了。


刘邦

汉朝建立后,韩信被解除兵权,徙为楚王。后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


后吕后又与相国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今天小编要说道的就是汉朝开国功勋——韩信及其介绍下韩信墓前的两诗句。


历史上对韩信有许多评价,其中有一种评价,小编认为非常贴切:“亡楚归汉,定策汉中,擒魏取代,破赵挟燕,东击齐而南灭楚于垓下,兵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戴震主之威,携不赏之功。”

其实这一评价对其功过是非和人生悲剧也做了透彻的分析。


我们知道韩信是一个历史名人,他的名,靠的是屡战屡胜、从无败绩的军事奇迹。后世传奇中与韩信有关的历史典故也很多比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等等。

韩信墓前的祠堂中有个对联:“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短短10个字,虽没有唐诗的恢宏,也没有诗词的婉约,却是微言大义,道尽了韩信一生之事,点出了韩信一生中掌握其生死存亡的三个人:萧何、漂妇和吕后。

 第一句,生死一知己 

这个“知己”便是萧何,正所谓韩信成也萧何败萧何。


秦朝末年,全国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韩信一开始是在项羽帐下从军,但是一向孤傲的项王,从未重用过名不见经传的韩信。


韩信自感无出头之日,气愤之下投到汉王刘邦麾下,没成想刘邦一开始也没重用他,他又一次愤然离去,于是“萧何月下追韩信”,萧何极力向刘邦荐举韩信,这一历史典故也成为美谈,后韩信果然被封为大将,立下汗马功勋,此为成也萧何

后来,刘邦顺利干掉项羽,建立大汉王朝,当了皇帝,开始猜疑功高震主的韩信。韩信敏锐觉察到此事以后,便联盟夏阳侯陈豨密谋造反。

不料被萧何识破,于是萧何用计将韩信引诱到长乐宫,后来被吕后斩首,此为败也萧何

 第二句,存亡两妇人 

这两妇人,又是指哪两位妇人呢?这就要说到韩信投军从戎之前。


韩信少年时虽有才能却得不到别人的赏识,做生意又不善于谋划,所以只好寄人篱下,受到人们的辱骂和鄙视。

有一次,韩信在淮阴城下钓鱼,眼看已到中午吃饭的时候,他还没有地方可去,就到河边溜达。


河边有一些老年妇女在漂洗棉絮,看见韩信饥饿难耐的样子,就把自己的饭菜拿出来给韩信吃,这样连着十几天,韩信非常感激,发誓以后定要重报这位老大妈。

老人听了这话后,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根本没有指望你来报答。”


后来,人们就有这个典故来表示馈赠食物。宋代苏轼的《石塔寺》就运用了这个典故:“虽知灯是火,不悟钟非饭。山僧异漂母,但可供一荒。可谓是这位老妇给了韩信“生”。

吕后(楚汉传奇)

而另一位妇人,我想略知历史的人都会清楚,是刘邦的老婆吕后。


汉高祖十一年春,淮阴侯韩信被告“谋反”,吕后就与萧何一起用计,最终把韩信诛杀了。可谓是这个女人给了韩信“亡”。

吕后杀韩信,在外人看来是帮刘邦解决难题,其实是吕后为了自己而已,她是为了扫清障碍,为了自己以后专权,掌控天下做铺垫,可惜这些刘邦都未能看清,后来还因为吕后的劝说,又把彭越给处死了。


韩信和彭越的惨死,引起了英布等异性王的兔死狐悲之感,导致他们纷纷起兵反抗。


最后,导致刘邦不得不拖着虚弱之身前去征讨而加速了自己的死亡,让刘家天下险些落入吕氏之手。

韩信英雄一生,可是有趣的却是,他的生死命运竟然掌握在两个女人手上。存亡两妇人,不可谓不精准!

小学课文朗读
部教版新教材小学语文课文朗读(旨在陪伴孩子天天坚持朗读。这里是家长和老师陪伴孩子成长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