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Daron Acemoglu、Simon Johnson和James Robinson,以表彰他们对“制度如何形成及其对繁荣的影响的研究”。
人类历史发展和财富背后的规律一直是我感兴趣的话题。Why nations fail这本书我碰巧几年前读过。这次对诺奖获得者的经济学观点,忍不住提出一下自己的想法。
作者最主要的观点就是制度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成败,而不是资源,文化,人口等其他什么原因。作者把人类社会分成两种,一种是攫取型社会,一种是分享型社会。攫取型社会少数人占有资源,拥有垄断权,制定国家制度为他们谋取福利,这样的国家很少能够发展起来。
分享型社会,也将包容性社会,人民可以自由从事经济活动,分享政治和经济权利。在这里企业家频出,贸易自由,这些国家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每次我阅读社会科学的书籍,发现他们可能受到了理工科的影响。或者是说受到了牛顿的影响,就是总是希望能够发明出一套理论,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大家耳闻能详的马克思是这样。今年的诺奖获得者们也是一样。可惜人类社会其实比自然界要复杂的多。
一个人脑袋里面想的事都研究不清楚。别说复杂的几十亿的社会心理了。在我看来,某一种理论最多是能解释某些影响因素,或者促成了某件事情的概率,根本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但是作者上下五千年,博古通今,举了国家和社会的富裕和贫困的诸多例子,硬塞到他这个包容和攫取性社会框架里头。用来证明自己理论的正确。
比如一提到阿根廷,津巴布韦,南美洲,北朝鲜这样的例子就把他们统统归结为攫取型社会。
而一提到光荣革命之后的英国,工业革命后的北美或者北欧等成功国家马上就自动把它们归结为包容分享型社会。
然后根据这个去自圆其说。
其实人类社会哪有绝对的攫取型社会,或者绝对的包容分享型社会。一个国家可能经常是有些政策,有些政党,有些领袖是包容的,另外一些政策,一些领袖,或者是政党是攫取性的。或者某一个阶段是包容共享型的,另外一个阶段是攫取的。或者一个国家是对内是包容的,对外是攫取的。
我读这本的时候,很多时候会觉得不以为然,比如苏联早期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包容性的社会,但却能够获得50年的工业快速发展。文革时期的中国其实很难说它是一个攫取性的社会还是包容性的社会?其实更像是一个无知社会。就是一国之民被错误的意识形态洗了脑,对经济发展道路,与谁合作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我曾经有幸游历印度洋的三个岛国。分别是马达加斯加,留尼汪和毛里求斯。这三个国家身处印度洋,但是三个国家的GDP却有天壤地别的差距。马达加斯加人均GDP500美元,在非洲都是垫底的穷困国家。毛里求斯居中,人均GDP1万美元。留尼汪是法国的一个海外省,在三个岛国中资源最差,却人均GDP是3万美元。
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也一路思考为什么这三个国家会有如此大的差距。资源肯定不是最主要原因,甚至感觉是反过来的原因。但是不能只用制度影响一切的一条假说来说明。
一个国家是贫困还是富裕。最根本的原因,我觉得有四个,很多时候是交织在一起的。
第一个是制度的原因。这点我和今年诺奖获得者的观点类似。一个好的制度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各种生产要素。让人们投入创新。让企业家赋予探索精神。让人民勤劳忙碌去做有用的事情上。一个好的制度才会诞生马云,爱迪生,马斯克这样的创业者。
马达加斯加最穷困在于没有一套好的制度。现在已经进入第5次共和,中间多次经历独裁社会。而现在的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攫取型总统。他身兼法国和马达加斯加双重国籍,黑手党小混混出身,属于打算随时赚了钱就跑路的家伙。
制度决定论论另外的大家熟悉例子就是南朝鲜和北朝鲜的区别,东德和西德的区别。
第二个原因是文化。罗马不是一夜建成的。文化也需要漫长历史的堆积。学者们往往特别不喜欢这一点,因为文化涉及到种族,涉及到文化歧视和偏见。
可使文化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同样是曾经是欧洲殖民地的毛里求斯。只是因为殖民地的主子曾经是英国人。所以它独立后比马达加斯加的人均GDP高出20倍。
文化论另外一些我们熟悉的例子就是,同样的欧洲移民。英国和德国移民国家为主的地方,远比西班牙移民为主的地方要富裕。
或者美国和菲律宾这两个国家用的着一模一样的制度。但是因为文化和传统的影响,导致这两个国家有天上和地下的距离。
第三个原因是无知。在这些诺奖获得者的眼里,似乎把攫取性型国家的领导统治阶层定义为坏人,把包容型国家的领导者定义为好人。有点像古代的士大夫认为小人当道国家就会陷入混乱。好人当道国家就会陷入昌盛。
其实更多时候是无知,那就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他不知道怎么样把国家办得更好。或者往往伴着好心却做坏事。
这点在马达加斯加表现得非常突出,马达加斯加很多时候和世界贸易隔绝。为了保护民族产业,很多商品加取了高额关税。导致的结果就是国内大量的旅游资源并没有办法融入国际贸易大循环与他国进行交换。
在中国曾经有过疯狂的大跃进。大跃进与其说是攫取型制度或者是文化上带来的问题,不如说就是无知。
因为无知,虽然抱着美好的愿望,人民勤劳忙碌,最后急于求成,饿殍遍野。
第四个原因是偶然性。这是在所有的经济论述里最不喜欢提到的。因为一个人发明了一个伟大的理论,他就需要全身心的去维护他的理论的准确性。可是现实世界有大量的偶然性。
比如当年如果韩战没有爆发,日本可能不会这样快速走上富裕之路。当年拿破仑,如果没有兵败滑铁卢,毛里求斯不会成为英国人的殖民地。留尼汪今天不会比马里求斯更富裕。
在我们中国熟悉的偶然性里,如果李敏,李讷任何一个人是个男子,可能不会发生因接班人导致的Culture 大革命。
如果当年中国申请世贸组织的时候,不是民主党克林顿在台上,那么不会有之后20年大发展。今天这些学者抓破头皮也想不明白到底天朝属于包容性社会呢还是攫取性社会。
因为这些错误,所以我觉得今年诺奖获得者这些理论用来陈述历史可能有用,但是预测的能力非常的弱。
比如新加坡未来持续发达了,他会说是因为新加坡是一个包容开放多民族的国家。如果新加坡未来衰落了,他会说新加坡是少数精英统治攫取性国家。
再比如该理论根本无法预测日本到底未来会不会沦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虽然我觉得大概率会这样。可是我无法定义日本到底是一个攫取型国家还是要包容性国家?
再比如人们经常需要预测和对比中国和美国未来的发展。到底美国是攫取型国家呢?还是包容型国家?关于这个问题,民主党和共和党可能各有各的说辞。美国人自己和美国人以外的世界也会有不同的判断。
总结一下,我对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成就略感失望。我很怀疑作者在引用落后国家发展例证的时候,是否去过这些国家实地考察过。关于印度洋三国的对比分析和大航海对它们的影响以后我再写文章详细说明。
“兴于包容,毁于榨取”。怎么看都更像永远正确政治口号,不像学者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