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想替地主翻案:正是南霸天们的压迫,海南首个苏维埃在陵水诞生

文摘   历史   2024-02-22 21:03   海南  

前言

1964年10月的一天,毛主席在北京饶有兴致地观看革命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后,亲自作了三点批示:“ 第一,方向是对的,第二,革命是成功的,第三,艺术上也是好的。”

而毛主席所说的方向和革命,不仅仅是指当时的戏曲革命以及文艺创作要面向广大工农兵群众的大方向,更是指从1927年至1937年,在毛主席领导下,由中国共产党在各革命根据地所开展的土地革命,为千年以来首次打地主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所有制和满足农民土地需求的伟大尝试,当中《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原型,就诞生自海南琼崖革命根据地和琼崖纵队。

其实早在被改编成革命现代芭蕾舞剧之前,《红色娘子军》同名电影就已在全国上映,特别是由陈强饰演的恶霸地主南霸天形象,可谓是深入人心。这位南霸天的原型之一,即为海南陵水县大地主张鸿猷,1960年在拍摄《红色娘子军》电影时,南霸天庄园就是在位于陵水椰林镇张家大院取的景。

但是在一些公知,教授,地主余孽,精神地主和对岸1450网军眼中,南霸天们不仅被故意美化成所谓的乡贤,并且琼崖纵队,琼崖革命根据地乃至土地革命这一近代中国最伟大的革命,也遭到别有用心的丑化和诋毁。然而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在今天的海南陵水一带,保留着大量土地革命时期的红色遗迹。正是南霸天们的残酷压迫,海南各族人民才揭竿而起,在陵水创建了首个苏维埃红色政权,开辟了琼崖地区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辉一页。

南霸天们原型在陵水的其人其事

陵水位于海南岛东南部,同三亚接壤,由于受南海季风的影响,陵水常年气候湿润适宜,为发展热带农业的福地。但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绝大多数陵水百姓处于极端贫困状态,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当时陵水虽然号称全县共有官田11658亩,民田46634亩,是海南农田大县,但百分之九十的农田都集中在地主手里,尤其是被称作四大碗的张鸿猷,刘天德,潘太和与邢源利四大地主家族。而对于承租的农民来说,不管是好年还是荒年,每年收成的百分之八十都要被充作地租,除此以外还要向官府缴纳月捐税,户口税,人丁税和劳军费等多达二十余种苛捐杂税。如此一来,农民每年辛苦的耕种不仅一分收益都得不到,相反还要倒贴钱,最后的结局只剩下家破人亡。

这当中张鸿猷作为陵水四大碗之首,同时也是南霸天的主要参考原型,他们家堪称陵水一霸。张家祖籍在琼山,即今天的海南海口,于清朝末年迁来陵水。与其他地主不同的是,张家是有文化的,且懂得办教育迷惑人心,迁来陵水以后,张家从掌管孔庙起家,打着尊孔的旗号,很快就站稳了脚跟,并同当地世家大族联姻。等到张鸿猷继承张家家业后,国民党陵水县党部书记曾三省为亲家,县警察局长刘育英则是女婿,两个儿子张逢奎和张逢英又是县参议员,有了权力的加持,张家成为陵水名副其实的“南霸天”。

早在掌管孔庙和办学的时候,张家就同美日帝国主义勾结,以兴办新式学堂的名义强行霸占了23户人家的土地。等到修建张家大院的时候,张鸿猷又抢占了周围20多户邻居家的土地。而建成后的张家大院可谓十分气派,平房楼阁,花园书院,乃至客厅赌场一应俱全。除此以外,张家大院还有地牢,圈养了打手30多人,而这也隐藏着张鸿猷发家的另一大秘密。

原来张家还自创了名为加大利的高利贷,月息就有三分,然后不断利滚利。等到农民还不起的时候,张家就派打手去强取田契,如有不从就关入地牢。有些农民为了保住自家田产,只得卖女儿去给张家当婢女。所以说《红色娘子军》中吴琼花的原型是真实的,而张鸿猷之流占据全县九成农田绝非什么勤劳致富,就是赤裸裸的强取豪夺。

即使到了饥荒年代,张家依旧贪得无厌。1925年陵水遭遇严重旱灾,到处都是颗粒无收的田地和逃难的难民,但以张鸿猷为首的四大碗地主家庭竟公然勾结官府哄抬物价,将米价从每升60串钱拉升至300串钱,然后将一块光洋银元可兑换300文钱压低至260文钱,人为制造破产潮并借机吞并更多土地和房产。

值得一提的是,陵水也是黎族人民聚居区,其首领侗主掌握部落所有生产资料,按照成份划分也属于地主。但是这些侗主同样受到四大碗汉族地主家族的压榨,因为不识汉字和没有文化,他们被诱骗签所谓的合同,以高利贷的形式,最多时候一次性就失去三分之二的田产。为了赎回土地,濒临破产的黎族侗主只能将自家妻女送去作抵押,但四大碗们却继续欺压他们,将他们的妻女奸污后,贩卖到外地,美其名曰作媒。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陵水农民的觉醒年代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再加上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浪潮,琼崖也传来觉醒年代的春风。1926年1月,受陈延年领导的中共广东区委派遣,海南籍共产党员黄振士和王文明等人跟随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师向海南进军,一个月后海南光复,陵水先后成立了中共陵水县小组和国民党陵水县党部,黄振士被任命为中共陵水县小组首任组长。后来随着张鸿猷亲家曾三省被赶走,黄振士根据孙中山三大政策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接替曾三省出任国民党陵水县党部书记。

在黄振士的统筹下,陵水县的主导权逐渐被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所掌握。于是在1926年6月,陵水县农民协会正式成立,办公地点就设在位于椰林镇的顺德会馆,由共产党员吴文道出任主席。

随着农民协会的成立,陵水县农民第一次挺直了腰板,因为农民协会很快就在全县开展减租减息,取缔高利贷和废除苛捐杂税的运动,农民们每年辛勤的劳作,终于换来了回报,即自家有了余粮。这次面对着四大碗地主家族同官府的勾结,农民协会主动发动农民进行抗争,将县长邱海云赶出陵水,然后开仓放粮,一举平稳了物价和粮食紧缺的难题。

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起点:陵水县苏维埃政府的诞生

然而仅仅过去不到一年时间,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数天以后,邱海云就带领四大碗家族开始反扑,大肆杀害农民协会干部和会员,尤其是张鸿猷亲家曾三省组织的民团,手上沾满了农民的鲜血。

为了保存实力,黄振士将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撤往陵水周边的黎族村寨,同时黄振士还敏锐地认识到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甚至早于内地党组织率先组建了由党指挥的武装力量—陵水县农民自卫军,第一批武装人员来自黄振士叔父黄国仁家族,共20多人,拥有9支钢枪和14支火药枪。

但是黄振士也深知,仅凭这20多人和枪,是无法战胜背叛革命的国民党右派和地主反动派的,当务之急是壮大革命队伍。于是他决心争取黎族人民支持,向黎族青年传授文化知识,扶持黎族老人和弱小,针对黎族侗主则是灵活采取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最终黄振士成功争取到十余个黎族侗主带着全部家当投身农民自卫军,女共产党员,陵水女校校长吴觉群还同其中一位侗主王昭夷联姻,换来了大批枪支和弹药作为补充。1927年7月,陵水县农民自卫军被改编成琼崖讨逆革命军第八路军,王昭夷为总指挥,黄振士则担任党代表,拥有士兵2000余人,还组建了中国共产党首支水上武装力量,同时也是海军南海舰队前身之一的陵水县海上赤卫队,配备7艘帆船,12门土炮,攻打陵水县城,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时机自然成熟。

7月11日,讨逆军首次攻打陵水县城,因无法突破敌人火力防线以失败告终。一周以后,讨逆军二打陵水,一度攻进县城,由于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消息还没传到海南,黄振士以国民党左派的名义成立了工农民主政府。但也正是消息的阻断,让黄振士对国民党产生误判,没有继续追击,几天后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民团就疯狂反攻,讨逆军只得撤出县城。

在总结经验教训以后,1927年11月25日,讨逆军三打陵水,这次全歼国民党县城守军和民团主力,完全控制了县城和周边地区,甚至还占领了隔壁的崖县,即今天的三亚。12月16日,陵水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县城椰林镇的琼山会馆召开,正式宣布成立陵水县苏维埃政府,选举王业熹为主席,黄振士等11人为政府委员,同时由黄振士兼任中共陵水县委书记。此时张鸿猷虽然已死,但他的家人和其他四大碗地主家族全都仓皇逃出陵水,于是张家大院成为县委所在地,而琼山会馆则是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

陵水县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在中国革命史中扮演着重要意义,因为这是继广东海陆丰苏维埃政府后,华南地区成立的第二个苏维埃政府,更是海南岛首个红色政权,打响了琼崖纵队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第一枪。此外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是首个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主席,政府组成也是以少数民族为主,容纳各派进步力量和开明乡绅的苏维埃政府,走在了内地革命根据地的前列。

当南霸天们被赶走以后,陵水人民才真正迎来了解放。根据工农兵代表大会的决议,陵水县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土地革命条例》,宣布被地主霸占的所有土地契约一律作废,非法高利贷合约一律无效,收缴刑具,关闭地牢,手上沾满血债的地主,经公开审判后枪决,四大碗地主家族的产业则全部充公。而全县土地则按照人口比例统一分配,平均每位农民能分到三亩地,每年上缴的公粮不超过三成,剩余都归农民自己支配,至于税收除了维持政府正常运转的税收外,其余苛捐杂税全被废除。

除了开展土地革命外,陵水县苏维埃政府还严禁人口贩卖,解救被拐买的婢女,禁止缠足,废除包办婚姻,摧毁所谓节妇烈女祠堂,兴办教育,让女童上学,并在全县开展扫盲识字运动,县民人口素质大幅度提高。

后记

然而进入1928年以后,国民党军由蔡廷锴指挥,对陵水县苏维埃政府进行所谓的围剿,同年6月最后一个据点彭谷园失守,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成员大多都壮烈牺牲,幸存者中一部分与琼崖纵队其他单位取得联系,继续战斗,另一部分则撤往内地,还有一部分则撤到海外,参与组建了中共南洋地区工委,向海外华侨播撒革命火种,孕育出了马来亚共产党和泰国共产党。

一年以后,位于海口的中共琼崖特委机关也遭到敌人严重破坏,特委与各地党组织失去联系,几乎面临灭顶之灾,值此关键时刻,是中共澄迈县委书记冯白驹和琼崖苏维埃政府主席王文明挑起大梁,召开了内洞山会议,选举冯白驹为中共琼崖特委书记。在冯白驹的领导下,特委与在陵水等地的党组织和琼崖纵队武装恢复了联系,继续坚持游击战争,并在陵水周边重建根据地,一度恢复苏维埃政府。抗战爆发后,在陵水一带的琼崖纵队战士根据国共第二次合作协议,被改编成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的一部分,在战斗中得以壮大力量。

1950年4月28日,陵水解放,此时距离黄振士组建陵水农民自卫军整整过去二十三年,也为二十三年红旗不倒划下圆满句号。南霸天们至此永远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再也回不来了,也休想再回来。

全文完

本文参考资料:海南史志网,《中国共产党陵水历史》


温哥华的小麦克
往返中加两地的90后华文媒体人,躬耕北美,心系中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