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现代工业生产的洗护产品摆满货架,散发着千篇一律的香气时,有这样一块手工皂,它从百年前走来,带着独特的魅力与温度,悄然闯入人们的视野——罗氏草本植物手工皂。
这项非遗制皂技艺由传承人于宗涛守护着,从于宗涛的外公罗琴璧创始该技艺到今,已经是第三代传承人。这块有着百余年历史的手工皂,到底藏着什么样的故事?
▲非遗守护人于宗涛。受访者供图
▲罗氏草本植物传统皂化技艺被收录“两江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项技艺是外公罗琴璧创立的,上世纪二十年代,外公开办了协和药房和国泰药房,收集整理了诸多药方。为了给当时穷苦和逃难的人们解决皮肤问题,他就用各种草本植物调配成汁水后进行处理。但每逢夏季,天气炎热,汁水无法长期保存,外公就想了个法子制成皂,便于保存,这项传统技艺也就传承了下来。”于宗涛介绍道。
▲手工皂的草本植物原料。胡一凡 摄
和其他洗护产品相比,
这块手工皂有什么不一样的效果呢?
“这块皂其实是一款‘三合一’的养肤产品,洗头、洗澡、洗脸一块皂都能解决。还有许多女性朋友当作卸妆水,洗面奶使用。”于宗涛告诉江小妹,该技艺以优质植物油脂、碱、草本植物萃取物为基础而成皂,能达到润肌、护肤、养颜,调节皮肤环境的作用。
于宗涛介绍道,有顾客之前一直被脂溢性脱发困扰,头发油的快,还会大量掉发。当他每天坚持用手工皂洗头后,一个季度后便得到了有效改善。“我们手工皂的回头客很多,一般用了之后觉得不错,顾客还会推荐给朋友。”
▲制皂过程。胡一凡 摄
罗氏草本植物手工皂在原料的采用上只使用纯天然植物原料,如橄榄油、椰子油、草本植物,避免使用人工香料、色素和防腐剂。“这些天然材料富含有益皮肤健康的成分,健康无危害,尤其适合皮肤敏感人群。”于宗涛表示。
手工皂的制作工艺在依照古法手工制作的基础上,也加入了一些改革创新,令成品更优质。一块小小的手工皂要历经选油选料、草本萃取、融料、打皂、入模、定型、脱模、铭章、晾皂、测质、封装等步骤,还要随时观察天气、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做调整。由于该过程完全由自然皂化反应,不添加任何化学制剂,制作一块皂的周期往往需要30-45天。
▲打皂过程。胡一凡 摄
▲制作完成后会印上创始人罗琴璧姓名简写的logo。胡一凡 摄
“其实我们做手工皂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盈利,更多的是一种技艺的传续。”于宗涛坦言。作为罗氏家族的一员,他从小便耳濡目染,对于手工皂也有着不可言说的深厚感情,“小时候看到大人做皂,觉得好玩就跟着一起做,现在做皂,更多是一种家族的联结和传承。”
▲手工皂成品。受访者供图
“目前我们对传统皂化技艺进行了深挖、建档、资料保存,达到技艺的完整性和标准性,以便这项非遗技艺的传承。2024年,还获了重庆好礼的称号。”于宗涛表示,“我们还开设了罗氏草本植物传统皂化技艺体验班,招收对这项非遗技艺感兴趣的朋友。今后还会针对皂化技艺进行不断改良,与时俱进满足当代消费者的需求,让这门非遗技艺传播更广、传承更久。”
非遗手工皂制作体验联系电话:
于老师 13983833000
总编:杜术林 | 副总编:张科
主编:付斯颖 操梅 | 编辑:胡一凡
两江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