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有朋友来电话问:“听说刘杲同志去世了,真的吗?”
不可能。前两天还发来信,说情况略好,已出院。这才不到一周,怎么会去世呢!我回答得很坚决。
没过半个小时,又有朋友来信说,刘杲同志昨夜已去世……
我十分震惊,十分悲痛,突然感到特别难过。一位敬爱的、可以随时得到他帮助指导的领导,走了,一位可以依靠、无话不谈的老朋友,永远不能再向他倾诉了!我潸然泪下,内心顿觉一阵孤独。
刘杲署长一直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7月28日下午,我得知他住院后,立即去看望他。前后谈了有两个小时,他情绪不稳定,也是我和他相处几十年第一次看到他落泪。没过几天,他情绪便大有好转。此后,他几乎每天都给我发微信,报告每天走了多少步,还必定附带着发一张在医院中的照片。我摘录于下:
8月26日11:43
今天午饭后走了106步。
哈哈,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附一张笑哈哈的照片)
8月26日16:14
午睡后再走,累计达到251步。
8月27日14:08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答道,莫痛夕阳无限好,明日朝阳普天照。)
9月3日
早晨161步。
9月5日7:22
早上好!早晨318步。求生奋斗。
9月6日7:04
伴着晨光,溜达536步。
9月8日19:40
全天在走廊走了1105步。
(我鼓励:重大胜利,稳步推进。)
9月12日
早晨232步,全天669步。
……
9月26日18:40
今天累计走了1202步。破了纪录,重要的不是步数,而是心平气和,过好每一天。
(我回信道,过了一关又一关,心平气和体自健。朝阳红日夕阳好,秋雨冬风只等闲。)
10月11日12:37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这一天是重阳节)
(我回信道,安心休养,天天向上。日渐恢复,皇天浩荡。)
刘杲回信:力求心平气和过好每一天。
10月14日7:35
连日大雾,欺人太甚!
10月21日7:38
照片一幅,下面写道,迎着太阳,迎接新的一天。
(我回复了3个鼓励的符号。)
10月26日9:53
住院3个月。我身体略有恢复。遵照医嘱,已经平安回家。孟师傅随我回家。
11月6日10:48
大家好!
随后便没有了微信。我以为既已出院,说明病情好转、稳定,心里踏实不少。11月9日我还给他转去网络上有关他主持起草出版法的旧事。劝慰他,文章太长,不要累着,您可挑选着看。
几天后,是11月13日,我突然想到这几天没见来信,什么情况?正打算发信问一问,不幸噩耗传来。回顾这一段时间刘杲署长给我的微信,回想他决心心平气和过好每一天的信念,我怎么能相信呢?
他是那样顽强地与疾病抗争,那样坚强地让自己心平气和,他已经出院了,怎么突然坚持不下去了?我怎能不感到震惊、悲伤和深切的难过呢!
刘杲是我的领导,直接领导,他教导我怎样从事政府出版管理工作。
刘杲是我的老师,他传授我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刘杲是我的朋友,他告诉我怎样面对困难、面对烦恼、面对顺利和成绩。
他从原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的领导岗位上退休多年后仍然关心着我,惦记着我的工作。他在2020年4月写诗给我:
官府奉公多共商,
山林休养仍相望。
闭门防疫正枯坐,
天降芬芳满室香。
从此我失去了一位最好的导师和朋友!呜呼,哀哉!
1987年,我从中华书局调到新闻出版署工作,从一个做了20年的编辑变成政府出版管理人员,而且“官位”不低,忝为“司长”。但我却真的对政府机关上下左右的关系懵懂无知。刘杲署长是我的顶头上司,大概看我“书生气”十足,便教给我如何梳理工作任务,抓住工作重点,制订工作计划,分配使用干部。我暗暗地把周围的同事、领导作为老师,看他们怎样思考问题,怎样处理矛盾。刘杲并不指手画脚,但时不时地点拨,既指导了我的工作,又给我留了面子,是我尊重、依靠的政府出版管理工作的启蒙老师。
刘杲署长博学多才,思辨能力很强,让我十分佩服。一次在山东烟台召开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会议,我准备了很久,认真地写了发言稿,我是学古典文献专业的,又是中华书局出身,但讲得也并不很如意。刘杲署长一边听会议发言,一边思考问题。他并不用部下准备讲话稿,最后做总结时,仅凭着一份提纲就侃侃而谈,两个小时、十个问题,中肯而深刻,让我感到刘杲署长高屋建瓴,思考缜密,身上有许多值得我认真学习的地方。
有的同志说,刘杲智慧,思维敏捷。不错,我常感到他的大脑如一台计算机,几秒钟能计算几百万次,当然中肯、周密。其实,他的周密、中肯是以他丰厚的学术功底,以对出版形势和问题全面了解为基础的。他不轻言,言必有物,言必有中。
中国出版集团建设之初我任总裁,负责全面工作,我有很多问题不知如何认识、如何下手。我请教他怎么理解“造大船”,这“大船”怎么造?他迅即启发我。他跟我说:
“在出版界‘造大船’的含义是什么?我孤陋寡闻没有见过权威的科学的解释,只好自己琢磨。照眼下大家都在追求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的劲头推测,这出版界的‘造大船’很可能指的是建立大规模的出版企业集团。”
“如果我的推测差不多,那我先得表个态,我赞成积极推动建立大规模的出版企业集团。理由是这有利于在出版界实现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有利于在出版界实现‘体制转轨’和‘增长转型’。不过顺便说两句。其一,规模经营不等于集约经营,并非规模越大集约化的程度就越高,没有那么简单。其二,不应要求也不可能指望出版单位都变成大企业集团,总还是大、中、小搭配,各得其所。”
接下来他又说:“有了目标如何行动?如果不行动,说来说去岂不等于白说。如果要行动,仅仅靠发号召还远远不够。考察实际情况,研究具体问题,寻求正确对策,这工夫大概是省不了的。”
后来,他又把他写的一篇文章送我看。他说:“我渐渐觉得建立大规模出版企业集团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有若干较大的问题还需要仔细斟酌而后慎重决策。比如,出版企业集团的性质是企业。比如,出版企业集团的企业法人地位。比如,企业、企业集团要同行政主管部门分离,实行政企分开。比如,企业集团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主导产品,通常也就是在市场有广泛影响的品牌产品。比如,企业集团的另一大优势是能够聚集更多的资本,以扩大生产规模、加快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效益。比如,企业集团的建立离不开企业之间的兼并和联合。”
这是多么深刻而全面的思考啊!这是多么中肯而又发人深省的指教啊!
后来,关于编辑素质和培养,出版界又有争论。有人说,编辑就是“为他人作嫁衣”,用不着自己有多大学问,成为学者;有人说,编辑没有一定的学术水平素养,没有办法判断书稿质量,没有办法与作者深入交流、探讨。
刘杲署长明确地指出,提高图书的质量先要提高编辑素质。为了提高编辑的素质,刘杲署长曾经提过“编辑学者化”的建议。他说,编辑不一定都必须是专家学者。但是,向着学者的目标努力,不断增长学问,总会大有好处。一般说来,编辑学问的高低同他联系的作者层次的高低成正比,同他经手组织、加工书稿的成就的高低也成正比。刘杲署长又说,当时一位出版社的负责同志对我的建议提出异议。这位负责人说,现在有些编辑很不安心本职工作,社里的编辑工作不好好做,却埋头搞个人的研究和创作,一心想当专家学者。如果都这样搞,出版社怎么办?你能不能把提倡“编辑学者化”改为提倡“学者型编辑”?
刘杲署长说,他的话不无道理,不过我以为,解决他的困难主要不在于这个提法的修改,而在于编辑职业道德的树立和敬业精神的发扬,同时,还离不开有效的管理。
他特别引述著名编辑家叶至善的话说,叶老(指叶圣陶)不大赞成说编辑工作是“为人作嫁”。他说他就是喜欢做编辑工作。原因有两个,一是能满足“求知欲”,二是能满足“创造欲”。
这些观点,很好地论述了编辑工作与编辑个人研究和写作的关系,对编辑的培养和成长很有参考价值。
最可贵的是刘杲署长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见到问题总是直截了当地指出,充分体现了他对出版事业的深切关心。这体现在他敢讲真话、肯讲真话上。他在他的博客中有两条谏言,一是“2012年出版数据”的分析。
他写道,根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文件,2012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6635.3亿元。可是,文件显示其中包装装潢等非出版物印刷营业收入8555.54亿元,比重达51.43%。这就是说,超过一半的收入与出版无关。
二是关于“品种和库存双增长”的剖析。他说,2007年全国出版图书24万种,2012年达到41万种,5年间增长了70.8%。图书品种数量的急剧增长带来的主要问题,一是质量下降,二是库存上升。质量难以量化,没有数据。库存可以量化,有数据。2007年出版物库存年末为565亿元,2012年达到880亿元,5年间增长了55.7%。
这些都是切中肯綮的忠言。确如出版界同志所言,刘杲署长头脑敏锐,富有真知灼见,但我认为有头脑、有见解的人不少,最重要的是刘杲署长肯把观点亮出来。真个是“不逐世风乱起舞,平生自信秉丹心”(刘杲2011年诗作)。
如今刘杲署长人已远去,但他对我的言传身教,他对出版界的一项项贡献,却一件一件呈现在我的眼前,那么清晰,那么厚重,那么宝贵,我们应该认真思考,认真总结,认真学习。
在8月6日,刘杲署长曾发给我一封长信。信中说,今天是邦骥(刘杲的夫人)的生日。她和我同是1931年出生。今年是邦骥逝世十六周年……2009年邦骥安葬于武昌九峰山寿安林苑。那里是邦骥的安息地,也是我和邦骥合葬的归宿地。我曾在一次忌日悼诗里写道,此去天堂应有路,不知明月几时圆……大家都知道,刘杲署长的老伴卢邦骥,患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刘杲悉心照顾了14年,其人品高尚,令人敬仰。
我曾回了他一信,说,人间苦辣酸甜尽,方是天堂无虑时。功德已为人间树,人间尚欠君之福。我的心思是刘杲署长为我们的出版事业做了无数功德,我们还没有报答他,他不会远去的。
但上天自有上天的安排。我想,此刻刘杲署长已经和感情深挚的夫人团聚了吧?那里一定再没有烦人的纠葛与疾病的折磨,您和老伴好好休息吧。
2024年11月19日
(作者为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
编辑:路滢月
最近更新了微信版本的人,大家很难在杂乱的消息列表里找到我! 其实只要简单的几步操作,将我置顶起来——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微信矩阵
↓看看更有针对性的细分领域↓
版话儿
版人版语
传媒瞭望
发行观察
广电家
好书品读
印业独家
中国农家书屋
中国出版
↑喜欢我,就点开二维码图片并识别我吧↑